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数学在教学的基本目标上逐步取得了共识,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在各高等院校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基本目标的实现。
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教学改革问题。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堂效率兴趣教育
数学教学改革是使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必有之路。
而高等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如何教好、学好这门课程,对培养21世纪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精心备课,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认为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把课堂教学设计成有利于学生参与的环境、创造出学生参与的有利条件、使学生不断增强其参与意识。
数学教师必须把目标定位在: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到理论中去思考,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学大致应该分几个步骤。
第一步:多看、阅读理论书籍,备课前要做到深入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情。
第二步:备课时,做到四个‘精心’。
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精讲多练,及时巩固;精心设计练习,做到梯度、密度合理;精心设计板书,合理运用教具,做到纲目清楚,直观形象。
第三步:讲课时,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学目标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教学中,要能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注意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心中有学生,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主动的,自觉自愿获得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强迫接受。
教师要在50分钟完成一系列的教学任务,面对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就要有一套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艺术,使枯燥的数学教学趣味化,实现‘快乐教学’。
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1)可以给学生讲数学产生和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古今中外数学成就,可以适当讲些和数学有关的典故和谜语,课间和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
事实证
明,这些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给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科学记忆方法:重点记忆、对比记忆、理解记忆、图标记忆、认错记忆、练习记忆、争论记忆或交错记忆。
(3)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的自我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阅读有关书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某些问题,引导他们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4)课堂教学中,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教法,同科教法也各有千秋。
讲授中多创设问题情境,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合理交替运用,以达到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的效果;教学中多采用‘变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创造竞争氛围;尽量把练习、作业、测试都纳入课堂,由教师提前编制一些不同难度的测试题或由学生互相出题,教学完成后当堂进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也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因材施教。
(5)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更及时的辅导学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沟通方式。
可以通过E-mail和QQ聊天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给他们解答书本上的疑问和考研的相关问题。
实践证明,课堂上不懂的问题,他们更乐于以E-mail和QQ的方式和老师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目前考核评价形式
因为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知识则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通过自学来获得。
所以教学活动中,还同样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同样适用于数学教学。
当考试演变成为衡量一切教育活动的标准时,就夸大了考试应有的作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摆正考试评价与数学教育教学的关系,考试评价应遵循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学校教学活动的规律,为培育人才服务。
发展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评价机制,但不能唯考试是从。
在实施考试的同时,还需综合运用行为考察、实际操作、心理测验、社会实践等教育测量方式和教育评价手段,全面评价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程度。
总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立足实践,科学探究,改革创新,将此项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卢小瑞.关于教学改革的思考.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1):115-116.
[2]曲慧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3,11(5):109-110.
[3]吴廷斌.教学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教改谈(之二).雅安教育学院院刊,1995,8(2):44-46.
[4]叶殷,何志树.高等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凉山大学学报,2004,6(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