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安全ppt课件

压力容器安全ppt课件


第三节 压力容器缺陷评定
一、压力容器主要缺陷 二、压力容器的失效形式 三、无损探伤技术
主要缺陷
外观缺陷:成形不良、表面气孔、烧穿、凹陷等
焊接缺陷
埋藏缺陷: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
板材中缺陷
非金属夹杂 化学成分不合格 裂纹 热处理缺陷
非金属夹杂物
锻件中缺陷
锻造裂纹 夹沙
龟裂
合乎使用原则
安全评定——对于新制造的或已有的压力容器结构
压力容器破裂时,带压气体突然外泄,气体瞬间膨 胀,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就是物理爆炸。
如果容器内充装的是可燃的液化气体,在容器破裂 后,它立即蒸发并与周围的空气形成可爆性混合气 体,遇到明火或容器碎片撞击设备产生的火花或高 压气流所产生的静电作用,会立即发生化学爆炸, 也即通常所说的二次爆炸。
爆炸危害
一、分类 二、代号标记法
压力容器分类
一、按使用特点和安全管理方面考虑
固定式容器
反应容器:如聚合釜、氨合成塔 按用途分 盛装容器
换热容器:如冷却器、蒸发器 分离容器:如分馏塔、吸收塔
低压容器 O.1MPa≤p<1.57MPa 按压力分 中压容器 1.57MPa≤p<
9.807MPa 高压容器 9.807MPa ≤p< 98.07MPa
止非延性破坏 6. 美国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Ⅸ篇附录A防
止非延性破坏 7. 美国R/H/R6“有缺陷结构完整性的评定” 8. 我国“压力容器评定规范CVDA--1984”
第四节 压力容器安全监测与监控
一、压力容器的事故危害 二、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与监控
压力容器的事故危害
在压力容器事故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破裂爆炸。压 力容器爆炸是一种极其迅速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能量 释放过程。
2、剧毒、有毒、易燃介质
剧毒介质是指进入人体量小于50克即会引起肌体严 重损伤或致死的介质;
有毒介质是指进入人体量大于或等于50克即会引起 人体正常功能损伤的介质;
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 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介质。
法的代号,如:
监测与监控内容
压力容器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与监控目的是及时发现操 作上或设备上所出现的不正常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 行调整或消除,防止异常情况的扩大和延续,保证容器 安全运行。主要监测与监控以下三个方面: (1)工艺条件方面
——主要监测与监控操作条件,包括操作压力、操作温度、 液位等;工作介质的化学成分、物料比等。
主要规范性文件
1. WEE/37“焊接缺陷验收标准若千方法指南” 2. 国际焊接学会IIW“按脆断破坏观点建议的缺陷评定
方法” 3. 日本WES—2085K“按脆断评定的焊接缺陷验收标
准” 4. 英国BSIPD6493“焊接缺陷验收标准若干方法指南” 5. 美国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Ⅱ篇附录G防
移动式容器超—高—压气容瓶器和槽车 p≥98.07MPa
二、管理与安全监察权限划分
1、三类压力容器 一类容器
a) 非易燃或无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b) 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分离容器和换热容器。
二类容器
a) 中压容器; b) 剧毒介质的低压容器; c) 易燃或有毒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运容器; d) 内径小于1m的低压废热锅炉。
的焊接接头,必须用无损检验方法对其内部质量进 行精确的检查,而且根据已建立的缺陷验收标准, 对已检出的缺陷进行评定,看其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从而判定压力容器的可靠性。这样的评定标准包括 两类:一是质量控制验收标准;一是合乎使用的验 收标准。
合乎使用原则——由无损检测发现的焊接缺陷,经
规范中偏安全的断裂力学容限分析以后,如果确认 不致发生断裂破坏,且有足够的安全裕度,则这些 缺陷被认为是安全的、可接受的。
三类容器
a) 高压、超高压容器;
b) 剧毒介质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等于或大于 196.1L·MPa的低压容器或剧毒介质的中压容器;
c) 易燃或有毒介质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等于或大于4
903.3L·MPa的中压反应容器,或压力与容积的乘
积等于或大于4 903.3L·MPa的中压贮运容器; d) 中压废热锅炉或内径大于1m的低压废热锅炉。
无损探伤技术
无损探伤是在不损伤被检工件的情况下, 利用材料 中缺陷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来检测其内部或表面是否 存在缺陷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波探伤、射 线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声发射检测等等。
无损探伤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必然带来一定的不确 定性,因此必须给予一定的安全裕度,以确保评定 的可靠性。
3、公称直径
定义:压力容器的公称直径是按容器零部件标准化 系列而选定的壳体直径,用符号DN及数字表示, 单位为mm。
注意:焊接的圆筒形容器,公称直径是指它的内径; 而用无缝钢管制作的圆筒形容器,公称直径是指 它的外径,因为无缝钢管的公称直径不是内径, 而是接近而又小于外径的一个数值。为了方便, 用无缝钢管作容器简体时,选外径作为公称直径。
第五章 压力容器安全
主要内容:
I. 压力容器概述 II. 压力容器分类 III. 压力容器缺陷评定 IV. 压力容器安全监测与监控
压力容器
甘压
肃 天 水 压 力
力 容 器 事
容故
器 爆


7月20日上午天水方大建材有限公司某生产车间内的4个压 力容器中一个不明原因脱离阀门,巨大的冲击力将该容器弹 射出十余米,撞向生产车间后墙并将墙撞了个窟窿后才停了 下来。由于“肇事”容器射出时磨擦力擦出火花,加之巨大 的冲击力将电源震坏,因此事故现场上空火光一片。经查, 事发时,生产车间有13名工人,其中4人不幸遇难,5人受伤。
压力容器的基本结构
封头 圆筒体
接管 入 孔
排泄管
主要技术参数
1、设计压力
设计压力是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 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工作压 力。
设计压力一般原则:
a) 容器的设计压力与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含义并不等同, 但设计压力一般取略高于或等于最高工作压力。
b) 装设有安全泄压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 安全阀的开启(整定)压力和爆破片装置的爆破压力。
1、压力容器爆炸能量造成的破坏作用
a) 爆炸冲击波极其破坏作用 b) 爆破碎片造成的破坏作用
2、毒性介质压力容器破裂所造成的危害
部分有毒气体吸入5~10分钟致死浓度
物质 氨 氯 二氧化硫 硫化氢 二氧化氮 氢氰酸
致死
浓度/% 0.5 0.09
0.05
0.08~0.1 0.05
0.027
3、压力容器事故造成的火灾危害
压力容器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压力容器的主要作用是储存、 运输有压力气体或液化气体,或者是为这些流体 的传热、传质反应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
a) 压缩气体作为动力源; b) 压缩气体作为原料或辅助材料; c) 制冷装置 d) 高温反应装置 e) 化工反应设备 f) 石油化学工业高分子反应等
第二节 压力容器的分类
ⅡMS
分离容器 中压 第二类
第一个代号表示类别:
Ⅰ—一类压力容器;Ⅱ—二类压力容器;Ⅲ—三类压力容器
第二个代号表示压力的等级:
I—低压;M—中压;H—高压;U—超高压
第三个代号表示用途:
R — 反应容器;E —换热容器; S — 分离容器;C —储存容器; B —球形容器; LA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 LT —液化气体铁路罐车
我国目前完全纳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 规程》适用范围的压力容器必须同时具备下 列三个条件:
1. 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不含液体 静压力);
2. 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断面最大尺寸)大于等 于0.15m,且容积大于等于0.025立方米;
3. 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 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c) 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无保温装置的,设计压力(最高 工作压力)不低于所装液化气体在50℃时的饱和蒸气压 力;有可靠的保温设施的,设计压力不低于其在试验实 测的最高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力。
2、设计温度
——指容器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在相应设计温度下, 设定的壳体的金属温度。
设计温度注意:
a) 对常温或高温操作的容器,其设计愠度不得低于壳体金 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
b) 对在0℃以下操作的容器,其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壳体金 属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
c) 在任何情况下,容器壳体或其他受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 度,不得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d) 安装在室外且器壁无保温装置的容器,壁温受环境温度 的影响而可能小于或等于-20℃时,其设计温度一般应 按容器使用地区历年各月、日最低温度月平均值的最小 值确定其最低设计温度。
压力容器界定
压力容器是指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 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闭容器。 广义上说,容器壁两边存在着一定压力差的所有密 闭容器均可称为压力容器;通常所说的压力容器是 指那些容易发生事故,特别是事故危害比较大的特 殊设备。 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时,其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容器的 工作介质、工作压力以及容积有关系。
(2)设备状况方面
——主要监测与监控各连接部位有无松动、泄露、渗漏现象; 部件和附件有无塑性变形、腐蚀等。
(3)安全装置方面
——主要监测与监控安全装置(安全阀、爆破片等)以及安 全有关的计量器具(温度计等)是否保持完好。
厂故

炉二


事故经过:1993年3月10日,宁波北仑发电厂发生锅 炉爆炸,死亡23人,伤24人,直接经济损失778万元, 修复132天少发电近14亿度。
事故原因:主要可能因为锅炉严重结渣,落渣进入水 产生蒸汽,蒸汽进入炉膛,造成压力升高。
第一节 压力容器概述
一、压力容器界定 二、压力容器主要技术参数 三、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