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

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

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万承奎教授简介:万承奎,1933年出生,江西人。

第四军医大学知名教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理事、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武警部队健康顾问、国际自然医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被中央文明办、卫生部聘为“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

多年来潜心研究健康教育,熔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为一炉,集哲学、教育学、家政学、美学为一体,用多学科独创了“生命自我管理科学”,提出“将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观点,被誉为“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中老年人的健康卫士”。

万承奎教授已经在中央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兵种、七个大军区以及全国31个省、市包括香港、澳门做了1629场报告,深受欢迎。

我跟我爱人(第四军医大学的孙慧心教授)都是研究健康学的,健康学就是从宏观多学科研究人的健康的科学,我们又称之为生命科学。

一个人什么都要管,但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健康,管好自己的生命。

健康和生命紧密相连,健康是每个人最迫切的心理需要,要将健康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健康是政府、人民、家庭交给每个人的重要任务,健康是提高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基本要素。

健康就是生产力,健康就是战斗力,健康就是金钱,健康就是效益,健康就是GDP。

健康是当代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关心的重大课题。

可以说,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求健康,祖国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健康,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健康。

党的十六大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公民“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提到同等的高度,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特定的位置。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奔小康首先要保健康。

大家都想健康,那么,如何做到健康?如何做到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如何对待只有一次的生命,把生命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呢?虽然大家都在探索、实践,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理论上准确回答,从行动上完全做到的。

对待这些问题的认识多样,方式不一样,结果完全不一样。

到底什么叫健康?为什么很多人不健康?影响我们健康生命的敌人是什么?我们的健康究竟在哪里?适合我们的国情、适合我们每个人情况的科学途径在哪里?下面我就二十一世纪健康新概念的有关问题向大家做个简要的汇报。

21世纪是长寿时代历史所趋二十一世纪是长寿世纪,人人享受健康生活100年。

健康度百岁是世界风行的新观念。

“二十一世纪是长寿时代”——这话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8年“国际老年人启动年”启动仪式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的。

二十一世纪是长寿时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社会的进步,任何人阻挡不了。

回顾整个历史长河:在原始社会后期,人们顶多活20岁,奴隶社会30岁。

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发现了抗生素,人类生命来了一次飞跃。

原来100年增加1岁,后来每10年增加1.1岁,10倍!我国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增加了2.25岁。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将有两个重大突破,一个是基因工程突破,一个是大脑工程突破。

有科学家预言:单就基因突破以后,人均寿命将增加到150岁。

美国经调查预测,到2080年全国平均年龄将达97岁,女性平均100岁,男性平均94岁。

摒除旧观念我们在新的世纪中要对自己有新的要求,首先要对自己的健康有新的要求,因为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中国人不仅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健起来。

这里首先要摒除那些旧观念。

现在很多人还是旧观念,比如“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就应该放进历史博物馆了。

这句话是谁讲的?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公元758年写的一句诗。

那个时候全国平均寿命才二十余岁,杜甫活了58岁,七十稀不稀?当然稀!但现在1200多年过去了,你还讲“人生七十古来稀”,观念就太落后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报告:全世界人均寿命66岁;中国人平均71.8岁,其中,北京平均75.08岁,上海前几年平均79.66岁,香港、台湾平均80岁;日本去年年底人均寿命81.9岁,连续四年世界第一。

但现在不是世界第一啦,现在又发现一个叫安道尔的小岛国,人均寿命为83.45岁。

七十岁还稀吗?不稀了。

现在是什么形势?台湾民谣说得好,现在是“百岁笑嘻嘻,90不稀奇,80多来兮,70小弟弟,60摇篮里。

”人的正常寿命应是120岁,60岁刚活了一半,要重新上学,重新生活,重新挑战人生。

千万记住,60岁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第三阶段的开始,还有20年、30年、40年的大好时光,你怎么不追求?你应该创造第二个春天,第一个春天是每个人的春天,而第二个春天是健康长寿者的春天。

法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时间最长的国家,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现在非常富强,老年人非常健康。

法国已经出现了三代人长寿的过程,不是一百、不是两百,当然遗憾的是有的我们都没有见到,是资料报道。

据说有一个红衣主教在外面散步,突然看见门外一个老人哭鼻子,问老人多大了,老人说八十了,问他为什么哭了,老人说爸爸打我。

进到屋里看到一个老人很健康,在那里生气,那个老人110岁,主教说你都超过百岁了,为什么还要打儿子?老人说因为他儿子不孝顺爷爷,所以我才打他。

接着又走出来一位143岁的老人,这是他们家的老爷爷,三代人长寿。

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老了,早着呢,没有老!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把人的年龄作了重新划分:44岁以前是年轻人,45至59岁叫中年人,60至74岁叫年轻的老年人,75至89岁叫老年人,90岁以上是长寿的老年人。

年轻人不应该厌老。

我在延安大学作报告时,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跟我说,现在国家这么穷,老年人这么多,干吗让老年人活那么久?我到澳大利亚开会,他们那儿的年轻人也有认为老年人不应过于长寿的想法。

澳大利亚总理在会上说:“澳大利亚年轻人认为:老年人就是伸着手在社会的钱袋里掏钱的。

”错了!大错特错!老年人不是想象中的“无用”,而是有用的宝贝!我们的老干部对革命、建设都有重大的贡献,没有老同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日本出口老年人到西班牙,70岁以上的老人被抢着要,因为他们都是日本大公司退下来的一些领导、专家,都是无价之宝呀!家有老人是家庭的幸福。

我们不要自我老化。

人的大脑容量巨大、潜力无穷、用之不竭,包括老年人。

老年人只要用得好,到了60岁,大脑功能还可以有年轻人大脑的90%。

就是到了80岁,大脑功能也还可以有年轻人大脑的85%。

很多人说老了,不济了,这叫“自我荒废”。

大脑越用越灵活,越不用越不中用。

老年同志们,努力吧!咱们还有机会,60岁以上老人的大脑经过训练,记忆力可以跟年轻人的记忆力差不多,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不行了。

我们要摒除旧的观念,改变旧的思想,要给社会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加坡六七十岁不叫“老年”,叫“乐龄”。

最快乐的年龄,也是干事的黄金阶段,就看你健康不健康,就看社会需不需要你。

因此要重新改换观念,二十一世纪要出现百岁国家,我们这些老年人,不仅会在过去生活,而且在将来要振兴我们的国家,形成老中青三代通力协作,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没啥用了。

当然生理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到心理永远不老,永远年轻。

这是给全世界人讲的,不仅仅是给老年人讲的。

我现在就是走的这条路,人家一问我你多大年龄了,我说我很年轻。

人家问我你到底多大年龄?我说35“公岁”。

我今年整70岁了,但我的心理年龄,我的血管年龄,我的大脑年龄,我的心脏年龄,就是35岁左右。

1999年我根据总部首长的指示到青藏兵站部,从西宁到拉萨沿途给指战员做健康教育报告15场,翻过唐古拉山,海拔5300米,缺氧50%,是有生命危险的,很多年轻人过不去,但领导相信我能完成,因为那里是英雄部队,我就去了。

我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一直讲话,从青海一直讲到西藏,在西宁爬山,在格尔木每晚和战士打篮球,在拉萨踢足球,我反应很小很小,他们感到很奇怪。

总部首长关心我,派了一个中校和一个军医保护我,带着氧气包,不行就输氧啊,结果我没事,他们俩却不行了,高原反应不小,年轻人不服气,说:“老家伙没事,我俩咋不行呢?”我说咱们测一测,我的血氧饱和度高,我的心脏不缺氧,我的心跳很有力量,一分钟跳50次。

我的心脏把血打出去,“砰—啪”一下,比不锻炼的中年人要高一倍。

一个人活就活个心脏和血管,我说了八个字:“要想长生,血管年轻。

”心脏是血管的伙伴,去保证每个细胞的氧气和营养,这就跟抗洪一样。

人身上的血管加起来10万公里长,最细的血管只有3个微米,只能通过一个红血球,你还吃肥肉、生气,你的血管能好吗?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而我是70岁的人35岁的心脏。

话说回来,要想年轻就年轻,想老就老。

要是老想着“老了老了”,那就老了,就会老态龙钟,老气横秋,倚老卖老。

现在很多人认为60岁老了,70岁完了,这是错误观念!一位部长在家里休息,我问他:“首长,你在干啥呢?”他回答说:“干啥?等死呢!”哎呀,我们全国轰轰烈烈在搞四化,有些老同志却在搞另一个“四化”,他们搞的什么“四化”?思想僵化,观念老化,血管硬化,等着火化。

这些都是错误观念,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不行了,老啦,你越想老就越觉得自己老,老是想出来的!我和我爱人从来没想着老了,我们的事业还要再干10年、20年,争取30年、40年。

我讲的这一套,信的这一套,做的也是这一套。

为了健康事业,我们奋战了60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

我们充满信心要学到100岁,要干到100岁,要活到100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线,30岁以前是生命准备期,30至60岁是生命保护期,60岁以后是生命质量期,这是一生的总结。

应该从青年开始,重视健康,懂得健康,让健康伴随你的一生。

从现在的青年开始,你应该把卧床时间、悲观时间延迟到生命的最后一刹那,这是每个人的功夫。

我在军队讲了三个小时,一百多位老将军在听,有位老将军跟我说:“万教授,听你报告之前我是73岁,听完报告好象是37岁了。

”健康度百岁2000年我国统计,老年痴呆人群比例为:60岁以上者占2.3%,70岁以上者占3.9%,80岁以上者占32%。

我们要健康地活到100岁,躺到床上痴呆可不行。

我国的百岁老人现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健康。

我见过不少百岁老人。

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国的长寿冠军是新疆的一位老人叫萨拉伊,那一年(1982年)他135岁。

1986年,我到株洲开全国老年人会议,会议一开完,留下百岁老人,新疆百岁老人最多,那年865个,长寿冠军萨拉伊已经139岁。

这老人很健康,80岁在东南亚经商,100岁在丝绸之路经商。

我见过许多百岁夫妻,百岁双胞胎,还有很多三代、五代长寿的故事。

四川一个老太太,107岁,他们一家子五代都是百岁,全是女的。

现在中国、全世界发现女的比男的长寿5至7年。

男的表面很坚强,“有泪不轻弹”,“流血不流泪”,其实他们内心很脆弱。

女的有气就要出,要宣泄,要哭。

女子爱哭是长寿的原因之一,医学研究发现:情绪剌激产生的眼泪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