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窦炎ppt课件

鼻窦炎ppt课件

后者: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 最宜用于慢性全鼻窦炎者。
.
50
• 2.手术治疗 多在保守治疗无效时使 用。
• (1)鼻腔病变手术 如中鼻甲、下鼻 甲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
• (2)鼻窦手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 术 ( FESS ) ,传统的手术方式 (淘汰)。
• (3)牙源性鼻窦炎者需行口腔治疗。
• 2)急性筛窦炎:
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 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
.
21
• 3)急性额窦炎:
周而复始的前额痛,晨起即 痛并逐渐加重,午后开始减轻, 晚间则完全消失。
• 4)急性蝶窦炎:
颅底或眼球深部钝痛,亦可 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
22
•诊断要点
• 1.病史和症状。
• 2.鼻镜检查
鼻粘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 和中鼻道为甚,中鼻道或嗅裂有 脓性分泌物(大多需要收缩鼻粘 膜后方可看到)。图
3期:全组伴多发; • 3型:多发性鼻窦炎或全组鼻窦炎伴多发
性鼻息肉和/或筛窦骨质增生。
.
48
• 治疗方案及原则
通畅鼻窦引流,去除病因。
1. 保守治疗:
改善鼻腔通气引流; 抗生素、 抗组胺药物和鼻用类固醇激素 及血管收缩剂。鼻腔冲洗。
.
49
• 2、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和鼻窦置 换术
前者: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 炎,每周穿刺一次到两次,连续 三次无效或冲出恶臭、多量脓液 时,可做鼻窦手术。
下和眶部之上。 4.蝶窦(sphenoid
sinus)居于蝶骨体内。
.
6
概述
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
.
7
• 本病的发生与鼻窦的解剖特点有 关:
1、窦口小。 2、鼻窦黏膜与鼻腔黏膜相连续。 3、各窦口彼此毗邻
.
8
4、各窦自身特点及窦口的位置。
--上颌窦:大,高,后、低 --筛窦:蜂房; • (此两窦发育最早,故儿童期即可罹 患) --额窦毗邻前组筛窦; --蝶窦位于各窦之后上,单独开口。
.
51
3、理疗:超短波透热疗法,以 辅助治疗
4、中药:芳香通窍、祛湿排脓, 常用苍耳子散加味。
.
52
第六节 鼻息肉和鼻息肉病
.
53
•概述
鼻息肉是水肿的鼻粘膜从鼻 道突入鼻腔形成的良性肿物。 既可表现为单发的息肉,又可 表现为多发的鼻息肉病。二者
间尚无明确区分标准。
.
54
• 病因
1、黏液纤毛运动障碍; 2、中鼻道微环境的改变; 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⑷组织学检查以嗜酸性粒细胞浸 润为主。
.
61
•治疗方案及原则
• 1.手术治疗为主:鼻内镜手术。
• 2.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息肉、 初次发病可行单纯药物治疗;对 于体积大,多复发者,手术前后 应用类固醇激素可加强手术效果。
.
62
习题
• 急性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
•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及治疗
.
18
(3)头痛或局部疼痛
• 发生机制: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和粘 膜肿胀刺激和压迫神经末梢所致。
.
19
(3)头痛或局 部疼痛
前组--引起的头痛 多在额部和颌 面部,
后组--多位于颅底 或枕部。
• 头痛可呈周期 性。
.
20
各鼻窦引起头痛和疼痛的特点:
• 1)急性上颌窦炎:
眶上额部痛,可能伴有颌面 部痛或上列磨牙痛。晨起轻,午 后重。
巨大鼻息肉可导致蛙鼻 畸形(鼻根部增宽,双 眼分离较远,鼻侧向两 侧扩展)
.
73
鼻息肉、鼻窦炎CT表现
.
74
.
31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
32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2)表面麻醉(先
用麻黄碱棉片收
缩下鼻甲和中鼻
道粘膜,再用利
多卡因棉片置入
下鼻道外侧壁、
距下鼻甲前端约
1~1.5cm的下鼻
甲附着处稍下,
麻醉10-15min。
3)穿刺操作(针
尖对向同侧耳廓
上缘,“落空
感”)
.
33
冲洗(回抽检查有无空气或脓液, 判断是否腔内,抽出脓液送细菌培 养药敏,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注 入抗菌药物)。
• 上颌窦穿刺术的适应症及方法步骤、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 慢性鼻炎类型及其鉴别点!
• 鼻源性眶内并发症及鼻源性颅内并发 症分别包括哪些种类
.
63
谢谢!再见!
.
64
.
65
上颌窦炎
.
66
后组鼻窦炎
.
67
.
68
正常
筛窦炎
• 额窦炎
上 颌 窦 炎
.
69
•上颌窦囊肿
.
70
后鼻孔息肉
.
71
.
72
(4)抗组织胺药或激素。
病程一周后,症状无缓解时,可行上 颌窦穿刺术,冲洗后可向窦腔内注入 适量抗生素。
.
29
3、中医中药:散风清热、芳香 通窍为主,苍耳散(苍耳子、 辛夷、白芷、薄荷)加味。
.
30
上颌窦穿刺冲洗术
1.适应症:上颌窦炎。 诊断+治疗。
2.方法和步骤 1)穿刺器械(麻黄素 利多卡因棉片、上 颌窦穿刺针、弯盘 换药碗、前鼻镜、 枪状镊、生理盐水)
• 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或反 复发作,病程超过2~3个月 者,即可导致慢性鼻窦炎。致 病菌为链球菌、葡萄球菌、肺 炎球菌等。
.
41
病理
• 差异较大,常伴有水肿、浸润、 纤维、囊肿等病理变化混合存在, 以水肿和息肉多见,窦壁骨质可 增生变厚,也可疏松、吸收而变 薄。图
.
42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多不明显。常为头昏、
头疼、注意力不集中等。
• 2.局部症状:
• 1、流脓涕:多脓涕或脓痰,牙源性 鼻窦炎者有恶臭性脓涕,长期或反复 鼻阻塞。
• 2、鼻塞:鼻粘膜肿胀、鼻甲粘膜息 肉样变、息肉形成、鼻内分泌物较多 稠厚导致。
.
43
3.头痛
钝痛或头部沉重感,白天重、夜 间轻。
4.嗅觉功能障碍:多暂时性,
因鼻粘膜肿胀、肥厚或嗅器变性所 致。
(4)医源性:鼻腔填塞物留 置时间过久;
(5)气压损伤:非阻塞性航 空性鼻窦炎。
.
15
致病菌:
常见致病菌:多种化脓性球菌: 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 菌等。其次为杆菌,如流感杆菌、变 形杆菌等,由牙病引起者多属厌氧菌 感染,脓液常带恶臭。
.
16
•临床表现
• 1、全身症状
• 病程较上感长,多超过一周。常继发于
.
12
【病因】
1.全身因素
身体抵抗力减弱、生活、工 作环境不洁等是诱发本病的原 因,也可继发于流感等急病(为主);
如急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变 应性鼻炎、鼻息肉、鼻腔异物和 肿瘤等
(2)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
如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牙源 性感染等;
.
14
(3)创伤性:如鼻窦外伤骨 折、异物穿入鼻窦、游泳时潜 水或跳水方法不当等;
一、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解除鼻腔鼻窦通 气引流障碍,控制感染,防止 转为慢性。
.
27
•1.全身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使用足够 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中药 (鼻窦炎口服液、鼻渊素口 服液等)。
.
28
• 2.局部治疗:
(1)0.5%—1%呋麻滴鼻剂; (2)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
(3)排脓药物:吉诺通、沐舒坦;
冲洗后记录脓液性质、颜色、臭味、 脓量。可根据病情每周一次。必要 时留置胶管于窦腔内。
.
34
3.并发症:
• 面颊部皮下气 肿或感染;
• 眶内气肿或感 染;
• 翼腭窝感染; • 气栓。
.
35
•上颌窦穿刺冲洗时应注意以下 几点:
①注意有无地卡因过敏反应。
②穿刺部位和方向正确,防止穿入 面颊软组织或眼眶内。在未确定已 穿入窦内之前,不要随意灌水冲洗。
.
36
• ③操作过程中,若发生晕厥等情 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使平卧 休息,密切观察变化。
• ④在冲洗之前,切勿随意注入空 气,以免发生气栓的危险。
• ⑤若注入青霉素,应预先作过敏 试验。
.
37
.
38
.
39
第二节 慢性鼻窦炎 一、病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四、治疗原则
.
40
• 概述
下降。 4、蛙鼻
.
57
5、检查:
多为双侧鼻腔,中鼻道或嗅裂区单发 或多发的半透明光滑新生物;
典型鼻息肉呈荔枝肉样半透明灰白色光 滑肿物,质软,可移动,不痛不易出血, 多蒂,广基,基底多位于中鼻道、筛窦。
.
58
• 并发症
1、鼻窦炎 2、分泌性中耳炎 3、支气管哮喘
.
59
•诊断要点
• 1.典型临床表现。
.
9
窦口引流和通气障碍是引起鼻 窦炎发生的最主要机制。
•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外科 (FESS)即建立在上述理论的 基础上,通过手术以保持窦口 和鼻窦永久通畅引流和通气, 即可达到治愈鼻窦炎的目的。
.
10
.
11
第一节 急性鼻窦炎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三、治疗原则及方法 四、上颌窦穿刺术
4.影像学检查 X平片乃是诊断前组鼻
窦慢性炎症的重要手段。能够显示窦腔 密度,粘膜增厚或液平以及牙根病变。 鼻窦CT可了解各组鼻窦的情况。
5、上颌窦穿刺冲洗 6、鼻窦A型超声波检查:上颌窦、额窦。
.
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