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街道空间

街道空间

50
街道空间设计
谢谢
51
作业1
1收集国内外城市街道空间设计的资料,尤其是景观 功能与人文文化结合的实例。(图片、文字,做 成ppt格式的文档) 2实地考察测量本地区有代表性城市街道的幅宽及长 度,估算D/H 、D/L。
——第一周作业
34
街道空间设计
第三章 街道空间景观设计
第一节 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 一、景观角度
景观角度包括三个方面: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与人。 (一)自然景观街道两侧的山体、水体、岩石树木、花卉、草 地等。 (二)人工景观建筑物、建筑构筑物、小品设施、指示牌、广 告牌、路灯、文化橱窗、报栏、垃圾箱车体及广告等。 (三)人——人群活动。
21
街道空间设计
特殊的情况,即一侧有建筑,另一侧开敞。这种类型有以下 几种典型的例子: (1)公园道路(公园的侧道) ; (2)滨河道路(河畔、湖畔、护城河畔、海岸);
这些街路由于只有一侧有建筑,失去了街道形态上的平衡, 所以在景观设计上有必要考虑将水、树木等自然要素融入街 道景观中,以保持其平衡。 另外,除了以上一侧开敞的道路以外,还有散步道之类的步 行道路的特殊形式:人行道、花园林荫道、滨河道。
人行道
建筑物风 格统一
景观较多
28
街道空间设计
从视觉和知觉方面来说,可以辨清人的脸部或者脸部表 情变化的距离一般在20~25m左右。 因此,在幅宽为10~20m左右的街道上,路两侧沿街行人 的视觉可以相互连接,对步行者来说,这是一个视觉感觉好 、有围合感和亲密感的空间。 而那些被称为大街的、幅宽在30m以上的道路,从空间上 超越了人视觉的尺度,因此,很难给步行者创造出一种围合 的空间感。 现在的道路规划法规,市区内的干线道路中1.5m的种植 带,4.5m的步道幅宽为标准幅宽。通常干线道路的步车道幅 宽比都在1:6以上,比较宽敞的步道空间多设置在道路两侧 。
24
街道空间设计
第三节 城市街道规划的比例
不同的街道有不同的风格,但是街道也属于城市公共空 间的一部分,因此街道空间的形式还需要遵循固定的做法, 这样的街道包括:城市主干道、景观大道、中心大道等有较 大幅宽的街道。而像胡同、小街、侧街等幅宽相对较小的街 道,则不必采用固定的形式。 1.城市街道的宽幅 北京长安街(50~100m)
20
街道空间设计
第二节 街道规划的分类
街道的类型: (1)景观大道(城市标志性道路)如市政府前的大道和站前大道 (2)繁华街(较为喧闹的道路)商业街及购物一条街 (3)大街 (4)后街(小道等) (5)小巷、胡同、小路(包括遮雨檐)。 后街与前三类相比,其特点是人流量少。街道两侧为饮食店 ,其氛围不适合观光客或外地人,但与本地居民的生活密切 相关。 小巷、小路具有一种不是私用或公私共用道路的氛围,也可 以说是外部人员难以进入的区域。
街道空间设计
2011 03 21~04 23
麻玉珠
街道空间设计
参考书籍 1.《道路交通景观设计》韩相春主编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2005.07 2.《带形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孙建雄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 , 2008.09 3.《街道的美学》(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 百花文艺 出版社 , 2006 4.《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 全球50个街道案例》卓健编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5
城市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按道路红线计)按下列标准控制 : 主干道: 20米~30米; 次干道: 15米~20米; 非主次道路:10米~20米。
转弯半径
42
街道空间设计
2、地面铺装材料 路面材料 路面类型 沥青路面 沥青 透水性沥青路面 彩色沥青路面 混凝土路面 混凝土 水洗小砾石路面 平板瓷砖铺面路面 水磨平板路面 运用范围 车道、人行道、停车场等 人行道、停车场等 人行道、广场 车道、人行道、停车场、 广场 园路、人行道、广场等 人行道、广场等 人行道、广场
• “点”和“线”的结合体
36
街道空间设计
第二节 街道空间的个性素材
1.街道以外的要素
(1)成为地区标志的山岳; (2)寺庙教会的塔、电视塔、高层建筑等塔状构造物 (3)海和湖的水面。 (4)繁华街道和传统建筑物林立的街面
37
街道空间设计
2.作为道路本体的构成要素
(1)平面线形 (2)纵断面线形(特别是凹型形状) (3)宽度构成 (4)地标(交叉点、桥头、站前广场等); (5)铺装材料; (6)行道树; (7)街道小品等。
45
街道空间设计
新型街道景观 将人行道融入街道绿化之中, 在绿化中穿插蜿蜒、舒展前进 统一、调和、均衡、节奏和韵律、 尺度和比例
46
街道空间设计
1
47
街道空间设计
• 海淀圆清路街道景观设计
48
街道空间设计
1
49
街道空间设计
作业2
1.逐一列举适宜我国北方种植的植物(草、树、花)。 名称 图片 名称 手绘平面图 特点(A3) 2.交通性道路设计——参考周口市某路段进行设计 尺寸:A3 一张交通性街道总平面图(按照比例绘制) 一张立面图 一张色彩效果图 设计说明 ——第二周作业
13
街道空间设计
通行功能
交通功能 街道的功能 空间功能 途径功能
14
街道空间设计
15
街道空间设计
第二章 街道规划的类型
第一节 街道规划的形式
街道断面布置形式分为五类: 1.一板二带式街道 分为一条车行道和两条绿化带。 这是当今城市街道经常采用的绿化形式。 优点是简单整齐,成本低。 缺点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并 且两条绿化带不利于隔离车辆噪声,街道景观设计语言也较 为简单。
18
街道空间设计
3.三板四带式街道 用4条绿化带将车行道分隔为三部分。 有利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速 度、保障交通安全;同时,可在分隔带上布置多层次的绿化 ,取得较好的景观。 对向机动车仍存在相互干扰;
19
街道空间设计
4.四板五带式街道 用5条绿化带将车行道分隔为四部分。 区分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区分了上行车道和下行车道; 占地大、投资高。 5.一板一带式街道 只设有一条绿化带。山坡旁、水体旁常用此形式。
43
街道空间设计
卵石铺砌路面(园路、人行道、广场等)
混凝土板路面(人行道等)
仿石混凝土预制板路面(人行道、广 场等)
彩板路面(人行道、广场等)
44
街道空间设计
3、城市街道绿化设计 城市街道绿化设计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核心。 传统街道绿化的种植横断面一般沿街道侧石至街道红线依次 遵循:缀花草坪、灌木丛、中层林、背景林的从低、中到高 次序,林冠线也依次从低至高过渡。
12
街道空间设计
2 街道的功能特征
在古代,街道既是交通运输的动脉,同时也是组织市井 生活的空间场所。 没有汽车的年代,街道和道路是属于行人的空间,人们 可以在这里游玩、购物、闲聊交往、欢娱寻乐,完成"逛街" 所需要的全部活动。 发展到马车时代,人行与车行的冲突已开始暴露出来, 但矛盾并不突出; 而到了汽车时代,街道的性质有了质的变化。由于人车 混行,人们不得不终日冒着生命的危险外出,借助于交通安 全岛、专用人行道和交通标识及管理系统等在街道上行走, 且不得不忍受嘈杂的噪声和汽车尾气的污染,因而严重影响 人们逛街的乐趣。
29
街道空间设计
设置宽敞的步道和在其两侧配置对称均衡 的行道树是道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手法。 在步行道路等幅宽较小的道路上,可以采 用单行种植、自然式种植、孤植,或放置移 动花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30
街道空间设计
2.街道的幅宽和沿街建筑高度比(D:H)
31
街道空间设计
当D/H>I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 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I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 近之感;当D/H=I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 ,显然D/H=I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
35
街道空间设计
二、形态角度
街道景观随着道路的走向呈“点”、“线”、“面”的形态 分布。
点 线

• 一块绿地、一座花坛、公共设施 • 在形状、体量、质感、色彩上都要与整个环境 成对比统一的关系。
•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空间中起到延伸和导向的作用。 • “线”可以分为几何线、曲线、自然线。 • 避免形态、颜色的单一
9
街道空间设计
• 街道stree
1.地理范畴
街道是在城市范围内,全路或大部分地段两侧
建有各式建筑物,设有人行道和各种市政公用设 施的道路。 2.行政范畴(略) 3.规划设计首先它是城市中的一条通道,用于帮助 我们穿越城市的某一区域,通达到那些分布在街 道两旁或周边的地点,同时,这一通道也是可供 不同类型活动使用的一个共享空间。
25
街道空间设计
• 欧洲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70m)
26
街道空间设计
柏林的菩提树下大街(60m)
27
街道空间设计
• 上海外滩中山街(40m)、伦敦的商店街大道(61m)、维也纳 施特拉塞大街(57m)、等,这些世界著名的街道已成为宽 路幅道路的范本。 • 这些道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路宽
复数列的行 道树
16
街道空间设计
一块板
一块板适用于道路红线较窄(一般在40m以下)、 非机动车不多、设四条车道已经能满足交通量需 要情况
17
街道空间设计
2.二板三带式街道 分为单向行驶的两条车道和三条绿化带。 很好地解决了上行和下行车道的行驶问题,减少了事故的发 生,街道景观设计语言也较为丰富,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 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问题。
32
街道空间设计
3街道的幅宽与长度比(D/L)
(1)幅宽较大的街道,从空间的整体性和视觉的均衡性来看 ,其延长距离应控制在2km左右,如果可能,1km左右作为一 个变化节点。 换算成街道宽长比来看,一般在1/15~1/40左右。 (2)步行街或繁华商业街,街道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km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