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直运输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垂直运输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垂直运输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垂直运输设施为在建筑施工中担负垂直运(输)送材料设备和人员上下的机械设备和设施,它是施工技术措施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以及超深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对垂直运输设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垂直运输技术已忧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技术领域之一。

一、垂直运输设施的设置要求1.垂直运输设施的一般设置要求(1)覆盖面和供应面塔吊的覆盖面是指以塔吊的起重幅度为半径的圆形吊运覆盖面积;垂直运输设施的供应面是指借助于水平运输手段(手推车等)所能达到的供应范围。

其水平运输距离一般不宜超过80m。

建筑工程的全部的作业面应处于垂直运输设施的覆盖面和供应面的范围之内。

(2)供应能力塔吊的供应能力等于吊次乘以吊量(每次吊运材料的体积、重量或件数);其他垂直运输设施的供应能力等于运次乘以运量,运次应取垂直运输设施和与其配合的水平运输机具中的低值。

另外,还需乘以一个数值为0.5~0.75的折减系数,以考虑由于难以避免的因素对供应能力的影响(如机械设备故障和人为的耽搁等)。

垂直运输设备的供应能力应能满足高峰工作量的需要。

(3)提升高度设备的提升高度能力应比实际需要的升运高度高出不少于3m。

以确保安全。

(4)水平运输手段在考虑垂直运输设施时,必须同时考虑与其配合的水平运输手段。

当使用塔式起重机作垂直和水平运输时,要解决好料笼和料斗等材料容器的问题。

由于外脚手架(包括桥式脚手架和吊篮)承受集中荷载的能力有限,因此一般不使用塔吊直接向外脚手架供料;当必须用其供料时,则需视具体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在脚手架外增设受料台,受料台则悬挂在结构上(准备2~3层用量,用塔吊安装);2)使用组联小容器,整体起吊,分别卸至各作业地点;3)在脚手架上设置小受料斗(需加设适当的拉撑),将砂浆分别卸注于小料斗中。

当使用其他垂直运输设施时,一般使用手推车(单轮车、双轮车和各种专用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其运载量取决于可同时装入几部车子以及单位时间内的提升次数。

(5)装设条件垂直设施装设的位置应具有相适应的装设条件,如具有可靠的基础、与结构拉结和水平运输通道条件等。

(1)设备效能的发挥必须同时考虑满足施工需要和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问题。

当各施工阶段的垂直运输量相差悬殊时,应分阶段设置和调整垂直运输设备,及时拆除已不需要的设备。

(7)设备的充分利用问题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必要时添置或加工新的设备。

在添置或加工新的设备时应考虑今后利用的前景。

一次使用的设备应考虑在用毕以后可拆改它用。

(8)安全保障安全保障是使用垂直运输设施中的首要问题,必须按以下方面严格作好:1)首次试制加工的垂直运输设备,需经过严格的荷载和安全装置性能试验,确保达到设计要求(包括安全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2)设备应装设在可靠的基础和轨道上。

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并设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3)设备在使用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

未经检修保养的设备不能使用。

4)严格遵照设备的安装程序和规定进行设备的安装(搭设)和接高工作。

初次使用的设备,工程条件不能完全符合安装要求的,以及在较为复杂和困难的条件下,应制定详细的安装措施,-并按措施的规定进行安装。

5)确保架设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为:①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②按规定及时设置临时支撑、缆绳或附墙拉结装置;③在统一指挥下作业;④在安装区域内停止进行有碍确保架设安全的其他作业。

6)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全面检查安装(搭设)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随后进行空载和负载试运行,判断试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吊索、吊具、吊盘、安全保险以及刹车装置等是否可靠。

都无问题时才能交付使用。

7)进出料口之间的安全设施:垂直运输设施的出料口与建筑结构的进料口之间,根据其距离的大小设置铺板或栈桥通道,通道两侧设护栏。

建筑物入料口设栏杆门。

小车通过之后应及时关上。

8)设备应由专门的人员操纵和管理。

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

设备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9)位于机外的卷扬机应设置安全作业棚。

操作人员的视线不得受到遮挡。

当作业层较高,观测和对话困难时,应采取可靠的解决方法,如增加卷扬定位装置、对讲设备或多级联络办法等。

10)作业区域内的高压线一般应予拆除或改线,不能拆除时,应与其保持安全作业距离。

11)使用完毕,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拆除工作。

2.高层建筑垂直运输设施的合理配套在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合理配套是解决垂直运输设施时应当充分注意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建筑高度超高15层或40m时,应设施工电梯以解决施工人员的上下问题,同时,施工电梯又可承担相当数量的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任务。

但大宗的、集中使用性强的材料,如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特别是混凝土的用量最大和使用最集中,能否保证及时地输送上去,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要求。

因此,必须解决好垂直运输设施的合理配套设置问题。

二、塔吊:塔式起重机具有提升、回转、水平输送等功能,不仅是重要的吊装设备,而且而且是重要的垂直运输设备,用其垂直和水平吊运长、大、重的物料仍为其他垂直设备所不及。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垂直运输以3台QTZ-40塔吊为主。

QTZ-40塔吊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塔机。

性能及技术指标国内领先,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最大工作幅度40米,独立式起升高度为45米,附着式起升高度可达100米以上。

利用塔吊主要解决钢管、模板、钢筋以及部分砌块和砂浆的垂直和水平运输。

塔吊的安装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

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和拆卸是一项既复杂又危险的工作,所以要求工作之前必须针对塔吊类型特点,说明书要求,结合作业条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作业程序、人员的数量和工作位置、配合作业的起重机械类型及工作位置,地锚的埋设、索具的准备和现场作业环境的防护等。

对于自升塔吊的顶升工作,必须有吊臂保持平衡状态的具体要求,和顶升过程中的顶升步骤及禁止回转作业的可靠措施。

塔吊的安装和拆卸工作必须由专业队伍并取得市级有关部门核发的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并设专人指挥。

三、施工电梯:是一种安装于建筑物外部、供运送施工人员和建筑器材的垂直提升机械。

采用施工电梯运送施工人员上下楼层,可大大节省工时损失,减轻工人体力消耗,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本工程在A区主楼结构施工至六层时,在建筑物南侧安装1台上海76-Ⅱ型施图8.2-1 MSS-100型龙门架工电梯。

四、龙门架:按施工总平面图所注位置安装4个龙门架。

龙门架是由两根立杆及横梁构成的门式架。

在龙门架上装设滑轮(天轮及地轮)、导轨、吊盘、安全装置以及起重索、缆风绳等即构成一个完整的垂直运输体系。

常用的MSS-100龙门架,架设高度可达100M,各种安全措施齐全,除扶墙架、主安全装置和辅安全装置外,还有手动安全装置和机电联锁装置。

五、脚手架工程㈠落地式脚下手架搭设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特点,确定门急诊楼三层以下及后勤综合楼等搭设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

此架为一架三用,既用于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同时兼作安全防护。

荷载按装修荷载考虑,要求三层同时作业。

脚手架搭设采用双排单立杆,内立杆距结构外沿350MM,排距为1000MM,立杆纵向间距为1800MM,大横杆步距为1800MM。

⑴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①地基处理:回填土分层夯实,密实度采用环刀取样进行试验,表面用C10混凝土进行硬化,厚度为l00mm。

所有的基础必须平整。

基础上、底座下设置垫板,其厚度不小于50m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

并在四周距脚手架外立杆50cm处设一浅排水沟。

②立杆:采用双排单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檐口上皮 1.5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

③大横杆:大横杆置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步大横杆四周要交圈。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

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柱的距离不大于50cm。

④小横杆:每一立杆与大横杆相交处(即主节点),都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cm。

小横杆间距应与立杆柱距相同,且根据作业层脚手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间距设置增设1~2根小横杆,其最大间距不大于75cm。

小横杆伸出外排大横杆边缘距离不小于lOcm;伸出里排大横杆距结构外边缘15cm,且长度不大于44cm。

上、下层小横杆应在立杆处错开布置,同层的相临小横杆在立柱处相向布置。

⑤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c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则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⑥剪刀撑:本脚手架采用剪刀撑与横向斜撑相结合的方式,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

双立杆部位采用双杆通长剪刀撑,单立杆部位则采用单杆通长剪刀撑。

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在45°~60°之间。

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

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

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

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

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

横向斜撑搭设在主楼脚手架部位,在同节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在里、外排立柱之间上下连续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除拐角处设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⑦脚手板:脚手板采用松木,厚5cm、宽25cm~30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

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

首层满铺一层脚手板,以上每隔六层也要满铺一层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及防护栏杆。

脚手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e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将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

脚手板应平铺、满铺、铺稳,接缝中设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

靠墙一侧的脚手板离墙的距离不应大于15cm。

拐角处两个方向的脚手板应重叠放置,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

⑧连墙件: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垂直间距为3.60m、水平间距为4.0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