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事故案例

四、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置损坏引发的事 故24起,占事故数的10.0%。
事故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 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48小时以上的。
事故分类
较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
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
; (四)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五)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
直接原因
该设备因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 集;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 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
间接原因
⑴、压力容器日常管理差; ⑵、安全隐患整改不力,责 任制不落实; ⑶、对三氯化氮爆炸的机理研究不成熟; ⑷、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不完善。
案例8:安徽铜陵市金港钢铁有限 公司制氧车间压力管道爆燃事故
⑸ 未按检验报告要求将安全阀及时送检而是自行修理 ;
⑹ 今年六月该厂曾发生因关闭出汽阀造成锅炉破裂的 事故,工厂请厂外无证人员非法修理锅炉,且未从中 吸取教训,致使极为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酿成惨剧 。
▪ 2005年4月14日10时40分左右,安徽铜陵市金港 钢铁有限公司制氧车间调压站发生一起压力管道 爆燃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 直接原因 ▪ 现场更换承载1.2Mpa压力阀门时,脱脂不净,
氧气试漏。 ▪ 间接原因 ▪ 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或消除; ▪ 管理不严,缺乏安全教育,违章操作。
救援现场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 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间接原因:泰豪皮革厂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规 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
400m3球两台
100m3罐四台
罐车七辆
炸毁配电室、水泵房
直接损失:477万元
事故原因:排污阀法兰口泄露
事故性质:液化石油气泄露与空气混合引起爆炸性大 火
典型事故实例2
单位:北京公用局液化气公司云岗储场 时间:1985年1月6日18时30分 原因:排污阀支架跨度大,法兰口紧固螺
栓紧固力不均匀,在液化石油气侵蚀橡胶 垫的情况下,橡胶垫老化损坏跑气20余吨 处理:储场四周戒严,并灭火点。临时向 1000m3球罐内注水。在泄露点处垫上橡胶 垫用金属卡砸卡死漏堵后倒罐,避免了一 次恶性灾难事故。
案例5: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102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 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3的 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空瓶 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 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400米远相邻的苗圃、
炸毁:储备电站,仪表间,压缩机车
冲击波冲毁:半个服装七厂
冲击波冲毁:大连五二三厂铸造车间
冲击波:波及30华里
事故原因:脱丙烷塔管道借口断裂(制造质量差)
事故性质:丙烷与空气混合162米处明火后混合气爆 炸。
案例5:4.22善高化学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事故
2004年4月22日上午,位于浙江宁波小港的 浙江善高化学有限公司双氧水车间发生爆炸火灾 事故,整个车间被毁。距离爆炸现场几百米的民 居窗玻璃全被震破。由于事故地点以北几十米还 存放有80吨液氯,爆炸发生后,宁波先后出动了 22辆消防车赶赴现场救险。救火过程,现场又发 生过一次大爆炸和数次轻微爆炸。大火经过消防 人员的全力扑救,至中午时已全部被扑灭。这次 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受伤人员被立即送往 医院抢救。
重大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 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 人以下转移的; (四)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 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的。
案例10:燃气管道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日17时50分,山东济南市内街道上, 发生由于煤气管道破裂,煤气进入地下电缆沟的 爆炸事故,约2.2公里长的路面遭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12人死亡,4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200万元。
2003年11月17日清晨5点50分,杭州市凤起路东 段的地下管道煤气突然爆燃。强大的气浪损毁了 两辆车辆,使一人受伤,1600余户居民家中停气 9个多小时。据初步调查,事故是由于煤气管道 中的空混气(即液化石油气掺混空气)泄漏,沉积 到下水道,遇到明火发生爆燃。
⑴工厂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的锅炉使 用规章制度,现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
⑵工厂未按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虽有两名工人领 取了具有锅炉操作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但事故发生 前实际为无证人员操作锅炉。
⑶ 分汽缸上的锅炉出汽阀无专人负责;
⑷ 锅炉运行没有交接班、巡回检查等任何记录;
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27 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照片
79.12.18 事故后的 现场惨状
1979年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储罐泄漏爆炸,死亡36人,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 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边
间接原因:泰豪皮革厂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规 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
⑴工厂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的锅炉使 用规章制度,现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
⑵工厂未按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虽有两名工人领 取了具有锅炉操作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但事故发生 前实际为无证人员操作锅炉。
宁波大自然 公司4.27 事故现场
法兰啮合齿 筒体部分
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蒸压釜爆炸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 快开门的安全连锁装置失效,法兰啮合齿未到位即开始 升压,造成在升压过程中法兰齿被压溃滑脱,啮合失效 ,导致釜盖飞出;筒体则由于气体反推力的作用,拉脱 固定支座,向后移动,致墙倒人亡。
主要原因——运行指导失当、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 布置不完善
直接原因——锅炉严重结渣,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使侧 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内喷出的水 、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胀,使炉内压力大 增,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
案例12: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另 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炉发 生爆炸。
案例11:3.10北仑港发电厂锅炉 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93年3月10日14时7分,宁波北仑港发电厂与1号机组配 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轻 伤16人,停炉抢修132天,少发电14亿度,造成杭州、宁 波地区限电供应,对浙江省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损 失780万元。
原因分析
形做出补充规定。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因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引发的特种设备 事故最多。
压力容器安全操作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 ,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数据统计截止2007年11月20日
典型事故实例1
事故时间:1998.3.5.16时38分
事故单位: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气所
事故损失:死亡12人
伤30人
事故原因
一、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含非法制造安装) 引发的事故48起,占事故数(未含土锅炉和房 屋起重机械,下同)的19.9%。
二、因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106起 ,占事故数的44.0%。
三、因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检 验,致使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引发的事故 38起,占事故数的15.8%。
一般事故: (一)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
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
的; (三)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五)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六)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外,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
▪ 主要原因
▪ 1、操作工在操作时对齿面是否完全啮合的情况,未经 有效确认即开始升压,导致啮合齿局部受力过大,被压 溃滑脱,引起事故,属于典型的操作不当。
▪ 2、操作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属无证 上岗,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案例7:4.15重庆天原化工压力容器 爆炸事故
2004年4月15日19时,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二分厂发生1 起压力容器爆炸重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 经济损失227万元。
事故原因:1、无证操作。2、可燃气体测爆仪失 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