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课题申报书.doc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文化课题申报书.doc

年度编号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生“桃李杯”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朱敏指导教师冯德雄填表日期2014 年 1 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申请者的承诺:我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

如果获准立项资助,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规定,认真开展科研工作,取得预期成果。

申请者(签章):年日一、课题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申请课题重点课题(√若不被立为重点课题,是是(打√))一般课题()否同意作为一般课题课题研究起止年月2013年 12 月至 2014 年 12 月预计取得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味,凸显人文性,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成果名称课题姓名朱敏系部师范学院专业班别12级数教一斑负责电话手机人指导姓名冯德雄职称学位老师专业电话手机E-mail课题姓名题组负成责员周怡媛人()不张合庆含课胡坤孙成林卿小红性专业班别分工别女 12级数教一班负责组织课题组的活动,进行阶段女 12级数教一班负责收集数学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男 12级数教一班负责收集有关论文、案例、课件、男 12级数教一班负责收集在小学教材中体现数学男 12级数教一班负责收集一些数学家曲折的人身签名二、选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数学文化: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言语以及它们的形成与发展,广义上,除了这些之外,还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人文的交叉、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

所谓渗透数学文化,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数学,从而真正学习数学。

文化,是一个使用十分普遍而又没有公认定义的概念。

我们在此把“文化”界定为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历史沉淀,其中的核心是观念、信仰、价值和思维方式等隐性的成份。

以此为视角,我们可以发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构建的新课程充满着清新扑面的文化气息。

例如:标准在“课程的总体目标”部分指出,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经历多样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统计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建立自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等等。

如此种种无不洋溢着文化的魅力。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不仅要看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应看到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观念、价值观⋯⋯让数学教育过程成为学习者文化素养的养成过程,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1.现状分析:数学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思维的深层次文化,对数学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数学文化的发展状态决定着数学教育的目标、价值和评价体系,其广泛渗透性和应用性赋予数学教育在各门学科中的重要价值。

由于数学文化能够迅速地反映现代数学发展的水平和趋势,这就决定了数学文化的发展状态极大影响着数学的课程改革。

过去,数学教育过于注重数学的形式化、逻辑性、忽视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感到“冰冷的美丽” ,而将数学中“火热的思考” 、重要的人文价值泯灭其中。

著名数学家张奠宙先生在《数学文化的一些新视角》中指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的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味和世俗的人情味。

这是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将数学文化深入到课程标准、教科书、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对数学文化的研究我们不在只停留在数学教育的价值的研究上,而最终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2.研究价值: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学、语言、美学等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数学本身即是一种数学文化,纵观人类文化史,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人类的文化发展也影响着数学的发展与进步。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化名人,较为著名的有柏拉图,达芬奇本身也是数学家,而爱因斯坦、罗素等文化名人也是二十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

因而数学教育就是文化教育。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教育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充分肯定了数学的文化价值,特别是在第一学段( 1—3 年级)、第二学段( 4—6 年级)“课程实施建议”的“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 , “教材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诉,数学文化不再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而是以一种理念走入中小学课堂,渗透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无论是理论界的研究结果,还是实践者的成功经验,都显示出数学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数学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研究目标:总目标: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味,凸显人文性,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分目标:Ⅰ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经历多样的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统计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对小学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形成数学教学人文性的理念。

Ⅲ在实践中构建一个较为丰富的“小学数学文化”的内容体系,探索有特色的小学数学文化的实践操作策略》研究内容:1.构建生本的数学课堂文化。

生本的数学课堂文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 ,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本课题主要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主动摄取、积极建构的数学文化场景。

2.构建生命的数学课堂文化。

生命的数学课堂文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把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叶澜教授)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如何发挥数学的无限魅力,去激发和浇灌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性和好奇心,倾听学生生命的自由感悟,光大学生探究的天性。

3.构建生活的数学课堂文化。

生活的数学课堂文化强调数学应与生活联系,在生活和活动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

先进的数学课堂文化离不开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和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研究重点:1.如何在小学教学课堂中结合小学课堂内容渗透数学文化2.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要进行怎样的数学行为才能使课堂充满数学文化3.如何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文化(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1.研究思路1.查阅相关的文献、书籍,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做一个资料整理;确立研究方案。

2.研究方案确立后,有方向性的了解数学文化,收集各种关于数学文化的案例。

3.设置调查表,调查小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以及对渗透了数学文化的课堂的兴趣度。

4.收集很多优秀的关于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数学文化的案例,整理为专著,让更多的人学习。

2.研究过程一.启动阶段( 2013 年 12 月—— 2014 年 4 月)1.成立课题组,分配研究任务,明确研究方向。

2.理论学习(数学教育学、数学史、小学数学概论、和有关数学文化的书籍)3.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4.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 2014 年 4 月—— 2014 年 8 月)1.数学文化的含义、及其组成要素的调查与研究。

2.各年级可渗透得数学思想方法的梳理与分析。

3.各年级渗透数学文化的收集与整理(数学发展、数学家、数学美、数学趣闻)4.数学文化怎样合理的渗透,途径、形式、方法和实践探究。

三.总结阶段1.完成学生后测工作,并进行分析比较。

2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整合,撰写研究报告。

3.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专家进行结题报告。

3.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积极组织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法案实施研究并及时调整,交流反思、经验总结。

2.理论研究法主要是本课题实施过程中途径、原则、方法、特征、策略等进行进一步讨论与研究。

3.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基本经验、原则和措施,归纳出新颖之处。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主要观点1.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味,凸显人文性,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2.开展多样性的有关“数学文化”的活动,使数学文化与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创新之处在以往以题海战术为主的数学课堂基础上,结合有关的数学人物,数学历史,数学与人文的关系,让数学课堂充满文化味,凸显人文性,走向生活,走向实践。

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从而学好数学。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负责人阶开题报告书论文2014/3/30 孙成林段撰写研究方案论文2014/3/30 朱敏成发表研究报告论文2014/8/30 张合庆果最观摩课的录像与课件多媒体2014/6/30 胡坤关于小学生对新旧数学课堂的调终调查表2014/8/30 卿小红查表成出版关于小学数学教育渗透数学果专著2014/9/30 周怡媛文化的优秀案例集(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1)学科背景:本课题组的成员皆为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拥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交谈技巧。

(2)查阅相关文献: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 张维忠《文化视野中的数学与数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 郑毓信《漫谈数学文化》《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江苏人民出版社4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人民教育出版社5肖强《数学之美》中学生百科6齐名友《谈数学文化》(3)成都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有足够的进行抽样调查的资源。

图书馆期刊数据库以及档案室提供了能够满足研究所需资料,学校在科研方面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学院资助的资金也能满足需求,一年的时间也满足研究周期。

(八)经费预算序号经费开支科目经费预算金额(元)1图书资料费文献查阅、问卷打印,预计500 份、相关400书籍购买2调研经费个案访谈时赠送小礼品、交通费等200 3小型会议费小型会议使用资料打印物资购买等50 4设备使用费使用设备进行数据录入分析、资料整理50 5应急资金防止出现突发或意外状况100 合计800三、项目负责人导师意见目前,数学文化和教育大都在理论上研究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和实践还较少,对小学数学教材中发掘和开发数学文化资源不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