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完整PPT

化工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完整PPT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因果性
2005年11月,我国中石油吉化双苯厂大爆炸,造成多人 死亡,几十人受伤,数万人转移撤离,导致松花江水体受到 严重污染,哈尔滨市全城及其它许多地方停水、断水。
12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直接原因:停车时操作工疏忽大意,未将应关 闭的阀门及时关闭,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长时 间超温引起爆裂。 间接原因:(1)管理不科学;
16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7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事故是由于客观某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随时间进程产生 某些意外情况而显现出的一种现象。因它或多或少地含有偶然 的本质,故不易决定它所有的规律。但在一定范畴内,用一定 的科学仪器或手段,却可以找出近似的规律,从外部和表面上 的联系,找出内部的决定性的主要关系。 案例:1997年7月1日,山东某化工研究所实验车间原料工段1号 环氧乙烷储罐因氮气中混有氨,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严重 超温超压。幸亏该研究所所长经过目视和触摸,根据经验及时 发现了危险,处理比较及时,才避免了储罐爆炸,但储罐已完 全报废,直接经济损失数万元。
20
1.3 事故致因理论
伤亡事故致因理论是探讨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研究事故 始末过程,揭示事故本质的理论。它研究的目的是指导事故预 防和防止同类事故重演。目前已成为安全科学的一个基础研究 领域。
事故致因理论促进了伤亡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模型化发 展,伤亡事故模型是事故分析和预测的基础。
21
1.3 事故致因理论
4
参考书目
5
1. 化工安全的特点
6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具有高度的连续性
化工生产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装置开车投产后将不 间断地投料,不间断地得到产品,各工序之间一环紧扣一环, 紧密相联,互相制约,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如果一个工序或 者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就会造成装置的停车甚至会发生重大 事故。
7
19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事故一经发生,就称为过去。时间一去不复返,完全相同 的事故不会再次显现。然而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 并采取有限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 应当致力于消除这种事故的再现性,这是能够做到的。
人们根据对过去事故分析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 故规律的认识,并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未来可能发 生的事故进行预测。事故预测就是在认识事故发生规律的基础 上,充分了解、掌握各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它 们的因果关系,推断它们发展演变的状况和可能发生的后果。 事故预测的目的在于识别和控制危险,预先采取措施,最大限 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9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所谓安全生产,就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 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 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 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993-2003年我国化工企业事故统计图 10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1
关闭手机
心态归零
遵守时间
课堂要求
积极参与
不要大声喧哗
注意环境卫生
课间要求
保持礼仪
课后要求
注意安全
目录
1. 化工安全的特点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3 事故致因理论
2. 典型事故原因分析 2.1 事故处置不当 2.2 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化 2.3 装置的本质安全性差 2.4 违章操作 2.5 疏于管理 2.6 工艺改造方法不当
18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即 “隐患或潜在危险”是早就存在,只是未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 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显现而酿成事故, 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 案例:2003年5月19日,黑龙江省某焦化厂加工车间,李某和张 某分工合作向酸化釜加酸。李某在釜顶平台接应,张某在釜下 通过定滑轮向釜顶平台搬运40kg塑料桶装浓硫酸。当酸桶接 近平台时,桶的提梁突然断裂,98%的浓硫酸从桶中喷溅而出, 造成李某脚部轻度灼伤。
轨迹交叉理论
设备故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人的失误,两事件链的 轨迹交叉而构成事故。若是消除了生产设备本质上的事故隐患, 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则人与物两个事件链的连锁就会中断, 人与物两事件的运动轨迹不能交叉,危险就不会出现,即可达 到安全生产。
22
1.3 事故致因理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轨迹交叉理论
轨迹交叉理论反映了绝大多数事故的情况。在实际生产过 程中,只有少量的事故仅仅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 态引起,绝大多数的事故是与二者同时相关的。例如,日本劳 动省通过对50万起工伤事故的调查发现,只有约4%的事故与 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只有约9%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 关。 案例:1995年10月1日,某集团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在对清水池 进行清理时,发生硫化氢中毒,死亡3人。在清水池内积聚大 量超标的硫化氢气体而又未做排放处理的情况下,清理工未使 用切实有效的防护用具,贸然进入池内作业,引起硫化氢气体 中毒,时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生产物料的危险性大
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 成品,绝大多数属于易燃、可燃物质,一旦泄漏,易形成爆 炸性混合物发生燃烧、爆炸。
8
1.1 化工生产的特点
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化工生产本身特殊性的需 要,化工生产装置大量采用了先进技术,如自动控制、 安全联锁、信号报警装置和电视监视及显示等。其中, 应用于生产过程的集散控制系统(DCS)已成为企业生 产的重要硬件设施,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 生产和经济效益。
(2)设备老化; (3)工业布局不合理。
13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4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15
1.2 化工事故发生的特点
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偶然因素包括: (2)化工工艺中影响各种参数的干扰因素很多,设定的参数很
容易发生偏移,而参数的偏移也是事故的根源之一。即使在自 动调节过程中也会产生失调或失控现象,而人工调节更易发生 事故。 案例:2003年3月6日,某氯碱厂由于农药分厂设备突然停车, 导致氯气压力由0.2MPa很快升到了0.28MPa,导致该厂盐酸 石墨合成炉内氢气压力对应增值0.065MPa。操作工请示班长 停车后,错误地先关闭氯气阀门再关闭氢气阀门,导致大量氢 气进入炉内,发生爆炸。炉内胆被炸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