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ƒCH3OH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反应至10分钟,ʋ(CO) = 0.075 mol/L·min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CO的浓度减小,甲醇浓度增大,且平衡时c(CO)=0.25mol/L,c(CH3OH)=0.75mol/L,转化的c(CO)=0.75mol/L,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CO+2H2⇌CH3OH,3min时浓度仍在变化,浓度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且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详解】A.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反应为CO+2H2⇌CH3OH,故A正确;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浓度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B错误;C.反应至10分钟,ʋ(CO)=0.75mol/L10min=0.075mol/(L•min),故C正确;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K与温度有关,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故D正确;故答案为B。
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选项离子方程式评价A 用铜电极电解饱和KCl溶液:2H2O+2Cl-H2↑+Cl2↑+2OH-正确:Cl-的失电子能力比OH-强B 向CuSO4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2S气体:Cu2++H2S=CuS↓+2H+错误:H2S的酸性比H2SO4弱A .AB .BC .CD .D【答案】C 【解析】 【详解】A 项、用铜电极电解饱和KCl 溶液时,阳极是铜电极放电,溶液中Cl -不能放电生成氯气,故A 错误;B 项、CuSO 4溶液能与过量的H 2S 气体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生成的硫化铜沉淀不能溶于硫酸,与酸性强弱无关,故B 错误;C 项、Ba(HCO 3)2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反应,不足量的Ba(HCO 3)2溶液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的Ba 2+与HCO 3-的物质的量比为1:2,故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故C 正确;D 项、SO 2具有还原性,NaClO 具有强氧化性,过量SO 2通入到NaClO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与酸性强弱无关,故D 错误; 故选C 。
3.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冷氨水中:SO 2+NH 3•H 2O ═HSO 3﹣+NH 4+B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 3反应:CaCO 3+2H +═Ca 2++H 2O+CO 2↑C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D .向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 2﹣=Ag 2S ↓+2Cl ﹣ 【答案】A 【解析】 【分析】A 、过量二氧化硫含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B 、醋酸为弱电解质,保留化学式;C 、漏写铵根离子与碱的反应;D 、硫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则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硫化钠会生成硫化银黑色沉淀,前者有沉淀,后者沉淀无需符号。
【详解】A 、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冷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34SO +NH H O=HSO +NH g ,故A 正确; B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 3反应,离子方程式:CaCO 3+2CH 3COOH=Ca 2++H 2O+CO 2↑+2CH 3COO -,故B 错误;C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433232NH +HCO +2OH CO +H O+NH =•H O ﹣,故C错误;D 、AgCl 悬浊液中滴加Na 2S 溶液,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则实现了沉淀转化,会观察到白色沉淀变成黑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l+S 2-=Ag 2S+2Cl ﹣,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物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如本题B 选项);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守恒等;④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⑤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
4.X 、Y 、Z 、T 是四种原子序数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Z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T 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中半径最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最高化合价的顺序为Z >Y >T >XB .Y 、Z 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为Z >YC .由X 、Y 和Z 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对水的电离均起抑制作用D .常温下,T 的单质与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不能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X 形成的简单阳离子核外无电子,应为H 元素,Z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应为O 元素,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应为N 元素,T 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阳离子中半径最小,依据同周期金属离子半径小于非金属离子半径,且同周期金属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可知应为Al 元素。
【详解】A.Z 为O 元素,该元素没有最高正价,所以其最高价比N 元素低,故A 错误;B.非金属性O>N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 正确;C.由X 、Y 和Z 三种元素构成的强电解质可为硝酸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可促进水的电离,故C 错误;D.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故D 错误; 答案:B5.传统接触法制取硫酸能耗大,污染严重。
将燃料电池引入硫酸生产工艺可有效解决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供电能。
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B .H +由a 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b 极移动C .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SO 2+O 2+2H 2O==2H 2SO 4D .若a 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SO 2,理论上c 极有6.4g 铜析出 【答案】D 【解析】 【分析】燃料电池:a 端: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所以a 为负极,电极反应式SO 2+2H 2O-4e -=SO 42-+4H +;b 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 ,总电极反应式2SO 2+O 2+2H 2O=2H 2SO 4。
电解池:c 极和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4OH —-4e -=2H 2O+O 2↑,d 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u 2++2e +=Cu,总电极反应式为2CuSO 4+2H 2O 2Cu+2H 2SO 4+O 2↑。
【详解】A. b 为正极,看到质子交换膜确定酸性环境,电极反应式为O 2+4H ++4e -=2H 2O ,故不选A ;B.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不选B ;C.由上面分析可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SO 2+O 2+2H 2O=2H 2SO 4,故不选C ;D.d 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得电子,有铜析出,所以应该是若a 电极消耗标况下2.24LSO 2,理论上在d 极上有6.4g 铜析出,故选D ; 正确答案:D 。
【点睛】根据质子交换膜确定溶液酸碱性,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反应失电子,氧气在正极反应得电子。
根据燃料电池正负极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电极反应式和离子移动方向等。
6.25℃时,一定量的甲烷与a L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空气的混合气体充分反应,甲烷恰好完全燃烧,恢复至25℃时,放出b kJ 的热量。
假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5,则下列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14222CH (g)2O (g)CO (g)2H O(l)H b kJ mol -+===+∆=-⋅B .14222224bCH (g)2O (g)CO (g)2H O(g)H kJ mol a -+===+∆=-⋅ C .14222224bCH (g)2O (g)CO (g)2H O(l)H kJ mol a-+===+∆=-⋅D .14222224bCH (g)2O (g)CO (g)2H O(l)H kJ mol a-+====+∆=+⋅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5a L ,则甲烷体积为10a L ,物质的量为224a mol 。
224a mol 甲烷燃烧放出热量b kJ ,则1 mol 甲烷燃烧放出热量224bakJ 。
燃烧热规定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即H 2O(l),且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值,故C 正确; 答案:C 【点睛】考察燃烧热的重点:(1)可燃物1mol (2)完全燃烧 (3)生成稳定氧化物,H →H 2O (l ),C →CO 2 ,S →SO 2等。
7.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8g 甲基(—CD 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N A B .0.5mol 雄黄(As 4S 4,结构为)含有 N A 个 S-S 键C .pH =1 的尿酸(HUr)溶液中,含有 0.1N A 个 H +D .标准状况下,2.24 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N A 【答案】D 【解析】 【详解】A 选项,常温常压下,1个甲基(—CD 3)有9个中子,1.8g 甲基(一CD 3)即物质的量为0.1mol ,因此1.8g 甲基(—CD 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0.9 N A ,故A 错误;B 选项,S 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As 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能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该结构简式中,黑球为As 原子,白球为S 原子,As 4S 4中不存在S —S 键,故B 错误;C 选项,pH =1的尿酸(HUr)溶液中,因溶液体积没有,因此无法计算含有多少个H +,故C 错误;D 选项,标状况下,2.24 L 丙烷即0.1mol ,一个丙烷含有8个C —H 键和2个C —C 键,因此2.24 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物质的量为1mol ,数目为 N A ,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
【点睛】—CD 3中的氢为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2的氢;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78g Na 2O 2固体含有离子的数目为4N AB .由水电离出的c(H +)=10−12mol·L −1溶液中Na +、NH 4+、SO 42−、NO 3− 一定能大量共存C.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的反应为:4I−+O2+4H+=2I2+2H2OD.将充有NO 2的玻璃球浸到热水中气体颜色加深说明2NO2(g)N2O4(g) △H >0【答案】C【解析】【详解】A、Na2O2的电子式为,可知,molNa2O2中有2molNa+和1molO22-,共3mol离子,离子数目为3N A,A错误;B、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1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碱性,NH4+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C、I-在空气中容易被O2氧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4I−+O2+4H+=2I2+2H2O,C正确;D、NO2玻璃球加热颜色加深,说明NO2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D错误;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