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大16秋学期《创造学》在线作业3

东大16秋学期《创造学》在线作业3

16秋学期《创造学》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默写式激励法,又称“635法”,请问该会议的参加人数为()
A. 9人
B. 8人
C. 7人
D. 6人
满分: 3 分
2. 观察的主体是指:()
A. 观察者
B. 观察对象
C. 观察结果
D. 观察工具
满分: 3 分
3. “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能够产生优美而正式的解答”的创造人格类型为:()
A. 主动型
B. 热心型
C. 诊断型
D. 审美者
满分: 3 分
4. 在方案组合过程中,若存在A、B、C三种因素,对应的形态分别为3、4、5,那么理论上的方案数量为:()
A. 12
B. 60
C. 5
D. 36
满分: 3 分
5. 科学方法论的首倡者是:()
A. 黑格尔
B. 亚里士多德
C. 笛卡儿
D. 康德
满分: 3 分
6. 生物学家通过植物细胞中存在细胞核从而推断出动物细胞中也存在细胞核,运用的创造技法是:()
A. 类比创造法
B. 移植创造法
C. 归纳创造法
D. 演绎创造法
满分: 3 分
7. 医学教授在给同学上课时,用手指在尿样里蘸了一下,然后放进嘴里,叫同学照他的样子重复一遍,因为教授放进的是中指,舔的是食指,使同学们上了当。

此案例说明:()A. 洞察奇异的重要性
B. 重复观察的重要性
C. 精细观察的重要性
D. 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满分: 3 分
8. 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关键是()
A. 思维的流畅性
B. 思维的灵活性
C. 思维的独特性
D. 思维逆向性
满分: 3 分
9. 创造性思维的特性包括开放性、非显而易见性和()
A. 流畅性
B. 灵活性
C. 逆向性
D. 求异性
满分: 3 分
10. 智力激励法用于解决()
A. 复杂的问题
B. 简单的问题
C. 单一问题
D. 综合问题
满分: 3 分
、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质疑权威的是()
A. 打倒孔家店
B. 呵祖骂佛
C.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D. 人云亦云
满分: 3 分
2. 创造才能中的智力因素指( )
A. 观察力
B. 想像力
C. 思维力
D. 注意力
满分: 3 分
3. 不仅要关注事物之间的属性相似,更要重视类比事物的关系相似
A. 类比对象的相同属性越多,其结论可信度越高
B. 类比对象的相同属性越多,其结论可信度越高
C. 类比事物的属性,应该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D. 不仅要关注事物之间的属性相似,更要重视类比事物的关系相似满分: 3 分
4. 进取精神表现为()
A. 狂劲
B. 自信
D. 失落
满分: 3 分
5. 问题列举法可分为()
A. 缺点列举法
B. 希望点列举法
C. 特性列举法
D. 案例列举法
满分: 3 分
6. 实验的基本因素为()
A. 实验者
B. 实验手段
C. 实验对象
D. 实验目的
满分: 3 分
7. 观察的顺序包括:()
A. 由上到下
B. 由远及进
C. 由点到面
D. 由表及里
满分: 3 分
8. 突变思维包括()
A. 联想
B. 想象
C. 直觉
D. 灵感
满分: 3 分
9. 对于一个观察者来说:()
A. 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B. 具有必要的实践经验和观察技法
C. 应该把思维和感知有机的结合起来
D. 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提出准确可靠的观察结果
满分: 3 分
10. 从分类角度看,创造手段主要有:()
A. 硬创造手段
B. 软创造手段
C. 直接创造手段
D. 间接创造手段
满分: 3 分
、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物场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课题分析、分析物场类型、进行物场改造思考、形成新的技术体系形态。

()
A. 错误
B. 正确
2. 联想是人一种事物的表象推及另一事物的创造思维过程。

(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3. 将人类创造活动作为整体来研究,是创造学的一个基本特点。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4. 所谓“优势想法”,是指那种得心应手且根深蒂固的想法,这种想法一旦成为经验,在对待新问题时便先入为主,排斥更新主意。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5. 从事观察活动,按照既定的观察目的前进,才能最终获得观察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6. 观察的程序是从观察的目的出发,运用观察手段与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最终获得创造性观察的新结果。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7. 对于形态分析中的技术手段的要求,只要考虑本领域的技术手段即可,其他领域可暂不考虑。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8. 应用创造技法时,应针对不同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阶段,优选最适宜的创造技法。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9. 积极的人格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负面的人格可能成为创造的壁垒。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10. 学科能力指的就是学科知识。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4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