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中门校门建筑调研报告作者姓名:黄冬昀专业班级:15级建筑学指导教师:程霞第1章前言1.1 高校校门建筑概况高校校门作业校园空间序列的起点,是校园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象标志性至关重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校园愈来愈承担起地区文化资源中心的作用,同事社会也期待着校园研究成果的转化。

大门作为校园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联系体,对现代教育空间环境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1高校校门建筑特征大学校门的功能作用任何建筑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没有任何建筑形式能够除去功能而独立存在。

功能存在是建筑需求的最初形式,通常这些理由还不止一个。

一个好的建筑往往是由多种错综复杂的功能的组合体,所以大学校门设计的最终形式就是满足学校功能的需求,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设计方式的革新,人们对于大门设计的功能也有着全新的要求。

因而大学校门也是在设计形式和功能应用的方向往复循环的过程中完成的。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大学校门的设计形式和功能应用分析可以看出,大学建筑主要由交通人流出入口,校园保卫室,值班传达室,办公空间,储藏室和卫生间等共同构成的。

当然由于不同的校门设计形式的不同所呈现的功能形式也不尽相同。

比如说有的大学将其建筑的某一部分作为商业应用,如清华大学就将其南校门的一侧作为出售学校纪念品的商店。

大学校门作为一个完全开放的建筑体,不仅有疏导交通,和作为标识的功效,还同时担负着传承校园文化,展现学校人文内涵和加强城市化建设的一颗重要的纽带。

1.1.2高校校门现状大学校门在建筑何为一个空间的同时,也将校园和外围的城市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分离,这样可以将大学校园做为一个独立特殊的空间安放于城市之间。

不仅如此大学校门还与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相对特殊的入口建筑空间,具有很强的独立感和特殊性。

它也成为大学所有建筑群体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它自身的历史特点。

总结起来,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中国大学建设在解放之前处于自由发展的态势。

学校的创建与其历史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一时期的校门建筑设计比较单一,其建筑功能主要是起防御性和穿行功能的作用,其中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建筑式样:第一种就是利用传统的中国式牌坊和牌楼作为校门建筑,例如那时的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其两者的校门就采用了双层牌坊的建筑样式。

第二种就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仿古式的建筑样式,例如我国著名的大学北京大学于1926年建成的北京大学西校门就采用了仿古三开朱漆宫门的“庙门式”建筑样式,其风格古朴典雅,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民族风格。

第三种就是在当时由于受国外建筑风格的影响,借鉴并融合了西方的欧洲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大学校门建筑设计,如我国的清华大学的二校门就是受欧式古典建建筑风格的影响并且结合了古罗马的建筑风格建造而成的,譬如设计鲜明的两根逃立克西式立柱,高耸的大拱门,使整个建筑分割看上去俊雅流畅,校门的两边各自连接着高高的校园围墙,它也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1.1.3高校校门发展趋势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不仅让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尘封了的数千年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也悄然无息的发生着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日益新潮的新的思想观念。

使我国大学校门建筑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局面,摆脱了以往大学校门建筑中千篇一律的建筑模式,在注重实用宏伟的同时开始注意大学建筑和大学整体环境以及大学周边城市环境的相互呼应,与此同时大学校门的入口空间形式也由原来的相对闭塞的半开放式转变成为完全开放的样式,但是这一时期的大学校门建筑设计样式基本上还是以对称设计为主,这也表现出当时人们在追求新的设计美感的同时又有点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拘束的特点,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点。

第2章案例调研2.1成都高校校门实例调研:2.1.1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是原四川大学与原成都科技大学的所在地。

总占地3000余亩,主要为四川大学大三、大四及硕、博士研究生同学学习的地方,是四川大学的校本部。

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分设东西南北四个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作为最早的川大所在地,望江校区历经百年风雨,巴山灵秀,咸聚于此,蜀地彦才,聚汇于斯,校园内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大三学子搬到望江校区之后,大家都有一种“所谓大学当如是”的感觉。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北大门坐落于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位于交通干线之上。

此处交通发达,距离商圈较近,周围有密集的车辆及人群。

北大门位于川大望江校区北面,交通便利,人群密集,所以门宽设置很大。

校门前有约20×6m禁止停车区域,保证了校前区的宽阔及行人安全。

进门后左右两侧分别为影片荷花池共赏,同时与校门和谐相应。

校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门卫值班室。

门卫值班室门宽1.6m,门高2.3m;室外窗高1.2m,室内窗低距地面0.9m,方便门卫坐与窗口向外观察。

门卫室卫生间尺寸为2×2m。

对称又符合空间艺术,使建筑本身富有美学表现力,达到安全美观的作用。

西大门不同于北大门,虽然也是望江校区主要大门建筑,但是他的建筑风格是更加现代,西大门临马路较进,车流量人流量也较多。

校前区又大概14×5m 禁止停车区域。

进入校门后,为两条双行道,两侧布有草坪及绿植。

双行道中间设有站岗区,有门禁设置,门卫可进行站岗,收费,登记等一些其他用途。

校门两侧也有门卫值班室,各位一层。

门高2.1m,室外窗高1.1m,室内窗低距地面1m。

西大门造型比较现代简单,普通是石柱与双层额顶构成简单的空间组合,强调的是外观的明快,简洁。

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体现了川大现代创新务实的精神内涵,表达了现代快节奏生活和简约实用的态度,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2.2高校校门网络调研2.2.1重庆大学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CQU),坐落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重庆市大学联盟”成员。

是国家31所副部级中管高校之一,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

重大创办于1929年,1942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截止2015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近5500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累计藏书420万册;全日制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有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0人,本科生近30000人,留学生1200余人。

建校八十余年来,有40多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从事社会科学的知名人士有著名诗人杨明照、著名词作家阎肃、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等。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比较文学家吴宓、著名法学家潘大逵、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等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

2.2.2厦门大学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福建省和厦门市共建,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入选“1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31所副部级中管高校。

学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占地超过9000亩。

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动工建设。

校舍建筑总面积19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44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84.5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25.29亿元。

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7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含海外学历留学生1657人),其中本科生19739人,硕士研究生16875人,博士研究生3164人。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占地近9000亩,其中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占地26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00多亩,翔安校区占地3600多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9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440多万册、电子图书1072GB,固定资产总值84.55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5.29亿元;拥有7家附属医院。

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

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结论本次调研本着高校大门为主题,调查大门造型特质和其配置,包括周边交通景观方面,与学校文化,城市特点结合进行分析了解。

此次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门设计都是本着简约明快的风格,以最节俭的方式体现出最全的风格文化。

对交通和周围环境的相互适合,和围墙门卫室的关键配合关系是很重要的。

大门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要高度统一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

参考文献1. 百度文档浅析高校校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