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
•
2、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 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由老师或家长出面制止,也 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据调查,一些学生在受到非法侵害如 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自己作主到外 面找人来报复。这种做法是千万要不得的。要知道报复伤人 也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是要构成犯罪的,要被判刑坐牢的。
•
•
一、客观原因
•
(一)社会不良因素影响。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由于生理尚未完 全成熟,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 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主要社会不良因素有: 1、金钱物质的不良诱惑。 有些青少年就是抵制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进行盗窃、 抢劫、敲诈,从而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案例我们办案中经 常遇到。如去年我们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蔡某某、谢某某、 冯某某、朱某某、朱某某等6人,他们中最大的只有17岁, 最小的仅有13岁,因抵制不住对金钱的诱惑,在去年5月至6 月短短1个多月时间内,采用翻院墙、掰窗栏钻窗入室手段, 先后在本区浦南、北环、朝阳、红梅、丽华等新村连续作案 30余起,窃得金器、钻戒、手机、现金等物总价值近20余万 元。现他们有的正在服刑,有的已被治安处罚。
青少年违法犯罪 成因及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有统计表明,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14-18)犯罪 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10%以上,而青少年(14-25)犯 罪则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50%-70%左右,可见当前青少 年违法犯罪形势相当严峻。就我市而言,情况也同样不容乐 观:近两年,我市公安机关办理的25岁以下青少年犯罪人员 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总数的比例始终在50%以上,且呈逐年 上升趋势。在校生犯罪低龄化、智能化、暴力化程度不断加 剧,特别是青少年中的严重刑事犯罪、团伙犯罪和毒品犯罪 明显增多。 • 造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公安 机关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
以上我给同学们介绍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和如何加强 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 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 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假期生活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在家尤其要注意安全,注 意用电、用火安全,出去旅游一定要有大人陪同。对游戏室、 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 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我们发现有些平时表现较好 的学生,就是由于在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结识了一些不 三不四的人后就被带坏,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希望同学 们在休息好的同时,能够学习好、生活好,远离违法、远离 犯罪,不受非法侵害。
•
•
2、思想单纯,思维方式简单,行为具有一定的盲动性。
青少年由于涉世不深,遇事头脑欠冷静,对外界充满好 奇和模仿力,甚至把冒险当勇敢,把轻率当果断,把鲁莽当 英雄,把江湖义气当友谊等等,从而触犯法律。如某中学生 梁某沉溺于暴力录像,并进行模仿,他自称老大,经常带领 小弟出入饭店酒吧,狂吃海喝。当饭店向他要钱时,梁仿照 录像的情节,招呼小弟们将饭店老板打成重伤,梁因此而受 到了法律的严惩。
•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 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 青少年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在遭到暴 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 行为的随意侵害。
• •
(四)加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 •
•
(二)家庭教育不严,方法不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在家庭 环境中出现的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影响极其深刻。 • 大量事实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称职的父母是导致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份溺爱, 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养成骄横、任性、性情粗暴、 贪图享乐、唯我至上的不良习性;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无 所适从,只重视智力提高,忽视品行教育,使孩子易被社会 上不良因素侵蚀;有的家长自身素质差,有的甚至沾有社会 不良恶习,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还有的父母离异或家庭不 和睦,使子女缺乏家庭管教和亲情交流,从而使他们存在性 格中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 如去年,我区92名未成年犯罪人员中,父母离异或家庭 不和的占46名,父母因忙于生计等原因对孩子放任不管的有 17名,分别占总数的50%和18.5%。
•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青少年 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青少年自甘堕落, 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 案犯舒某原是某中学的学生,因从小养成了娇生惯养的 不良习惯,一直不好好读书以至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 他转到其他中学读书后,他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还是 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也是不读书 的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 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
以上我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下青少年 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下面,我再向同学 们讲一讲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
(一)青少年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青少年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 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青少年就应该 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 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 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如在 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抢劫案中,涉案人员有三人,其中年龄最 小的王某年仅14周岁,去年的一天晚上,楼某与李某到某歌 舞厅找到王某,并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随前往来到一住宅 区,楼某带头敲开被害人陈某家的门,后进屋要陈某拿钱, 陈不从,李某便上前抢陈某脖子上的金项链,王某见状退出 房外,最后楼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 少,不辩是非,又没有实施具体行为,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教育和挽救政策,最后对他不作处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积 极主动动手帮助实施抢劫,那么王某也将被判刑坐牢。
2、庸俗文化的侵蚀。 当前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 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影视作品严重泛滥,桑拿、舞厅、 卡拉包厢、洗头屋等参杂色情服务的场所遍布大街小巷、到 处可见。对青少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近几年,青少年因社会庸俗文化侵蚀而进行违法犯罪的 明显呈上升趋势。如中学生刘某在暑假在家观看了黄色录像, 将来讨论功课的女同学强奸。ຫໍສະໝຸດ •• 二、主观原因
•
1、生理心理不够成熟,辨别是非、抵御社会不良因素 侵蚀能力差。 • 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一些事务有了自己的独立想 法,但由于自控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易受不良因 素的影响和坏人的引诱。如我市某中学学生王某,高考后结 识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整天在游戏室打游戏机,每次都由 朋友为其付钱。后朋友叫他一起去盗窃,他不得不参加。此 案被我们公安机关破获后,王某收到了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也只能未进大学门,先进监狱门。
•
我再给同学们讲另一种自我保护的特殊情形,这也是我 们在平时的办案当中常常遇到的情况。举一个案例说明:学 生蒋某假期与邻居李某及李的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一天,蒋 某和李某等人坐出租车出去玩,在出租车上,蒋某听李及朋 友说:“等一下要将那人的手机抢来,另外还要搜一下他的 身看有没有钱”,蒋某听了这话知道李某等人是要去抢劫, 他有点想不去,但碍于朋友情面,他跟着去了抢劫现场,实 施抢劫时,蒋某站在边上看,李某叫蒋某帮忙搜一下受害人 的身,蒋某就上前搜了受害人的身并将搜到的钱全部交给李 某,案发后,由于受害人及时报案,公安机关很快将李某及 朋友还有蒋某一并抓获,蒋某归案后一直辩解说他并不想抢 别人的钱,他觉得很冤枉,但是法律规定:帮助他人犯罪的 同样构成犯罪。蒋某最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 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当你开始与同伴在一 起玩时发现同伴有犯罪意图时,你应当制止他,如果你制止 不了的话,你就要赶快想办法远离他,千万不能为了哥们义 气跟着同伴去犯罪,因为你一旦到了犯罪现场,即使你没有 动手,你也难脱干系。因为受害人不管你具体有什么行为, 他只说共有多少人实施了抢劫,你们这些去的人即使没动手 也都助了威。所以我们的同学以后如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惹祸上身。
•
3、贪图享乐、追求享受。 有些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好逸恶劳,要吃好的,穿名 牌,进出高档娱乐场所,当身上无钱时,容易铤而走险。如 一个发生在前年夏天的案例:杜某十四岁,成绩一直很好, 他在暑假里,与同学玩时认识了在社会上混的李某等一伙人, 他见李某比自己才大两岁,却比自己潇洒得多:李某出手大 方,经常带杜到网吧、游戏室等地方玩,他很羡慕李某,于 是天天跟着李玩,但是出去玩必须要有钱,李某口袋中的钱 很快就用完了,李某就对杜说:“我们现在没钱玩了,要玩 就必须搞钱”,他们一合计杜某决定到一个他认为有钱的同 学家去抢钱,杜某带着李某等三人趁同学的父母上班、同学 一人在家之时闯入同学家实施抢劫,同时还将该同学打成重 伤。公安机关很快就破了案,将李某和杜某等人抓获归案。 到了9月1日,杜某坐在牢房里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 是开学的日子,我多么想背着书包去上学呀,当时我只是想 到好玩,我没想到我的行为是犯法的,我后悔呀。”但是法 律是无情的,谁触犯了它就要受到处罚。
• •
3、网络的不良影响。 网络就象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沟 通和交流,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全面 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中带有色情或宣扬暴力等不健康内容 的影片及文章对青少年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青少年 性犯罪和暴力犯罪加剧的诱因。 • 如朱某某(16岁)、范某某(17岁)、汤某某(16岁) 和刘某某(15岁)四人,因没钱上网,于是商量如何才能弄 到钱,后来他们想到了网上看到的抢钱来钱比较快,于是就 决定一起去抢钱。去年3月12日晚19时左右,他们四人来到 本市红梅公园门口等待机会,这时正好一个叫陆某某的15岁 小男孩骑车经过,他们四人就把陆某某拦下,采用语言威胁、 暴力殴打、强行搜身及持刀威胁等手段,抢走被害人黄某某 的现金人民币五元、捷安特自行车一辆后逃离现场。后该四 名犯罪嫌疑人携赃车销赃途中被接到报警的民警当场抓获。 现该四人已被法院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