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建设中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
广场文化,是指在城市广场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
广场文化中体现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
所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是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直接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感染力。
政府、社会和部门要积极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把握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正确引导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示范活动。
如:利用节假日、休闲人群流量扩大,举办各类专场广场文艺晚会、书画、舞蹈、器乐表演等,抓住“寓教于乐”的主题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浓厚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城市和谐建设的作用意义。
一、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能够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带动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建设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迫切,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特点日益明显。
广场文化作为公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文艺演出、文艺晚会、文艺赛事、健身健美、展览、美术、书法、摄影展等,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广场文化活动在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持续时间长、演出场次多、受益范围广,在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满足了不同层面的文化需求。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能提高一个城市的人居生活质量,为此,要保证广场文化、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把开展大型活动与推行日常文体活动相结合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应考率文化广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注重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更适合高品位的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在新的时代发展中,城市建设中的广场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让现代生活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魅力。
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要抓住与掌控广场文化活动的四个特点与四个功能是关键。
广场文化之所以一直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广场文化具有四特点与四个功能:开放性、公开性、免费性、群众性。
辐射功能、教育功能、窗口功能、引导功能。
四个特点提升了面积的局限性、扩大了参与群众的范畴与不同层次。
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中,作为城市建设窗口文化的体现,我们一定要在内容上要积极健康、围绕政府部门弘扬主旋律,催人奋进,讴歌祖国、体现地域性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取得良好的社会教化作用、与引导功能。
如:利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体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风俗的文化活动,即受到百姓欢迎、又起到了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功能。
利用春夏秋三季季节气候的特点,举办有品位的大中型广场文化活
动,让走出户外的群众感受文化的气息,享受精神的食粮,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即受到群众的欢迎还可以为城市建设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好坏同样也可影响到一个城市建设的进步的软环境好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当前社区建设是国家、社会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过程,社区党政组织作为其中的主导力量,应当努力培养社区文化发展的专业人才,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中发挥骨干作用。
目前还是有很多群众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够去高档的营业文化娱乐场剧院等处消费,如果没有优秀的爱好,其他的不良文化就会乘虚而入,而发展、提升社区、广场文化活动的水平与范畴内容的丰富性于无形中就激发广大市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创文明生活的良好氛围。
社区文化包括有组织的文化活动与自发性、没有约束的集体参与性特点。
主要有健身广场舞蹈、交谊舞、秧歌舞、太极拳、太极剑、等形式。
这些活动综合地反映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内涵并发挥着它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综合缩影,因而成为社会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载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眼界的开阔,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也相应得到提升,这些提升促进了社会得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总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展先进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
那么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办好组织好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紧跟时代主旋律,使之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与时俱进的导向作用,让广场文化活、社区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