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教案
编写:江苏江都市嘶马中学奚平洋
审定:江都市教委教研室梅冬贵
教学目标:
1、识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两点论、重点论的含义。
2、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结合实例分析其相
互转化的道理。
3、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
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4、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
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学重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教学难点:
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
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主要矛盾之间的区别
教学方法:
1、事例说理法,自学讨论法引出概念
2、问题教学法,讲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列表法,区别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学工具:投影仪、胶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
引言: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复习提问:什么是矛盾?矛盾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
总结,导入新课: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它要求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就是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胶片打出教学目标)见附一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辅助文(1、2自然段),用矛盾的观点从分析核能的利弊中得到什么哲学启示?
同学们讨论(略)
核能具有巨大优越性,从弊来看,人们可以防患于未然,矛盾双方,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板书)
(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板书)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
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分析概念,指出与主次矛盾的区别,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投影仪打出)见附二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8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胶片打出)见附三同学们相互讨论,回答(略),归纳总结:
(2)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板书)
A.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因为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次要方面,地位上支配矛盾的次要方面,起主导作用。
用“主要地”是说对事物性质起作用的除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外,矛盾的次要方面也不是完全不起作用,它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单一矛盾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的经济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B.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从静态看相互依存,从不断变化的过程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转化就是矛盾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运动的结果,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列举赵某事例说明事物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相互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看问题有什么指导意义呢?
2、学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板
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12自然段,分析第一个方法论意义。
(1)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板书)
归纳为三点:一是讲为什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是由于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要正确认识,就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二是分清主流和支流的意义:在于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能辨方向、识大局;三是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正确认识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义。
运用所学观点,就你所熟悉的某一领域(如学校、班级、工厂、农村等)的形势发表自己的见解。
总结分析(略)
怎样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概括起来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不能求全责备,肯定主要方面,不能夸大次要方面。
请同学们阅读13~14自然段,讨论第二个方法论意义
讨论(略),教师总结:
(2)决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板书)
因为:第一,矛盾双方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自流,不加控制,就有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请同学们阅读“想一想”。
教师归纳:前者是指转化后,使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要促进转化加速事物的发展,后者转化后会使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要防止这种转化,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事物的发展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学习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对于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有什么指导意义呢,阅读第15自然段。
设问:1. 什么是两点论、重点论?
2.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如何?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板书)
A、什么是两点论?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B、什么是重点论?
重点论是指在矛盾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应如何看待这种不平衡性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C、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相联的
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决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决不是一点论。
离开两点谈重点是一点论,离开重点谈两点是均衡论,这都是错误的,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总结全课内容:(用胶片打出)见附四
附:板书设计
矛盾主要方面:居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含义
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含义矛盾次要方面: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
及相互关系(世界观)相互排斥,相互依赖
看问题要分清关系事物性质的规定
主流和支流(对立统一)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学习的指导意义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
(方法论)要重视非本质和支流含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关系: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课堂练习:(用投影仪打出)见附五
课堂作业:P111“阅读与思考”的内容
附一
(略,见前教学目标)
附二
附三
1、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是什么?
2、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什么规定的?为什么?
3、为什么要用“主要地”这个词,不用“主要地”行不行?
4、现阶段,我国存在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有没有改变我国的经济性质?
5、矛盾的主次方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事物有何影响?
6、农民赵某,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事,下雨
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事例说明什么?
附四
附五
课堂检测:
1、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这主
要是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A.始终引起主要领导人的关注
B.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C.在发展的速度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
D.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和速度
2、《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中美之间的共同点大于分歧点,只要
双方采取积极态度,扩大共同点,缩小分歧点,就能为发展中美关系
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段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
A.事物的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C.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D.矛盾双方地位互移是不可避免的
3.(播放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录像)党中央指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