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绀PPT课件
红蛋白能够和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
蛋白的地方,凡能阻碍血红蛋白和 空气接触的任何支气管和肺的疾病,
都可使全身动脉血的氧合血红蛋白减 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产生紫绀。
病理生理机制(呼吸系统)
• 这些疾病包括喉部或气管阻塞(如痰液 阻塞、气管异物)、支气管哮喘、重的 慢性支气管炎和重的肺部疾病(如肺结 核、肺炎、尘肺、肺气肿、肺水肿等) 等。空气里氧含量不够,如在高空里, 即使呼吸系统是健康的,也会因为血 红蛋白不能充分氧合而产生紫绀。
• 红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为血红蛋白, 具有运输O2的功能;
正常生理状态
• 化学结合的氧:98.5%,物理溶解的氧: 1.5%
• 氧合血红蛋白:吸收短波光线(蓝光)能力较 强——呈鲜红色
• 去氧血红蛋白:吸收长波光线(红光)能力较 强——呈暗紫色
• 当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达5g/dl(50g/L),皮 肤、粘膜呈暗紫色,称紫绀。是缺氧标志 之一。(例外:红细胞增高症、贫血)
分类
• 真性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加) • 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真性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加
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所致—氧合功能低下、 动脉血氧 饱和度降低,发绀全身分布。
周围性发绀:瘀血或缺血—局部组织耗氧过多或收缩末 梢组织缺氧,发绀肢体末端与下垂部位。
混合性发绀:心力衰竭。
简答题
• 真性发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分几类?
病理生理机制
• 苯胺、硝基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品可 使血红蛋白变为变性血红蛋白,这种 血红蛋白本身就是紫色的。因此,凡 粘膜、指甲和皮肤里的毛细血管和小 动脉里血液的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而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出现变性血红蛋 白的时侯,都会出现紫绀。
病理生理机制(呼吸系统)
• 导致发绀的疾病: • 一、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是使血
病理生理机制(循环系统)
• 二、循环系统疾病:
• (1)紫绀型先天性心脏血管病:有些先天 性心脏病在心脏内或大血管之间有不正常
的通路,使右半边心脏里未经氧合的血, 不经过肺而直接流到左半边心脏和主 动脉里去,因而动脉血里混进了许多还原
血红蛋白,产生紫绀。常见的有先天性紫 绀四联症(Fallot法乐四联症 )、肺动脉高 压性右至左分流综合症和肺动静脉瘘等。
部可出现紫绀,如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血管遇冷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 唇、耳、鼻尖、手指和足趾处可出现 紫绀。阵发性肢端动脉痉挛病时,四 肢肢端血管收缩,可引起手指和足趾 的紫绀。
病 理 生 理 机 制(异常)
• 三、其他:
•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病红细胞数 量显著增多,部分血红蛋白得不到氧合的 机会,还原血红蛋白多,产生紫绀。
概述
• 定义:发绀,也称紫绀,是指血液中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 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常表现于皮肤 较薄、色素较少和毛细血管较丰富的 部分,如口唇、指(趾)、甲床等。
紫绀的另类定义
• 在正常情况下,皮肤是白里透红或 微带棕色透红,面部、手掌和耳壳 等处最为明显;口唇、口腔和睑结 合膜、甲床都呈红色。当这些在正 常时候是红色的地方,转变成紫色 或青紫色,就叫做紫绀。(图像)
紫绀
重点与难点
• 重点:紫绀的病因、特点; • 难点:中心性与周围性紫绀的特点
和常见病因的鉴别。
•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 ?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 七种颜色组成的。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 是不一样的。大气中的尘埃以及其他微粒 散射蓝光的能力大于散射其他波长较长的 光子的能力,因此天空显现出蓝色。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 大气中的极小微粒(分子、原子等)产生 散射,其散射光强度与光波波长的四次方 成反比,已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400nm (蓝紫光)到700nm(红光),红光波长是 蓝紫光波长的1.75倍,因此蓝紫光散射强 度接近红光散射强度的十倍,又因为人眼 对紫光不太敏感,所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 蓝色的。
• 答: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 性发绀。
异常血红蛋白衍生物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化学物质或药物引起 二价铁变三价铁;
先天性血红蛋白血症:排除先天心肺疾病 及引起异常血红蛋白的其他原因;
硫化血红蛋白血症:服用含硫物质。
病理生理机制
• 皮肤和粘膜的颜色随血流的颜色而 变化。血液的红色是由于红细胞内 含有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充分地 和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时, 它的颜色是鲜红的;当它放出了氧, 成为还原血红蛋白时,颜色就变为 暗红。
• (2)苯胺、硝基苯和亚硝酸盐等中毒,产 生变性血红蛋白病,引起紫绀。有些人, 特别是儿童进食大量不新鲜的青菜可引起 亚硝酸盐中毒,出现紫绀,叫做“肠原性 青紫症”。
难点:中心性和周围性紫绀的特点和常 见病因、机制是什么?
• :中心性发绀
•
病因、机制:①肺源性:由于呼吸功能不
全,肺氧合不足所致。常见于各种严重呼吸系
肺循环与体循环
•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静脉 血)——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动 脉血)——左心房。
•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 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 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正常生理状态
• 正常人血量:体重7%-8%;
• 血细胞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其中包括红 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在血液中 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容积。因红 细胞99%,近似红细胞容积;
病理生理机制(循环系统)
• (2)心力衰竭和休克:心脏排出的血液 减少、血液循环缓慢、静脉里血液郁
积,尤其肺里的郁血可以阻碍血红 蛋白的氧合,同时血液经过周围组 织时氧的消耗又增多,所以血里还
原血红蛋白多,产生紫绀。
病理生理机制(循环系统)
• (3)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在局部 停留时间长,氧被多量地消耗,局
病理生理机制
• 动脉和毛细血管里的血,含氧合血红 蛋白多而还原血红蛋白少,因此它的 颜色鲜红,透过薄的粘膜和半透明的 指甲,红色仍明显。皮肤较厚,且含 有色素,因而是白里透红或微棕色透 红。静脉血因含还原血红蛋白多、氧 合血红蛋白少,所以它是暗红色,透 过皮肤,就呈现青紫色。手臂上一条 一条的一般所称的“青筋”就是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