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隋守民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农田水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当今第三
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农业,但是农业仍然是我国重要的一部分。
在对农田进行灌溉的过程当中,节水措施是我们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这将使人类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迈进一大步。
本文主要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措施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概述
人类发展的齿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但是,不管人类社会进展如何发达,
经济速度如何提升,这种变化都是依托着水资源而生的。
水作为我们生存生活乃
至发展中每天依赖的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
无论是工业上还是生活上,对水的
需求量每年翻倍的上涨。
在这种上涨而紧缺的形势之下,水资源和污染和浪费却
呈现出愈演愈烈之态。
尤其是由工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给现有的生态系统带来
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失衡和紧缺之下,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维持生态平衡,对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迫在眉睫。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虽然知道农田灌溉的重要性并受到了国家农业部门的
重视,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上面的问题也导致了节水措施难以进一步的普及与推广。
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监督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很多建成的水利设施都没能够及时
的进行有效的保护,比如说一些修建的水渠常年失修导致损坏严重,而一些灌溉
水井由于没有及时的维修也失去了原有的水利功能,这些行为无疑严重的阻碍了
农业发展而且对水利资源的浪费也很严重。
2.1 在对农田灌溉节水工程进行有关建设的时候,有关企业所使用的设备质
量不一致,而且设备也存在着不配套的情况,这使得设备的标准程度下降。
在现
在的水利灌溉工程中,人们对于灌溉看的很重,但对节水这一方面却不加重视,
这使得有关机械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护和修理,建设的质量也不高。
以上这些方
面都使得节水灌溉的有关设备的使用年限大幅缩短,而且在使用过程当中也容易
出现故障,对于有关技术的不断推进阻碍很大。
2.2 在灌溉的过程当中有关灌溉设施不完备,这其中很多是利用沟渠对水进
行引入。
大多数沟渠都是土质的,在引水的过程中,由于水会逐渐渗透到土层中,这给水的输送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3 现在有许多人对于节水灌溉这一方面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在对农田进
行水利灌溉的时候还是照老方法来进行工作。
此外,很多人还是对节水技术不甚
了解,这令有关设备的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依照现在的农业喷灌技术的使用程度
来看,还不能达到普及,针对的农作物种类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2.4 在资金方面投入的不够,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灌溉工程,在进行维护的
时候,资金投入比较少,导致工程年久失修,灌溉的效益以及灌溉的面积不断的
变差。
进行新的节水灌溉设施建设的时候,资金比较的匮乏,特别是那些配套的
资金很难真正的到位,这导致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规模比较小,提升的速度缓慢。
3 加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节水灌溉系统有效制度
对农田进行不充分灌溉,逐渐成为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主要内容。
传统农田灌溉技术,主要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单产量作为主要目的,相关专家
认为,采用传统灌溉技术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不充分灌溉技术,对传统灌溉技
术进行改进,在具体灌溉过程中,不再以提升单产量为主要目标。
这种情况下,
能够有效节省水资源。
3.2 提高节水意识
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对于粮食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风险。
因此节水灌溉技术
的使用过程中,受到阻碍。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保障节约水
资源的基础上,确保粮食产量。
相关部门多和农民之间进行深入沟通,提升农民
节水意识。
此外,和各方政府机构之间相互联系,通过知识普及的方式,提升农
民节水意识。
通过收取水费的方式,对农民用水量进行制约,从侧面提升农民节
水意识。
3.3 加大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发展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思想认识不足,政策投资
力度不强。
所以应该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加大地方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扩大
节水灌溉技术规模。
首先,国家可以扩展节水灌溉融资渠道,建立专项基金,利
用国家补息等方式放宽银行贷款条件。
其次,政府部门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保
证各项资金均可合理应用到农田水利灌溉中。
再次,落实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
金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资金投资已呈现上升趋势,所以还要加强市场管理,提高资金投入力度,扩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
3.4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我国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避免因盲目推广使用,导致浪费资
金投入和水资源等,并且避免延误农作物浇灌工作的正常进行。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针对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优势,结合农作物的种植需求来合理
选择节水灌溉技术。
(1)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主要包括滴灌以及喷雾灌溉等类型,根据灌溉方式可将微灌技术分
为常压灌溉以及重力灌溉。
微灌系统包括水量控制系统、过滤系统以及输水系统等。
微灌技术的应用流程如下,首先,将微灌系统中的微灌安装在农作物的根部
区域,并与农作物根部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其次,
对农作物每阶段需要的灌溉量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例如,玉米在
生长初期阶要求土壤的含水量在60%~80%左右,在生长中期土壤的含水量在50%~70%左右。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产量为1kg的小麦需要的水量为1.2kg左右,在气候干旱阶段,小麦每天每千克需要的水量应保持在2kg左右。
最后,将数据
传输到微灌系统中去,根据每种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制定相应的灌溉方案。
(2)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以农用机械和电力资源为基础,与灌溉设备相配套的移动
式灌溉技术。
目前,移动式灌溉技术比较受到农民的欢迎,从设备制造成本来看,步行式灌溉技术较为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由于适应性强、移动式灌溉,能够适应
众多地区、各种地形,而且机动性强,能够对急需灌溉的农作物进行灌溉。
但是,相对于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大规模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不能
够进行大规模的整体灌溉。
而且在使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对农作物的类
型也有要求,只适合一些小型农作物,对中高型的农作物在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
的过程中会伤害农作物。
3.5 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
良好的管理对提升灌溉区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同时还要合理分配人员的职责,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员心中。
此外,还可联合应用其他管理模式,进而提高灌溉管理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对农业生产效率、水土资源配置及农村建设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必须要加强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以促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长青.浅析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措施[J].民营科技,2016,(11):164-165.
[2]杨自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05):41-46.
[3]王明强.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