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动器
二、变速器的分类
(1)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 有级式变速器 无级式变速器 综合式变速器 (2)按操纵方式分 手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
§12.1
一、结构: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二、基本原理
1.传动比概念 主动齿轮转速与从动齿轮转速之比值。 2.变速原理 一对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传动时, 若小齿轮为主动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 转速降低;若大齿轮驱动小齿轮时,转 速升高。汽车变速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 利用若干大小不同的齿轮副传动而实现 变速的。
摩擦锥盘 钢球
定位销 结合套
锁销
定位销 摩擦锥环
锁销受力
锁止角
三、变速器操纵机构
功用: 保证驾驶员能准确可靠地使变速器换入某个档位。 要求: 自锁功能:防止自动换档、脱档。 互锁功能:保证变速器不会同时换入两个档位。 倒档锁:防止误换倒档。 分类的构造
n1
i12=n1/n2= z2/z1= M2/M1 z1 ,n1 , M1为主动齿轮的参数。 z2 ,n2 , M2为从动齿轮的参数。
可见传动比既是变速比又是变扭 比。降速则增扭,增速则降扭。
主动齿轮齿数
n2
n1, z1
主动轮
n2, z2 n1*z1=n2*z2
从动轮
传动比 i = n 1/n2 = z 2/z 1 i = n 1/n 2 = M 2/M 1 变矩比
可见传动比既是变速比又是变矩比,降速则 增矩,增速则降矩。
2.换挡原理
当i>1时,为降速增扭传动,其挡位称为降速挡 ; 当i<1时,为增速降扭传动,其挡位称为超速挡; 当i=1时,为等速等扭传动,其挡位称为直接挡。
习惯上把变速器传动比值较小的挡位称为高挡, 传动比值较大的挡位称为低挡;变速器挡位的变换 称为换挡,由低挡向高挡变换称为加挡(或升挡), 反之称为减挡(或降挡)。变速器就是通过挡位变 换来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多级变速的。
同步器
四档齿轮
一、无同步器时变速器的换档过程 1、从低档换入高档 结合齿圈
脱离瞬间: V4=VJ V5>VJ、 V4 保持空档片刻 五档齿轮
V5降低,VJ、 V4变化不大
在VJ与V5相等时挂入五档
花键毂
结合套
中间轴
2、从高档换入低档
脱离瞬间:
V5=VJ
V4<VJ、 V5 抬起离合器踏板,踩一 下油门踏板
§12.4
分动器
功用: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 一、构造:
V4升高,VJ变化不大
在VJ与V4相等时挂入四档
二、同步器
1、功用: 使结合套与待啮合齿圈迅速同步,缩短换 档时间,同时防止啮合时齿间冲击。 2、结构: 同步装置、锁止装置、结合装置 3、分类: 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锁销式惯性同步器
(一)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1、组成:
2、原理
(二)锁销式惯性同步器
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一、组成: 传动机构、操纵机构 二、分类: 三轴式变速器、二轴式变速器 三、功用: 传动机构:改变转速比 操纵机构:实现换档
三轴式五档位变速器
1.三轴式五档位变速器换挡原理
2.二轴式变速器
各挡的动力传递情况
2.防止自动脱档机构
1)切薄齿式
2)斜面齿式
§12.3
第12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
概述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同步器 变速器的变速操纵机构 分动器
一、变速器功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 使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 驶速度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 换档或需要停车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 传递。
3. 变向原理
由齿轮传动原理可知,一对相啮合的外齿轮旋向相反,每经过一传 动副,其轴改变一次转向。 两轴式变速器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加装了一倒挡轴和倒挡齿轮(此为 惰轮); 三轴式变速器则在中间轴与输出轴之间加装了一倒挡轴和倒挡齿轮,就 可使输出轴与输入轴转向相反,从而可使汽车倒向行驶。
§12.2
直接操纵式换挡机构
2、远距离操纵式变速器换挡机构的构造
3、锁止机构
1)自锁装置
2)互锁装置工作原理
空档状态
互锁销
拨叉轴
互锁钢球
3)倒档锁
倒档锁
倒档拨块
驾驶员在换倒档 时要克服倒档锁 弹簧弹力,变大 的换档阻力,可 提醒驾驶员
倒档锁销
倒档锁弹簧
3、变速器操纵装置
各种汽车的挡位图 是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