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生物部分选择题专练带答案一、单选题1.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且没有细胞核B. 卵细胞体积较大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C. 禽流感病毒微小、细胞结构简单,易侵入并破坏其他生物的活细胞D. 神经元的细胞体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2.下列对于下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脂肪的酶B. 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胰岛素 D.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3.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 ②①⑤B. ③①⑤C. ②①④D. ③①④4.某校兴趣小组人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放大倍数模糊不清.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镜头组合分别是()A. 甲和丙B. 乙和丁 C. 乙和丙 D. 甲和丁5.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下关于桃树的说法正确的是()A. 桃树体内水分输送的方向:叶→ 茎→ 根B. 桃子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C. 桃树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 桃子甜美的汁液来自细胞质6.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错误的一组是()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B. 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C. 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D. 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7.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需要用到的放大仪器。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参照下图快速判断“污物”的位置,图中①②③分别是装片、目镜和物镜B. 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应立即转动物镜转换器,并微调甲图中②C.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时,为使观察效果更好,都需要进行染色步骤D. 若在视野中看到草履虫逆时针游动,则玻片上草履虫实际游动方向为顺时针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
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的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各种细胞,这主要体现干细胞具有()A. 生长能力B. 分化能力 C. 分裂能力 D. 免疫能力9.如图为某些科学概念间的关系,下表中符合该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10.德清“莫干黄芽”为浙江名茶,闻名全国。
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则关于咖啡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B. 茶叶树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C. 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D. 咖啡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归纳法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通过对生物体结构的了解,你会发现,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以下陈述你不认同的是( )A. 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是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的B. 小肠内有大量的肠腺是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C.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是与呼吸功能相适应的D. 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与制造有机物的功能相适应的12.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
例如:用台盼蓝(一种细胞活性染料)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
该实验利用了活细胞中的哪种结构的特性或功能?()A. 细胞核B. 液泡 C. 细胞质 D. 细胞膜13.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肝细胞产生的一个尿素分子,会随尿液排出体外。
在此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A. 此尿素分子随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一定会经过肾静脉B. 带有此尿素分子的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 此尿素分子随血液到达肾脏,必须经过心脏两次D. 此尿素分子随血液流经肾小管时,被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14.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以下叙述能用这一观点解释的是()A. 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处,有利于对刺激作出反应B. 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对血液的滤过作用C. 仙人掌具有肉质茎、刺状叶,有利于在沙漠地区吸收更多的水分D. 沙漠中的蝎子白天常藏在数厘米深的沙中,有利于躲避地表的高温15.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秸秆→糖液→酒精,从糖液到酒精要利酵母菌进行发酵,酵母菌具有的特征有(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有真正的细胞核③没有细胞壁④能通过出芽生殖繁殖后代⑤单细胞结构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①④⑤D. ②④⑤16.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碘液后变成蓝色的物质及结构是( )①淀粉②蛋白质③脂肪④子叶⑤胚乳⑥胚芽A. ③④B. ①⑤C. ②⑤D. ②⑥17.下图为人体内流经某器官或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
H代表某种器官或结构,M、N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H为心脏,则M中流静脉血,N中流动脉血B. 若H为肺泡,则N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 若H为肾小球,则M、N均为动脉D. 若H为甲状腺,则N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下降18.某校科学小组研究了“激素甲和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的浓度B. 该实验证明激素乙对柳树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C. 该实验证明激素甲对柳树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D. 若探究激素甲、乙对柳树插条生根的共同影响,应设计2组实验进行对照19.成语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包含了许多的科学道理。
下列关于成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叙述错误的是()A. “釜底抽薪”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 “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会有力的作用C. “画饼充饥”体现了人的大脑皮层参与下发生了非条件反射D. “冰山一角”说明了冰漂浮在水面上时只露出很少的一部分20.瑞安市开展“创文明城市”活动,市民们积极参与,共建文明、和谐城市环境。
在十字路口处,交警和志愿者严查交通违规行为,发现仍有人存在侥幸心理酒后驾车,这样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酒驾时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是因为酒精影响了大脑、小脑的功能B. 某事故中有人伤到了脊髓,脊髓既有反射功能,又有传导功能C. 红灯光线进入眼球后,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D. 完成“红灯停车”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21.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
下列有关小麦结构与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麦根尖的根毛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B. 小麦茎内的导管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用以运输水和无机盐C. 小麦叶片的上、下表皮都分布有气孔,且上表皮气孔较多,有利于增强蒸腾作用D. 小麦的花没有艳丽的色彩,花粉多而轻盈,柱头有分叉和黏液,易接受风力带来的花粉22.下列对绿色植物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B. 水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23.图中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人体身上的两个器官,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A是小肠,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营养物质较丰富。
B. 若A是肾脏,则血管②中的血液与血管①中相比不存在无机盐。
C. 器官B是肺,血管③中流静脉血,血管④中流动脉血。
D. 器官B是肺,血管③将动脉血送回右心房,血管④将静脉血从左心室送往肺。
24.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A.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尿液B.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叶片→叶柄中的筛管→木质部中的筛管→根中的筛管C. 植物开花结果的路线:开花→传粉→受精→发育→结果D. 反射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5.某小组探究了花生仁和牛肉干哪个含的能量多.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下列对表中实验数据的描述一定不正确的是()A. a1等于a2B. c1大于c2 C. b1等于b2 D. q1小于q2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宣称,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个技术在中国科学界和互联网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质疑。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这对双胞胎姐妹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相同B. 编辑和改变基因,可以改变生物的性状C. 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造人类”是合法的D.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27.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
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 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C. 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D. 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8.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自救方法能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溺水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手脚乱蹬,应屏住呼吸,尽量让口鼻浮出水面②当地震发生时,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③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跑④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⑤高楼着火不可使用电梯,应用湿布捂住口鼻,弯腰沿逃生路线跑⑥发生触电时不能直接用手拉人,应快速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并迅速切断电源A. ①②⑤⑥B. ①③⑤⑥C. ①⑤⑥D. ①④⑤⑥29.了解医学常识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感冒时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出现抗药性变异B. 危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应先做胸外心脏按压C. 杭州最严养狗令有一条:遛狗必须牵狗绳,从防治传染病角度看这一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 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措施,移植的骨髓对受体来说相当于抗体30.羊肚菌是生长在我国西北方地区的一种优良食用菌。
含有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 羊肚菌的营养方式是自养,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 多食用羊肚菌,对肿瘤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D. 我们主要通过种子来繁殖羊肚菌31.某人对花粉过敏,因此他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经常会出现过敏现象,其原因是( )A. 花粉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 B. 花粉进入人体,会产生有毒的物质C. 花粉为抗原物质,体内会产生对应的抗体D. 大量花粉进入人体,吞噬细胞会争先吞食32.以下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A. I血液 II血浆 III红细胞 IV血小板 B. I染色体 II蛋白质 IIIDNA IV 基因C. I植物 II苔藓植物 III藻类植物 IV满江红D. I脊椎动物II哺乳动物 III爬行动物 IV螃蟹33.二十世纪初,魏格纳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吻合现象,大胆的提出假说——“大陆漂移说”,下列各项不能作为支持他假说的证据是()A. 在各大洲都有黑人B. 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C.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D. 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34.下列现象可以作为对应假说(或学说)的证据的是()①我国的中华龙鸟化石:自然选择学说②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分子间存在间隙③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④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A. ②④B. ①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35.下列是小明根据所学知识构建的概念图,其中合理的是()A. B.C. D.36.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温州市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鸟类-黄腹角雉,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8种;另外保护区内的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莼菜等4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