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沟通与激励

沟通与激励

理之道借力也”,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没有必要所有的事情都亲力 亲为。作为管理者,应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借助下属、上司的力量来实 现管理目标。
1.管理之道
2.管理技能
沟通技能。作为管理者,当 你有了好的想法的时候,就需 要同上级或者下属进行沟通。 让上级了解你的思路和想法, 支持你;使下属理解你的想法, 进而转化为行动去实现它。否 则,即使你有好的想法,也不 能够得到足够的资源去付诸实 施。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管 理者因为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 使得自己处于“孤岛”之中, 得不到来自于组织的支持。所 以说,从管理的角度而言,沟 通是管理者应具备的重要技能。
① 作为下属,要学会升位思考,能够站在上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② 对于上司,应当能够降位思考,站在下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这样才能明白下属的想法和自己的决策为什么不能够顺畅执行,从 而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③ 沟通的双方要做到换位思考,一般情况下这种思考方式包含了 升位思考和降位思考,在与同僚和平行级别的同事沟通过程中,更 多的会用到这种思考方式
2.沟通信息不对称
沟通信息不对称是另一个影响沟通的因素。沟通信息的不对称将会 导致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不及时,这样就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就会 出现信息传递量过大或过小。有效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双向行为,而 双向的沟通应得到充分的反馈,只有沟通的主体、客体双方都充分 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才具备有效沟通的意义
表现者,这种人同控制型很接近,都比较外向,自我中心意识很强,通过目 标实现来达到自我心理满足。这种人一生都为掌声而活,非常希望别人给他掌声。 而且这种人一般也很聪明,懂得如何让自己出彩,也懂得自我激励,通过不断努 力去赢得持久的掌声。同控制型的人一样,表现型的人亲近能力比较弱。 爱心者,这种人在单位中更注重关系的和谐,是和事老型的人物。 规则者,这种人的思维方式比较具体化,行为方式和沟通风格都比较被动, 在单位里做事踏踏实实,会按照步骤将工作做的很漂亮,但是不适合作那种有创 意性的工作。 在公司里面,管理者应当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分配工作,例如,规则者就比 较适合做那些内部管理类的工作。
五、上下左右前后沟通
上下左右前后的沟通是一个全方位的沟通体系。所谓上下是指 上级和下属间的沟通,左右是指与相关部门或者相关岗位的沟 通,前后指的是前道工序或者前面的岗位和后面的流程岗位。 例如,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里面,如果你是一位培训主管,你 的上级就是人力资源部经理,你的下属就是部门员工,左右岗 位可能就包括招聘主管、绩效主管,前后指的是招聘主管的工 作会影响到你的培训方案,而你的培训水平也会影响到绩效考 核主管。其实,企业里的大部分员工都会有自己对应的上下前 后左右的岗位。那么,管理者如何做到更好的有效沟通和管理 呢?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上行沟通 上行沟通主要讲述的是如何与领导沟通。在中国,上 行沟通不能按照国外的操作流程进行,因为在中国的社会 环境下,与领导沟通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对信息的思考环节, 这个环节更强调对上司的了解,要针对上司的思维方式和 沟通风格进行沟通,而不是国外的那种规范的操作模式。 应当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了解上司意图。应当了解领导对企业的发展意图和 对管理者所在部门的战略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沟通的 时候和领导达成最广泛的一致。 能够承担你的职责。在管理实践中,很多管理者执 行力不到位,不能够将领导的决策执行到位,根源就在于 管理者缺乏责任心,责任不到位。 寻求领导反馈。作为中层管理者,一个重要的责任 就是将下面的实际情况反馈给领导,支持领导的决策,同 时将领导的决策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要能够流程化、 可操作化。 同领导风格相匹配。其实管理者很多的失败,都是 由于跟领导的风格不匹配导致的。
3.沟通技能缺乏
要想沟通中取得较好效果,管理者还需 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技能的缺乏也 会成为沟通的障碍。
【案例】
下属常常会听到上司对自己的指责。例如,上司会挑剔你的工作态度, 但是作为管理者其实并不真正清楚下属的情况,犯了如下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就是在批评下属的时候轻易下结论; 第二个错误是在教育和批评下属时,应当是针对事情,而不是针对人。 其实管理者在犯这些错误的时候,大多数也是不自觉地,根源还是在 于沟通技能的缺乏。 沟通技能的缺乏会导致不好的沟通效果,没有良好的沟通效果就没有 良好的人际关系。
决策过程:决定 做什么,明确目标 实现过程:如何 去做,建立团队,通过 借力达成目标。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第二讲 影响高效沟通的因素
一、沟通品质决定生命品质 二、为什么不能有效沟通
一、沟通品质决定生命品质
好的沟通技巧及说服力,可让你左右逢源,别人做不到的事,你也可以 做到。因为沟通及说服能力,可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你获得更多 的机会与资源,减少你犯错的机率和摸索的时间,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协助 与认可,增强你的影响力,自然你的成功时间也会大大地缩短。因此我们 可以说:管理者生命的品质,取决于其沟通的品质。 要达到较高的生命品质,就需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否则, 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一个孤岛,既得不到上级的资源、下属的支持,也没有 办法得到相关部门同事的支持,这样,管理者的工作就很难实现。如果没 有好的沟通能力,在生活中就不会扮演好丈夫、儿子、父亲和朋友等等多 重角色,这样的生命品质自然会大打折扣。
1 沟通与激励的管理意义
2 影响高效沟通的因素 3 如何有效沟通
4 管理激励概述 4
第一讲 沟通与激励的管理意义

对于管理者而言,在从事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管理技能和领 导能力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从管理的本质去考虑管理的实
际工作。在这里,管理的本质指的是管理的规律,一言蔽之就是“管
第四讲
激励概述
激励能力。一个好的思路和想法是否能够实现,能否充分借力, 除了沟通外,还要通过你的激励艺术来促进。应当注意的是,采取 激励措施应当是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激励的概 念就是指在你完成本职工作之上,能够更好地发挥你的能力。所以, 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时候应当区分两种情况
四、因人而异进行沟通

1.因人而异沟通图
由于在沟通过程中,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不一样,所以管理者一定要做到因人 而异进行沟通,这是很关键的。对于不同类型的人应当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2.沟通者的四种类型
在上图中,根据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沟通风格,可以把人划分为四种类型: 控制者,这种沟通者在工作中非常强调目标的实现,工作上积极进取,自我中 心意识强,思维方式也比较具体。
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如果管理者使下属一直处于 高压的情况下,那么,你和你的下属工作就特别 累。但是也不能只是鼓励,如果下属很容易就得 到你的鼓励,天长日久,他也就不当回事了,在 下属面前你也最多是一位老好人,也就是下属可 能都很尊敬你,但是并不太尊重你。所以作为管 理者,应当善于将沟通的两种模式综合运用,鼓 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日常 沟通和管理工作。
二、为什么不能有效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管理者不能很好地解决沟通问题,主要 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沟通理念模糊
2
沟通信息不对称
3
沟通技能缺乏
1.沟通理念模糊
沟通理念模糊是思想上的问题。在沟通过程中,管理者都有自己的 思想模式,并且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路去代替别人的思路,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客观分析问题,此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沟 通的问题。
【案例】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选了一对两岁大的孪生兄弟进行半年教育 模式的试验。在试验中,对一个小孩主要以鼓励为主,只要作对 任何事或者干了任何能力范围内的事都进行表扬,即使做了错事, 也是以委婉的批评方式来鼓励他;对另一个小孩,以批评为主, 很少鼓励,只是批评的内容绝对是对的。虽然两岁的小孩不太懂 这些道理,但是,他多少能体会到大人的情绪。半年的试验下来, 这位心理学家发现,两个小孩在人面前的表现方式大不一样,那 个以鼓励为主,以批评为辅的小孩明显有信心;而另一个小孩, 见了人都耷拉下脑袋,一点信心都没有。可见,虽然批评和鼓励 从内容上都是对的,但是如果采用不同的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 效果。
2.下行沟通 在下行沟通的过程中,管理者应当 注意以下六大纲领: 先听为主,不急表态; 多说小话,少说大话; 不说长短,免伤士气; 部属有错,私下劝导; 态度和蔼,语气亲切; 若有过火,事后灭火。
3.平行沟通 在平行沟通中,管理者应当遵循七大要诀: 彼此尊重,从己做起; 易地而处,换位思考; 平等互惠,礼让对方; 知己知彼,塑好形象; 把握时机,调适方式; 体现圆通,不要圆滑; 部门沟通,层级递进。 在平行沟通中,管理者应当特别注意彼此尊重,经常做换位思考,要 做到平等互利、礼让对方,同时,还要能知己知彼,多了解对方正确的 意见。在沟通过程中把握好时机,相互协作,这样处在一条命令链的同 级和相关部门才能做到同步和高效地完成工作
第三讲
如何有效沟通
一、正确理解沟通内涵 二、培养有效倾听技能 三、双向互应交流沟通 四、因人而异进行沟通 五、上下左右前后沟通
一.正确理解沟通内涵
达成一致的思考方式 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所处的层级不同, 。 因此获取信息的量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考虑问题的层次也会不 一样,因此管理者在沟通过程中应当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
11
【案例】
一天,一家三口中,爸爸正忙着赶一个方案,此时四岁的小 儿子手中拿个风筝赶过来说到:“爸爸,风筝坏了,帮我修 一下吧!”爸爸就头也不抬地说道:“去,找你妈妈,我正 忙呢。”在这位爸爸的观念里,修风筝只是一件再小不过的 事情,不能因为这件事耽误了写方案这样重要的事情。如果 这样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以后,可想而知,这对父子的亲情 就会越来越淡。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把那个风筝修好在那 天可能就是他最重要的事情,却被爸爸粗暴地拒绝了。这样 的事情连续发生几次后,对儿子幼小的心灵就会造成伤害, 以后再有什么事情他就不会去找爸爸解决了,有什么想法也 不会去找爸爸沟通了,父子关系也就慢慢疏远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