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足球大事记

中国足球大事记

中国足球大事记(一)(1949-196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10月3-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队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国际邀请赛,这是新中国球队首次出访。

其中,八一队和保加利亚人民军队之间的比赛是新中国球队参加的首场国际足球比赛(八一队1:9负)。

1951年12月1—9日在天津举行了有8支队(六大行政区队及解放军队、铁路队)参赛的第一届全国足球比赛大会,东北队以不败战绩获冠军。

这是建国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足球比赛。

赛后选拔了1951年度全国足球选手(29人)。

1952年6月14日国际足联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继承1931年加入国际足联的原中华体育协进会为会员。

1952年7月29日-8月7日中国足球队赴芬兰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足球赛,因迟到而被迫弃权。

仅同当地球队进行了两场友谊赛,其中,8月4日中国队与芬兰队的比赛是新中国国家队首次与外国国家队进行的国际A级比赛(中国队0:4负)。

1953年11月14-15日全国体总代表团首次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足联临时代表大会。

1954年4月我国选派25名青年足球运动员赴匈牙利留学,同年10月,又增派10人。

1954年6月21-22日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国际足联代表大会不顾我国代表的坚决反对,接纳台湾为会员。

1954年10月19-26日首次举办了有10队参加的全国足球联赛。

1955年1月3日中国足球协会在北京成立,黄中任首届主席。

1955年10月我国选派赴匈牙利学习的球员回国。

同时,我国家队聘请的首位外籍教练、匈牙利人阿姆别尔·约瑟夫也来华赴任。

1956年4月1-15日首届分级进行的全国足球甲、乙级联赛分别在西安和沈阳举行。

甲级10队,乙级12队参赛,均采用小组预赛和复、决赛的方式进行。

以北京队名义参赛的北京青年二队获甲级联赛冠军;中南白队获乙级联赛冠军。

1956年4月28日国家体委公布包括足球项目在内的运动员国家等级标准。

1956年5月25日-6月25日中国足球队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参加第16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由于对手菲律宾队弃权,中国队不战而胜获得出线权。

随后中国队访问了印度、缅甸。

1956年6月9-10日中国足协副主席张联华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国际足联第30届代表大会上,要求国际足联必须取消台湾会籍和确认我国参加第六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资格等问题。

在遭到大会拒绝后,我国代表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1956年8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向国际足联推荐李凤楼、方荣富、胡汉文、王南珍和王维屏等5人为1956-1957年度国际级裁判员,后获国际足联批准。

这是新中国首批获国际级称号的裁判员。

1956年10月4—10日首届中、朝、越三国对抗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举办多国足球比赛(中国队一胜一负获亚军)。

1957年3月1日-12月30日改制后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举行,共12队以双循环赛方式决出名次。

北京队获冠军。

1957年5月12日—6月23日在国际足联通报我国,台湾已退出第六届世界杯赛的情况下,我国家队参加了该届杯赛亚非区第一小组预赛(因进球数少于印度尼西亚队被淘汰)。

1958年初《北京日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评选“您喜爱的十名足球运动员”活动,获选队员是:张宏根、年维泗、陈复赉、史万春、张俊秀、高筠时、孙福成、方纫秋、姜杰祥、张京天。

1958年6月5—7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31届国际足联代表大会上,中国代表再次强烈要求取消台湾的会籍,被国际足联拒绝,中国代表退出会场以示抗议。

7日,我国代表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国际足联。

1959年9月13日-10月3日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解放军队夺得足球比赛的冠军。

1959年10月3-8日为庆祝国庆十周年,在北京举行了中、苏、匈(二队)三国足球对抗赛,中国队一胜一负获亚军。

1962年10月17日《体育报》举办评选出的22名优秀足球运动员揭晓。

他们是:守门员:黄肇文、张业福;后卫:李桂福、孙玉明、孙宝荣、费幼华、盛金荣、高筠时;前卫:张京天、黄福孝、冼迪雄、高建云;前锋:陈家亮、邢桂福、孙云山、陈志华、张宏根、张正友、盖增盛、陈山虎、张均浪、张坤岳。

《北京晚报》举办的足球优秀射手评选同时揭晓。

10名优秀射手是:赵光华、张均浪、陈山虎、陈家亮、池云峰、盖增盛、张正友、孙云山、李松风、胡凤山。

1963年11月中国队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结果在复赛中0:2输给乌拉圭(大学生)队未能进入前四名。

回国后,中国足协就中国队的失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学习整风运动。

1964年2月27日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全国足球训练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大力开展足球运动,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决定》,提出了“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即”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

1964年5月第一支来自足球王国的职业俱乐部队——巴西马杜雷拉足球队访华。

中国足协组织全国甲乙级队进行了观摩和学习。

1964年6月1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开展足球运动、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的决定;同时确定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旅大、沈阳、南京、延边、梅县为全国发展足球运动的十个重点地区;并发出《关于在男少年中开展小足球活动的联合通知》,号召全国中小学广泛开展小足球运动,以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1965年前一年以乙级联赛亚军升上甲级的吉林队夺得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创造了中国足球史上的神话。

在当年9月11-28日于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运会足球比赛中,河北队荣获冠军。

1966年11-12月中国足球队参加了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足球比赛,最后,负于朝鲜队获得亚军。

这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在洲际比赛中获得好名次。

1967年-1969年由于“文革”,我国足球运动陷于停顿。

中国足球大事记(二)(1970-1984)1970年-1971年因“文革”停顿的我国足球运动开始复苏。

部分地方队组织了集训队的训练,国家队也由于外事活动的需要,逐步恢复集训并参加了数场友谊比赛。

1972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湖北队夺得了足球比赛冠军,标志着因“文革”中断的中国足球竞赛活动开始恢复。

1973年恢复举行中断7年的全国足球联赛,北京队获得冠军。

1974年9月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了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足球比赛,结果在小组预赛中被淘汰。

1974年9月14日在德黑兰举行的第六届亚足联代表大会,重新接纳我国为亚足联会员,取消了台湾的会籍。

1975年5月4日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访问我国,与中国足协主席李凤楼就恢复中国在国际足联的合法席位及处理台湾会籍问题交换了意见。

1975年9月12-28日第三届全运会足球比赛决赛阶段在北京举行,在决赛中,广东队和辽宁队战成1:1,按当时的规定,两队并列冠军。

这是我国足球运动史上唯一的并列冠军。

1977年8月17-30日“文革”后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足球比赛——1977年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在北京和上海(仅进行3场比赛)举行,共12队(外队9支)参加。

中国青年队夺得冠军,中国一队和二队分列4、8名。

1977年9月由世界足球超级巨星贝利、贝肯鲍尔领衔的美国宇宙足球队来华访问,在北京和上海先平后负于中国队。

同年10月,中国足球队首次出访美国。

1978年国际足联第40届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确认我足协最有资格代表中国,并授权执委会贯彻执行这一决议。

1979年为改变我国足球运动的落后状况,国家体委向国务院作了《关于提高中国足球技术水平若干措施》的请示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实施。

这一年,还确定了开展足球活动的16个重点城市,它们是: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广州、沈阳、长春、重庆、青岛、南京、武汉、西安、昆明、石家庄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梅县地区。

1979年7月我国大陆第一支女子足球队——陕西省西安市东方机械厂子弟学校队诞生。

随后,西安市和陕西省先后成立了市女足和省女足,推动了中国女子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1979年9月15-30日第四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山东队荣获足球比赛冠军。

1979年10月13日国际足联执委会通过决议,重新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协会为会员,要求台湾的足球组织改名为“中国台北足球协会”,并不得使用“中华民国”的任何标志。

1979年-1980年初在《体育报》等四家新闻单位举办的“1979年全国最佳运动员”评选活动中,足球运动员容志行被评为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

1980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委发出《关于在全国中小学积极开展足球活动的联合通知》。

同年,首次举办了16个重点地区小学生“萌芽杯”和中学生“希望杯”足球比赛。

1980年2月中国足球队在新加坡参加第22届奥运会亚洲区第三小组预选赛,负于新加坡队而未能出线。

1980年7月7日国际足联第42届代表大会批准了国际足联执委会作出的关于恢复中国足球协会在国际足联中合法权利的决定,从此,中国回到了国际足球大家庭。

1980年12月21日-1981年1月4日中国队参加第12届世界杯亚大区第四组预赛,经加时赛力克朝鲜队获得亚大区决赛资格,使更多的国人开始关注中国队的世界杯之旅。

1981年初在《人民日报》等十家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1980年全国最佳运动员”评选活动中,足球运动员容志行再次被评为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

同时,中国足球协会评选出了1980年11名最佳运动员,他们是:李富胜、林乐丰、迟尚斌、蔡锦标、刘志才、左树声、黄向东、容志行、沈祥福、徐永来、古广明。

1981年9月24日—1982年1月10日中国队参加第12届世界杯亚大区决赛,最终在吉隆坡进行的附加赛中不敌新西兰队而饮恨。

1982年8月4-14日在北京举行了有10支省市队参加的首届女足邀请赛,陕西队荣获冠军。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全国性女子足球比赛。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足球比赛中,上海队夺得冠军。

1983年11月18-27日受国际足联和亚足联委托,在广州举办了首次国际女子足球邀请赛,中国辽宁队、广东队和日本队分获前三名。

1984年10月在武汉举行了首届中国足协杯赛,辽宁队夺得冠军。

获此次比赛前12名的队被划为下年度的甲级队。

1984年12月中国队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八届亚洲足球锦标赛上获得亚军。

这是中国队在国际A级比赛中取得的第一个好成绩。

中国足球大事记(三)(1985-1994)1985年2月X日在昆明某体育场举行的云南队和匈牙利维多顿队的比赛后,因天气下雨及体育场设计和管理上的欠缺,观众退场时发生了严重的挤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这是我国发生的最严重的球场惨案。

1985年2-5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3届世界杯亚洲东区第二大组第一小组预赛,结果在北京主场负于香港队,仅列小组第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