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格的决定
这里所讨论的要素供给仅局限于要素所有者为消 费者(因为中间要素的供给与一般产品的供给无 异),其特点是:消费者在某一时期拥有的要素 数量是固定的,故消费者只能将其中的一部分作 为要素提供给市场,剩余的作为“保留自用”。 他将在既定要素价格下对这两种用途进行分配, 以获得效用最大化。
(一)要素供给原则——基数效用分析法
VWP1
W1
B
•
•
O
L0 L1 L2
假定初始要素价格为W0、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 VMP0,要素需求量为L0(A点)。若不考虑其 他厂商的调整,m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VMP曲 线。若考虑其他厂商同时调整,当W降到W1时, VMP向左下方移到VMP1,需求量为L1(B点)。 连结诸如A、B这些点,便得到m的要素需求曲
W
W0
O
L
因而,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
VMP W•或•MP P W
(二)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函数: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 与要素价格W之间的关系。推导如下: 根据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有:
P MP(L) W•
由于P固定,故该式确定了从W到L的一个函数 关系,即要素的需求函数。
|产出效应|>替代效应
W
W0 W1
O
•A
•B d
VWP0 VWP1
L0
L1
L
|产出效应|<替代效应
W
W0 W1
O
•A
•B d
VWP2 VWP0
L0
L2
L
价格下降时的要素需求曲线
3.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考虑使用一种要素L的多个厂商同时调整的情形, 研究某一厂商m对L的需求曲线。
W 要素的边际收益——VMP
厂商使用某种要素(如L)的收益复合函数为:
R(L) Q(L) P
其一阶导数为:
dR(L) dQ(L) P MP P dL dL
边际产品价值: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即: VMP(L) MP(L) P
注意:VMP与MP以及MR之间的区别。
消费者是要素市场上的完全竞争者,故dY/dL=W。 于是,上式变为:
dU W dU
dL
dY
②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假定自用资源的效用都 是直接的(即直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此时,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dU/dl,表示增加一单位自用 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2.要素供给的原则。是使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与 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即
1.效用最大化条件: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与保留 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
①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的效用为
“间接效用”:要素供给通过收入而与效用相
联系U。 U Y 或 dU dU dY
L Y L
dL dY dL
dU/dL即是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它等于要素供给
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由于单个
由于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的作用,VMP和MP曲线 都向右下方倾斜。并且,VMP的位置取决于MP(L) 和P两个因素;VMP和MP的相对位置还取决于P的大 小。
MP,VMP
VMP(P>1)
MP
O
L
2.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厂商使用要素的成本为:C=W·L
由于要素价格是一常数,故边际成本可表示 为:dC/dL=W。相应地,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 是一条水平线。
对投入要素的需求 对布的需求 派生需求
对服装的需求 最终需求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使用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要素的边际收益(MRF) 等于边际成本(MCF)。 其中:
TR TR TP
MRF
F
TP
F
MRP MPF
TP MCF F
MRF=MRP×MPF被称为要素的边际产品收益。 MRP:产品的边际收益,MPF:要素的边际产品。
但上述假定在存在多个要素或多个厂商的生产行 为时不成立。
2.存在多要素投入时要素的需求曲线。
假设厂商使用两种要素K和L,且两者可相互替代。 设L的价格下降,则产生两种效应:①产出效应 (购买L的支出减少→既定支出购买的L和K增加 →MPL增加→对L的需求增加)使厂商增加对劳动 的需求)。②替代效应(L替代K→MPL递减→对 L的需求减少)使厂商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因此, 对劳动需求量增加多少取决于两种效应绝对值的 大小。
第八章
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 格决定
本章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与使用量的 决定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劳动市场与工资的决定 土地的供给曲线与地租的决定 资本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欧拉(Euler’s Theorem)定理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前面几章讨论的范围局限于产品市场本身,对 价格决定的论述并不完全。第一,在推导产品需 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既定,但没说明它 是如何决定的;第二,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 假定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 何决定的。
线dm。表示经多个厂商同时调整(行业调整)
后得到的第m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而市场 的要素需求曲线可看成所有这些厂商要素需求 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
若n个厂商的情况相同,则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可表示为:
n
D dm n dm m1
W
W
W0
W0
dm
O
L0
L
O
D N·L0 L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供给
dU W dU
dl
dY
或 dU / dU W
dl dY
(二)要素供给原则——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符号与定义:设消费者的初始组合为 L(既定资源)
本章讨论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亦即消费 者收入的决定(收入分配问题)。
要素价格
供给
①(非劳动):收入与成本 ②(劳动):对收入与闲暇的选择
需求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 要素价格与使用量的决定
一、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由消费者对产品的最终需求而引起的对生产 它的某生产要素的需求。
P MP(L) W• P不变, •• 若W MP L .
可见, 要素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 1.单要素投入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此时,它与VMP曲线重合。
W VMP=P×MP=d
W1 W0
A
• •B
O
L0 L1
L
VMP与d重合取决于两个假定:VMP曲线不受W 变化的影响;P不受W的影响。显然,若只讨论 一种要素,则第一个假定自然得到满足;若只有 一个厂商进行生产调整,则第二个假定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