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法脱硫技术资料

湿法脱硫技术资料


• (2)再生的基本原理与催化剂的选择
碱性吸收剂只能将原料气中的H2S吸收到溶液中,不能氧化为单质硫。因 此,需在溶液中添加催化剂作为载氧体,氧化态的催化剂将H2S氧化为单质硫, 其自身呈还原态。还原态催化剂在再生时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后恢复氧化能力, 如此循环使用。过程如下:
载氧体(氧化态)+H2S=S+载氧体(还原态) 载氧体(还原态)+O2=H2O+载氧体(氧化态) 总反应式: H2S+O2(空气)=S↓+H2O 选择适宜的载氧催化剂是湿法氧化法的关键。载氧催化剂必须既能氧化硫 化氢又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实际选择催化剂时考虑到催化剂氧化硫化氢, 一方面要充分氧化为单质硫,提高脱硫液的再生效果;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度 氧化生成副产物硫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影响脱硫液的再生效果。同时,如果 催化剂的电极电位太高,氧化能力太强,再生时被空气氧化就越困难。因此, 常用有机醌类作催化剂。
• ④载氧体(栲胶)的再生。该反应在设备再生槽中进行。
栲胶( 还原) O2(空气中) 栲胶( 氧化) H2O
• 以上四个反应方程式总反应为
2H2S O2 2S 2H2O
2NNaa2VH4SO9 4N2a栲V胶 O 3((氧氧化化催)化 2)NaHO2HOHN2aO2V4O4N9 aV4ON3aOH2栲胶2S(还原)
料气中的硫化氢吸收;吸收到溶液中的硫化氢的氧化以及吸收剂的再 生;单质硫的浮选和净化凝固。
(1)吸收的基本原理及吸收剂的选择 硫化氢是酸性气体,其水溶液呈酸性,吸收过程可表示为:
H2S(g) = H+ + HSH+ + OH-(碱性吸收剂)=H2O 故吸收剂应为碱性物质,使硫化氢的吸收平衡向右移动。工业中一 般用碳酸钠水溶液或氨水作吸收剂。
②偏钒酸钠含量 偏钒酸钠含量高,氧化HS-速率快。其含量取决于它能否在进入再 生槽前全部氧化完毕,否则就会有Na2S2O3生成,太高不仅造成偏钒酸 钠的催化剂浪费,而且直接影响硫磺纯度和强度(一般太高会使硫锭变 脆),生产中一般应加入1~1.5g/L。
2NNaa2VH4SO9 4N2a栲V胶 O 3((氧氧化化催)化 2)NaHO2HOHN2aO2V4O4N9 aV4ON3aOH2栲胶2S(还原)
栲胶脱硫法
目前化学脱硫主要是纯碱液相催化法,要使HS-氧化成单质硫而又不
发生深度氧化,那么该氧化剂的电极电位应在0.2V<E<0.75V范围内,
通 常选栲胶,PDS,ADA。以栲胶为例说明湿式氧化法脱硫基本原理。
栲胶的主要组成丹宁(约70%),通常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粉状或 块状。栲胶溶于水,水溶液属半胶态体系,呈弱酸性。栲胶中含有大量 的邻二或邻三羟基酚,多元酚的羟基受电子云的影响,间位羟基比较稳 定,而连位和邻位羟基很活泼,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用于脱硫的栲胶 必须是水解类热溶栲胶,在碱性溶液中更容易氧化成醌类,氧化态的栲 胶在还原过程中氧取代基又还原成羟基。
第一节 脱硫方法
(2)栲胶法脱硫的反应条件
③栲胶含量 化学载氧体,作用是将焦钒酸钠氧化成偏钒酸钠,如果含量低直 接影响再生效果和吸收效果,太多则易被硫泡沫带走,从而影响硫磺的 纯度。生产中一般应控制在0.6~1.2g/L。
第一节 脱硫方法
(2)栲胶法脱硫的反应条件
①溶液的PH。 提高pH能加快吸收硫化氢的速率,提高溶液的硫容,从而提高气 体的净化度,并能加快氧气与还原态栲胶的反应速率。但pH过高,吸 收二氧化碳的量增多,且易析出NaHCO3结晶,同时降低钒酸盐与硫氢 化物反应速率和加快了生成硫代硫酸钠的速率。因此通过大量的实验证 明:pH=8.1~8.7为适宜值。
• ②元素硫的析出:该反应设备为吸收塔,但在吸收塔内反应有少量 进行,主要在富液槽内进行。
2NaHS 4NaVO 3(氧化催化 ) H2O Na 2V4O9 4NaOH 2S
• ③氧化剂的再生。该反应在富液槽和再生槽中进行。
Na 2V4O9 2栲胶( 氧化) 2NaOH H2O 4NaVO 3 2栲硫方法可分为两类:干法脱硫,湿法脱硫。 干法脱硫设备简单,但反应速率较慢,设备比较庞大,且硫容量有 限,常需多个设备切换操作。 湿法脱硫的优点是脱硫剂为液体,便于输送,脱硫剂容易再生,还 能回收有价值的硫磺,从而构成脱硫循环系统,实现连续化和大规模 生产。
• 1.湿式氧化法脱硫 基本原理:湿式氧化法脱硫包含三个过程:脱硫剂中的吸收剂将原
合成氨原料气脱硫
硫化物存在的对合成氨生产工艺、设备、产品质量都有严重的影响, 如造成催化剂中毒。故需脱除,指标越低越好。
合成氨原料气中的硫是煤中硫化物受热分解产生的,以各种形态的 含硫化合物存在的,如硫化氢、硫氧化碳、二硫化碳、硫醇、硫醚、 环状硫化物等。性质如下: 1.硫化氢(H2S)
无色气体,有毒,溶于水呈酸性,与碱作用生成盐,可被碱性溶液 脱除,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氧化锌脱硫就是利用这一性质。 2.硫氧化碳(COS)
无色无味气体,微溶于水,与碱作用缓慢生成不稳定盐,高温下与 水蒸气作用转化为硫化氢与二氧化碳。
3.二硫化碳(CS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易挥发,难溶于水,可与碱溶液作用,可
与氢作用,高温下与水蒸气作用转化为硫化氢与二氧化碳。 4.硫醇(RSH, R为烷基)
主要是甲硫醇CH3SH与乙硫醇C2H5SH,不溶于水,其酸性比相应 的 醇类强,能与碱作用,可被碱吸收 。 5.硫醚(RSR) 最典型的是二甲硫醚(CH3)2S,是无气味的中性气体,性质较稳 定,400℃以上才分解为烯烃与硫化氢。 6.噻吩(C4H4S) 物理性质与苯相似,有苯的气味,不溶于水,性质稳定,加热至 500℃也难分解,是最难脱除的硫化物。
2NNaa2VH4SO9 4N2a栲V胶 O 3((氧氧化化催)化 2)NaHO2HOHN2aO2V4O4N9 aV4ON3aOH2栲胶2S(还原)
第一节 脱硫方法
(1)栲胶法脱硫基本原理 • ①化学吸收:该反应对应的设备为填料式吸收塔,吸收速率很快。
Na 2CO3(吸收) H2S NaHCO 3 NaH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