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地资源管理

草地资源管理

草地资源调查与管理复习要点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0*1 填空30*1 简答5*6 论述20*1中国植被(名词解释占多数)《中国植被》将全国的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有的植被型下又进行了亚型和群系组的划分,最后划分了群系(共560个);(一)针叶林(二)阔叶林(三)灌丛和灌草丛(四)草原和稀树草原(五)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六)冻原(七)高山稀树植被(八)草甸(九)沼泽(十)水生植被(一)灌丛和灌草丛(两者的区别)(简答)灌草丛:是森林或灌丛反复砍伐或火烧,导致水土流失、生境旱化后形成的以热带、亚热带禾草为主,混生有较显著的灌木的次生植被,在一些群落中尚有稀树孤立生长的乔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大都可通过灌丛阶段而逐渐恢复成林。

本质是暖温带、热带、亚热带的次生草甸型植被;灌丛:以灌木占优势的植被类型,高度<5m,盖度30-40%。

分布广,温带-热带,低海拔-高海拔;(二)草原(斯太普)和稀树草原(萨王纳)以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草原分布在温带和高寒带,稀树草原分布在热带草原1、草甸草原:是草原植被中较湿润的类型,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经常混生大量中生或旱中生植物,主要是杂草类;2、典型草原:真草原、干草原,建群种由典型旱生或广旱生植物组成,其中以丛生禾草为主。

如建群种—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羊茅、长芒草、冷蒿、百里香、铁杆蒿等;3、荒漠草原:这是草原植被中更偏干的类型,建群种由强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经常混生大量强旱生小半灌木;4、高寒草原:是草原植被中的耐寒类型,是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条件下,由非常耐寒的旱生矮草本或小半灌木植物为主组成,经常混生一些垫状植物;5、稀树草原:即热带草原,也称萨王纳,是热带半干旱地区有干湿季交替,以阳性、高温、多年生旱生禾草为主降雨量500-1500mm,年均温>22℃;(三)荒漠是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其特点是干旱。

注意:沙漠不完全等于荒漠,沙漠是荒漠的一个类型;1 温带荒漠:建群种以超旱生小半灌木、灌木的种类最为普遍,我国最大的荒漠类型;2 肉质刺灌丛:旱生、肉质、多刺灌木为建群种。

西南地区的一些干热河谷,因局部环流和地形焚风形成干热环境造成,建群种-仙人掌、霸王鞭、刺桐,实质是中国的热带荒漠;特点:干旱-任何热量带;(四)高山稀疏植被在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之上和冰雪带之下的地带称为高山带,其气候条件相似于寒带;1 高山垫状植被:耐高寒生境的多年生垫状草本或垫状小灌木构成的植被类型,盖度:20%-50%,委陵菜、点地梅、高山梅等属(寿命长);2 高山流石滩植被:分布于上高山带,由适应冰雪严寒生境的寒旱生或寒中旱生多年生轴根型草本和垫状植物构成的稀疏植被类型。

>45°流石滩。

植被矮小,莲座丛状或垫状,凤毛菊、虎耳草、葶苈、绿绒蒿等属。

(五)草甸(与草甸草原的区别)是由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构成的植被类型。

草甸的中生环境可由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河水泛滥等形成,在中国草甸主要分布在北方温带山地、平原和海滨,青藏高原东北部,西南亚热带山地,各高大山地的高山荒漠和草原地区有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1、典型草甸:由典型的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在典型的中温、中性土壤上发育的植被类型;2、高寒草甸:由寒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构成的草甸植被,分布:青藏高原及大山的高山带;3、沼泽化草甸:由湿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构成的草甸植被,是典型草甸向沼泽化过渡的类型;4、盐生草甸:是由多年生盐中生草本植物为主的草甸植被;草地分类1.草地分类单位与命名目前最多的为有类组、类、亚类、组、型、亚型、变型7个分类单元▲基本单位:类、组、型、a类:高级分类单位,成因一致,类间草地自然、经济特性具质的区别(生物气候、土壤、地形、植被或经营方式命名);b组:中级分类单位,类范围内,生态经济特性基本一致,组间生境与经济价值区别明显(土壤、地形、植被或利用方式命名);c型:低级分类单位,草地组范围内,生境更趋一致,植物种类组成、草地质量与产量更为接近的生产力分类级。

型间草地属性主要是量的差异(植物名称或科名或属名或经济类群);草地分类体系划分依据:以高级分类单位的依据划分2.草地分类方法(简答六大分类名称代表人物)a植物群落分类法主要代表:美国桑普孙、霍莱切克美国斯托塔Stoddart和Smith 前苏联谢尼科夫、索恰娃中国王栋;主要着眼于植物群落特征,认为植物群落是草地最本质的特点;b土地—植物学分类法—英国主要代表:英国坦斯莱、T.C.E.威尔斯和D.A.威尔斯L.K .瓦德土地—植物分类法是英国传统方法仅适于地域狭小、气候单一区域c植物地形学分类法主要代表前苏联饲料研究所(拉明斯基,1940;查芩肯,1961;1987),中国贾慎修(1982);章祖同(1963);许鹏(1979,1985,1995)新西兰戴里(1974)前苏联,重视草地生境分类戴里(1974)依据垂直地带性特点,按植被和地形对新西兰草地分7类d气候—植物分类法主要代表澳大利亚牟尔、哈荣敦日本沼田真牟尔(1973)依据地带性为一级指标(气候),以下分天然放牧地和培育地(2级),再下又分为实质区别的植被类型(3级)e农业经营分类法主要代表英国戴维斯、瓦斯敦法国海登和卡尔盖勒W.戴威斯(Davies, 1952,1954) ,依据草地培育与否(1级),以及加工程度和经济价值对草地类,突出人类生产劳动作用。

f综合顺序分类法任继周提出1956形成雏形,1995年胡自治形成完整体系综合顺序分类法(简答体系组成划分原则命名原则)(全称气候-土地-植物综合顺序分类法)(主要特点:以生物气候作为第一级指标,抓住了草地成因的关键)分类体系包括:类、类的检索图及发生学意义;类组、亚类;型、亚型、微型和型复合体;(1)分类单位:类组、类、亚类、型、亚型类:同一地带性农业生物气候(基本单位)(核心)亚类:土地特征型:植物(2)类的划分:以量化的生物气候指标------﹥0℃年积温(∑θ)和湿润度K为依据;由7热量级,6个湿润度级,以及一个草甸级和一个沼泽级,可形成56个草地类。

(3)类的命名:将热量与湿润度连缀,再加以地带性植被确定,如微温极干温带荒漠类。

(4)类的检索图意义:7个热量级与2个非地带(草甸、沼泽)构成14类自上而下,具纬向地带性特点地带性坐标上确定非地带性类的位置(5)亚类划分:以土地特征为指标划分—土地条件,土壤与地形特征--平原,土壤>地形;山地,地形>土壤(6)型的划分:优势植物和亚优势植物优势度(5度、2度)为指标盖度、密度、高度、频度和重量,优势种优势度>60%型的命名:优势层优势种,优势种2-3种,用“+”连接。

如长芒草+胡枝子型(7)亚型微型型复合体等中国南北草调草地分类法(简答体系组成划分原则命名原则)分类体系:类、亚类、组、型四级分类(1)类的划分:类的划分标准:成因一致,水热为中心(气候、植被)类的划分原则:成因一致范围大(地带与非地带)类间差异(质)类的划分指标:气候特征—从中国热量级基础出发分植被特征角度—从中国植被基础出发分10个(地带性7个,非地带性3个)类的命名公式—类的区域热量+类的植被型或亚型(2)亚类的划分亚类依大地形、土壤基质划分;(3)组的划分标准:类与亚类下,以组成建群层片的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划分;组间具生境和经济价值差异;组的划分原则:植物经济类群;组间具生境和经济价值差异;组的划分指标:建群层片草地植物的经济类群;(4)型的划分标准:组下,以主要层片(多个)的优势种相同,生境相似、利用方式一致划分型的划分原则;草地的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有机结合,即生境相似、主要层优势种相同、利用方式一致3者结合;主要层片准确确定;优势种正确鉴定;型的划分指标:主要层片的优势种相同;生境相似(中地形);利用方式一致,放牧、刈草、刈牧兼;同型应为草群主要层片的优势种相同,中地形等生境条件相似,草地利用方式一致;型命名:以主要层片优势种命名中国草地18类,21亚类划分(1996),《中国草地资源》(记住类的名称即可)(一)温性草甸草原类(二)温性草原类(三)温性荒漠草原类(四)高寒草甸草原类(五)高寒草原类(六)高寒荒漠草原类(七)温性草原化荒漠类(八)温性荒漠类(十)暖性草丛类(十一)暖性灌草丛类(十二)热性草丛类(十三)热性灌草丛类(十四)干热稀树灌草丛类(十五)低地草甸类(十六)山地草甸类(十七)高寒草甸类(十八)沼泽类【形成条件、建群种、分布、利用特点】(十八大类中的典型草地,也可是其它,此只列2个)(一)温性草甸草原类在温带斗湿润气候发育而成;建群种为中旱生或广旱生我多年生禾体科和部分杂类草植物(贝加尔针茅线叶菊长羽针茅羊草);两大分布区:一是我国东北部平原丘陵地区,另一个是分布于具有森林的比较湿润的地区;草甸草原地牧草种类多,生长茂盛,草层较高(30-50cm)覆盖度大(60-80%)产草量高(1200-1800kg/hm2)质量好,适于刈牧兼用,是我国乳肉业重要基地;(二)温性草原类在温带半干旱气候下发育而成;以旱生丛生禾草为主,并混生一些中旱生、旱生杂草类(克氏针茅长茅草);分布:平原丘陵草原亚类分布内蒙古高原,沙地草原亚类分布青…,山地草原亚类分布于河谷;高度15-25cm 盖度15-30%产干草600-1200kg/hm2 用放牧;草地的分布规律▲草地的纬向地带性(一般规律)中温草原带: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暖温草原带:灌丛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带: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荒漠草原经向地带性(一般规律)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沼泽—东北三江平原;若尔盖高原(四川);青藏高原;草地资源属性与评价草地植物资源评价:(简答:6个主要方法)1草地饲用植物营养成分评价及草地营养类型:概略养分分析; 氮营养物质,粗蛋白(CP);碳营养物质,无氮浸出物(NFE),粗纤维(CF),粗脂肪(EE);碳氮营养比R=(NFE+CF+EE×2.4)/CP;2草地植物产量: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3草地植被生态学评价:单项因子罗列/生态系统/ 要素关系评价法;4草地分级: 任继周,土、草、畜综合分级法,1960;5草地地面条件评价:地形和地面整洁状况;6草地植物生产的力能学评价:胡自治,力能学评价法,2000;世界主要草地各称(中英文名)亚洲:斯太普Steppe(针茅)非洲:萨王纳Sawana(金合欢)和北非沙漠,南非凡尔德Veld-高草草原(黄背茅)美洲:北美、中美草地—普里列Prairie,加拿大—泰加林和冻原,南美洲—潘帕斯Pampas(阿根廷和乌拉圭),中北美州,卡帕拉Chaprral大洋洲:Sawana澳大利亚—类型丰富,新西兰草地调查1.调查路线的选择:地形图(比例尺大1倍)和访问要求:代表性;垂直于地形变化;尽可能照顾到交通状况、显著地形、地物和主要标志点;设支路线2.调查路线的布置:方法:路线间隔法、区域控制法、网格法路线间隔法:按一定的间距,布置若干条基本平行的调查路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