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型颈椎病X线平片诊断的影像特征
目的总结青年型颈椎病的X线平片影像特征,探讨X线平片对青年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的青年型颈椎病患者83例,观察83例的X线平片,总结83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平片
影像特征。
结果青年型的颈椎病患者多有曲度的改变,其占总例数的942%,颈部韧带钙化的表现占总例数的48%,椎间隙改变的表现占总例数的12%,椎间孔改变的表现占总例数的181%,寰枢关节不对称的表现占总例数的381%,钩突增生的表现占总例数的692%。
多在C4、C5、C6椎体发病。
C5~6椎间受累常见。
83例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特征明显。
结论青年型的
颈椎病患者的X线表现为:(1)钩椎关节刺样增生;(2)患者多有失稳、双边征、生理曲度改变等表现。
标签:青年型颈椎病;X线平片;影像特征
颈椎病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及电脑教育从小学抓起及普及,颈椎病现今已经多有年轻化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上颈椎病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颈项强直、压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胸闷、心悸、恶心、耳鸣等也年轻化,在日常X线检查当中见到这一类患者的颈椎片有其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
2009年3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青年型颈椎病83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X线检查,笔者对所有患者的X线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男47 例, 女34例, 年龄11~45岁; 其中11- 25岁15例, 25~35岁28例, 35~45岁40例;患者的病程为10 d~4年。
12临床表现分头部症状,颈、肩背部症状,四肢症状,心血管症状及混
合症状。
头部症状13例,间断或持续性头痛、头晕,有时呈偏头痛,极少数出现恶心呕吐;颈、肩背部症状69例:颈肩背酸胀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僵直、肩背部肌肉酸胀、疼痛等,多为一侧性,有的可向头及双上肢放射;双上肢症状17例:一侧或两侧上臂出现酸胀、痛、麻木、无力、不能举肩、功能障碍很像肩周炎,有时可向肩部放射;心悸8例,混合症状16例,具有头、颈、肩背部及四肢症状等。
13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按照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的诊断
标准进行诊断[1],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有一项以上的改变,所有患者都有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14X线检查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仪器为日立TU-51 500 mA X线机配用柯尼卡190型CR机;进行常规的颈椎正侧位等拍片。
2结果
21X线检查通过X线检查后发现,83例患者中78例有颈椎曲度改变及颈椎失稳者占942%,58例钩突增生占692%,寰枢关节不对称占381%,椎间孔改变占181%,椎间隙改变占12%,颈部韧带钙化占48%。
患病椎体多发生在C4、C5、C6椎体,受累椎间盘以C5~6多见。
22X线片结果
221生理曲度改变及颈椎失稳正常颈曲呈缓和、连续的生理前凸弧线,
弧顶位于C4~5前缘之间,弧弦距(弧顶与齿突后缘至C7椎体后下角连线的垂直距离)为(12±5)mm,其生物力学意义在于增加其对抗纵向压力,维持颈椎的稳定[8~10]。
由于颈椎病的发病与椎体发育、椎体失稳、损伤、积累性劳损、感染等因素有直接关系[9]。
临床上常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失稳作为早期诊断颈椎病的一个重要指征和客观指标,也是各型颈椎病的重要影像学征象之一。
本组
病例的942%,出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失稳;表现为颈椎自然弧度消失,颈
椎生理曲线呈阶梯状,亦有椎体向后滑脱移位,由于失稳受累椎体发生旋转时出现双边、双突征,同时因椎弓关节退变可出现切凹增生征[2],而青年型颈椎病的这一改变最为常见。
222钩椎关节增生表现为钩突变尖而长或大而圆钝,且尖端向外翘,可见关节面硬化;
223寰枢关节不对称表现为寰枢椎体间隙、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
224椎间孔变形变窄表现为左右斜位片上,缩小的椎间孔失去正常椭圆
形,呈哑铃状或不规则形,由于椎体后缘及椎体间小关节增生的骨赘或椎体失稳、滑脱可造成椎间孔缩小变形,极易对脊髓、神经根产生压迫症状[4]。
225椎间隙变窄多在颈4~7椎间盘, 表现为正位的椎间隙左右不对称,侧位的椎间隙狭窄。
226颈椎骨质增生表现为椎体前、后、上、下缘骨质增生改变,年龄偏大的可见典型的唇刺状或鸟嘴状改变,还可见椎体后缘骨赘形成。
227韧带钙化以项韧带钙化比较多见,且项韧带钙化部位与病变椎体相
对应。
主要原因是由于椎体不稳, 韧带受到创伤及劳损产生变性, 出现钙化。
韧带钙化是诊断颈椎病的间接征象。
3讨论
颈椎是以其椎体、椎间盘、上下钩椎关节、横突、棘突及四周韧带结缔组织共同构成颈椎闭合性稳定系统, 正常情况下它们对颈椎起平衡、稳定及支持作用, 当它们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变异变性时, 均可以破坏颈椎间固定的稳定性, 导致正常颈椎生理曲度及相应的组织结构发生形态学及病理学上的改变, 造成相应的神经、血管受压, 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文献报道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和颈椎生理弯曲异常是颈椎病发病的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只要X线平片征象明显, 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 就可确診颈椎病[2]。
那么青年型颈椎病其X线平片上特征性的影像表现:(1)典型的,生理曲度改变、双边征和失稳;B.钩椎关节增生。
(2)寰枢关节不对称;椎间孔变形变窄;颈椎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韧带钙化等。
由于采用X线平片简便、迅速、价廉,并可较为全面的反应青年型颈椎病的颈椎改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原因,因此在临床上逐步加强对青年型颈椎病的诊断,尽量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这对预防和抑制此疾病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卫华.颈椎病的诊断与非手术治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l-103
[2]赵善成.颈椎病的X线平片特征,医学信息,2011(1):349-350
[3]岑裕铭,李建全.颈椎病的X线平片和CT诊断及临床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09,15(11):198
[4]钟冠新,郭振威,芦悦林.颈椎病的X线平片征象分析.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09,7(6):393-394
[5]张文龙.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探讨分析.当代医学,2011,17(3):98-99
[6]楚建国.50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分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762-763
[7]王相武,彭红胜.250例颈椎病X线平片分析与探讨.医学信息,
2008,21(6):969-970
[8]李军朋,李义凯,王志宏,等.颈椎曲度弧度的分布布特征.中医正骨杂志,2002,14(11):13.
[9]刘天壮,董皓丽.青壮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点.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2):161
[10]王沛,郭世绂,张义修,等.颈椎生理曲线异常和颈椎病的发病学.中华骨科杂志,1995,15(10):66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