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营性现金流分析

经营性现金流分析

公司客户经营性现金流分析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维护,不仅必须依靠诚信的企业,同时需要高素质的信贷经营人员。

银行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从贷前调查、审批、发放到贷后管理,如何正确分析和识别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潜质?如何选择和培植优质客户,确认优质贷款,进行贷后风险分析及风险预警?确保信贷资金安全高效,为经营带来稳健的收益,创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这都是考验一个客户经理的判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利用能力。

下面从研究分析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角度来解决以上的问题,从而确保金融生态环境的长久平衡和健康发展。

一、分析研究企业经营中现金流的作用(一)经营性现金流分析的优点1、它是反映客户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正常的“晴雨表”。

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

2、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指标。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等均利用经营性现金流,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3、可以采取较简捷的方法获得信息。

由于目前部分客户不能够提供现金流量表,从而制约了现金流分析的作用。

经营性现金流数据可以采用间接法取得,利用客户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一些补充信息,近似计算出经营性现金流,为我们实现对其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

(二)经营性现金流分析的可靠性1.净利润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说明净利润能够得到经营活动现金支持的程度,便于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有利于培植优质客户。

2.现金充足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投资+存货增加+股利支付+偿付债务)×100%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对企业现金支付的保障程度,便于分析企业在扩张条件下的经营风险高低。

其比率越高,则经营风险越低,有利于掌握信贷规模。

3.经营现金股利支付能力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100%有利于进行正确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

4.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总额,有利于分析判断企业的承债能力。

二、如何解读企业经营中现金流量表要分析企业的还债能力,关键是看企业的变现能力。

我们来做如下分析:1、如果现金净流量主要来自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说明企业在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但毕竟不是主营业务,有坐吃山空的嫌疑,企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2、如果现金净流量主要来自于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一方面可能是企业的信誉好,可借鸡下蛋获取利润,另一方面说明企业是在靠筹集资金过日子,早晚有一天会因为借不到钱而破产。

3、如果现金净流量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则说明该企业真正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可持续经营的好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是银行可以放心支持的企业。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负数,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如果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产量严重大于销量、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滞销产品、或者是应收账款余额过大且时间过长、或者应收账款已形成大量的呆账,这种情况下出现生产经营现金净流量负数,说明该企业的生产经营确实出现了问题,必须加以关注,必要时可提前收回全部或部分贷款本息,使信贷风险降至最低;如果企业生产出来的是质量好、适销对路的畅销商品,而只是企业的资金安排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不匹配,形成的生产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数,说明企业不是因为生产经营出现问题,只是资金安排不妥当,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必急于抽回资金,可通过帮助其调整好资金计划,甚至可以再追加一定量的贷款,以便使企业度过难关,同时也可以使我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企业的每个部分的现金净流量都是负数,那么,该企业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投资或筹资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就必须提示企业经营风险,给本行报送风险预警报告。

企业不能在短期内采取较强的措施,银行的信贷资金就存在回收无望的风险。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

补充资料中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运用间接法进行编制。

1、“计提的资产损失准备”项目。

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增。

即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用两科目的年末余额减年初余额填列。

2、“固定资产折旧”项目。

因固定资产折旧会影响净利润,而实际没有现金流出,故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增。

该项目按“累计折旧”的本年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3、“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项目。

对于无形资产摊销需分析“无形资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按该科目贷方中的摊销发生额合计进行填写。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项目,应填列“长期待摊费用”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4、“待摊费用减少”项目。

本项目按“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填列。

5、“预提费用增加”项目。

按“预提费用”科目的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6、“递延税款贷项”项目。

当递延税款为借方发生额时,企业的净利润不变,但经营性现金流将减少;反之,递延税款为贷方发生额时,企业的净利润减少,但经营性现金流不变。

7、“存货的减少”项目。

本项目属于现金与存货之间的转换,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调增存货的减少数,或调减存货的增加数。

8、“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项目。

本项目的增减不会影响净利润,属于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故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调增其减少数,调减其增加数。

9、“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项目。

本项目与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减含义相同,也属于不会影响净利润但会影响现金的业务。

(二)、根据现金收入比率进行盈利质量分析(1)主营业务收入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比率:该比率接近1,说明销货未形成应收账款;大于1,说明收回了前期的应收账款或预收了一部分货款;小于1,说明应收账款多,存在收不回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盈利质量;如果小于1的幅度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质量很低,有虚增收入可能。

(2)经营现金净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

经营现金流量和营业利润对应于公司经营活动,该指标有较强的配比性。

该比率一般应大于1,因为非付现费用(如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减少了营业利润,而增加了经营现金净流量。

该比率若小于1,说明其营业利润的质量不高。

(3)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净利润中经营现金收益的比重,该指标应当大于1,说明企业盈利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小于1说明企业盈利质量不高。

(4)经营净收益与净收益的比率。

该指标反映净利润中经营利润的比重。

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越好;否则越差。

(5)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经营所得现金的比率。

该指标值应接近1或大于1,说明收益质量较好;该指标值小于1。

说明收益质量不够好,应收款增加、应付款减少、存货增加等。

三、客户经理如何根据经营性现金流确认优质客户现金流量表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企业现金流动的历史、现状和结果,它具有历史性和概括性特点。

在掌握客户以往经营活动的基础上,推断和把握其经营的前景和未来现金流量的情况,从而确认优质客户。

具体的分析流程如图1所示:(略:传不上来呀)(一)、经营性现金流比率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1)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这是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量负债×100%,它比速动比率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更准确。

从评价偿债能力看,比率越高越好。

但如果过高,说明企业的现金在使用方面不够充分,处于闲置的现金过多。

(2)现金到期债务比率。

它是分析企业偿还本期到期债务的能力的指标。

现金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到期债务额×10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可排除用其他现金来源(如借款)偿还债务的情况,从而反映企业独立的偿债能力。

“到期债务额”指即将到期而必须用现金偿还的债务,一般包括应付票据、短期借款以及到期债务和长期借款等。

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好。

(3)现金负债总额比率。

它是分析衡量企业用本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

现金负债总额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负债×100%,这一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

如果将该指标连续几年的比率加以比较分析,可看出企业财务状况是否稳定。

(4)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

它是分析企业从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是否能充分用于支付其他各项资本性支出,存货净投资及发放现金股利。

为避免重复计算,通常以五年的总数为计算单位。

净现金流量适当比率=五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五年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额+现金股利),如果该比率等于或大于1,说明企业从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现金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出、存货净增加额和支付股利的需要;反之,如小于1,说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不足以应付目前营运水平和支付股利的需要。

(5)现金再投资比率。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现金股利)÷(固定资产总额+长期投资+其他资产+营动资产),该指标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可用于再投资在各项资产的现金越多;反之,则说明企业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越少。

一般认为该比率达到8-10%,是理想的比率。

(6)现金循环周转率。

现金循环周转率=360÷现金循环平均天数;现金循环平均天数=存货转换天数+存货仓储天数+应收账款转移天数-应付账款转移天数。

现金循环周转率反映企业的管理效率,管理效率越高,现金周转越快,企业经济效率越好。

(7)资本金现金流量。

资本金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期末资本金总额。

一般来说,比率越高,回报能力越强,效果也越好。

(二)、经营性现金流趋势分析(1)分析客户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和发生的流出。

如果客户连续几年的经营活动取得的现金流入是稳定或呈上升趋势的,而流入的现金主要是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取得的,可初步判定该客户主业突出、产品适销对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和回收工作有力,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企业的流动资产质量较好,企业的发展有一定后劲。

(2)分析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大,说明客户在生产经营中有足够的现金可调配,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强,企业有一定的主动权,同时也表明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但如果数额过大,则说明客户经营理念较为保守,对企业最优质资产的利用不充分。

(三)、经营性现金流结构分析从现金流入来看,来自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越多越好,如能达到70-75%,而另外的现金靠银行贷款来补充,这一比例较为适宜。

如经营活动来自商品销售、提供劳务的现金如能占到全部现金流入的55-60%,完全有理由相信该客户经营良好。

从现金流出来看,支付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流出一般会占全部现金流出的大部分,一般以50%左右为宜。

相对于稳定的、高比例的经营性现金流入来说,经营性现金流出越少越好。

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流出占总流出的比例,应特别引起注意。

如果客户当年购建固定资产支出较多,而现金流入中又有很大比例是来自银行贷款,此时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客户这种巨额投资的可行性和回收期,判断固定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否象客户自己论证的那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