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履带起重机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穆永峰天津山河装备开发有限公司300400近年来,我国的电力、铁路、公路、石化、化工、冶金、造船、市政、建筑和汽车等工业投资发力,建设规模空前高涨,建设速度屡攀新高。
由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其所需要吊装的配套设备、构件质量等也不断提高,对超大型起重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市场的需求带动了国产履带式起重机的迅速发展。
履带式起重机具有起重量大、可以带载行走、接地比压小、作业灵活等优势,一直是工程吊装施工中不可替代的起重机械。
国内履带起重机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进步。
2006年5月,上海三一科技的SCC4000(400吨)成功下线,成为了“神州第一吊”,这个记录半年后即被中联浦沅打破。
2009年至2010年,徐工、中联重科、三一科技和抚挖重工的产品全部突破千吨级,实现了中国企业的集体跨越。
2011年至2012年,中联重科ZCC3200NP(3200吨)、三一科技SCC86000TM(3600吨)和徐工XGC88000(3600吨)三个世界上最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的相继成功下线,打破了国外对于3000吨级履带起重机的垄断,标志着中国履带起重机技术水平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2012年7月1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落户中国的中联重科,这是对中国起重机人的肯定,也将使我国更多的起重机械标准提案上升为国际标准,使我国进入了起重机卖标准的时代,极大的推动我国起重机的发展。
2012年9月26日最新发布的全球移动式起重机制造十强企业中的第一、第四、第七和第十分别由我国的徐工、中联重科、三一科技和抚挖夺得,标志着我国的起重机行业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成功转变。
履带起重机是一个拥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国内外的生产企业都是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
国内履带起重机研发一般走两条路线,一条是完全自主研发,这方面的优秀企业是上海三一科技;另一条是走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联合研发,国内很多企业都是走的这条路线。
在起步阶段,一般都是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开发。
目前我国生产履带起重机的企业主要有天津山河、上海三一科技、中联重科、徐工建机、抚挖重工、宇通重工、中国南车、福田雷萨、虎霸等。
以下是国内主要履带起重机厂家生产的主要机型:1、天津山河常规桁架臂产品系列有:QUY55、QUY160。
伸缩臂系列有:SWTC05、SWTC12、SWTC16、SWTC25、SWTC35、SWTC50、SWTC75。
强夯机系列有:SWQH320、SWQH500。
2、上海三一科技常规桁架臂产品系列有:SCC500E、SCC600C、SCC700、SCC750、SCC800C、SCC1000C、SCC1000HD、SCC1250、SCC1500D、SCC1800、SCC2000、SCC2500D、SCC3200、SCC4000、SCC4500、SCC6500、SCC7500、SCC10000D、SCC16000、SCC86000TM。
风电系列产品有:SCC3000WE、SCC5000WE、SCC6500WE。
8系列产品有:SCC8100、SCC8150、SCC8200、SCC8300。
强夯机系列有:SQH320、SQH400。
3、中联重科常规桁架臂产品系列有:QUY50、QUY70、QUY80、QUY100、QUY160、QUY180、QUY200、QUY260、QUY350、QUY400、QUY450、QUY500W、QUY550、QUY650、QUY800、QUY1000、NCC3200NP。
强夯机系列有:ZTM300、ZTM500。
4、徐工建机常规桁架臂产品系列有:QUY35-Ⅰ、QUY50、QUY55、QUY70、QUY75、QUY80、QUY100、QUY150、QUY160K、QUY220、QUY250、QUY260、QUY280、QUY300、QUY350、QUY400W、QUY450、QUY500W、QUY650、QUY700、XGC15000(1000吨级)、XGC16000(1250吨级)、XGC28000(2000)、XGC88000(3600吨级)。
强夯机系列有:XGH1000Z、XGH400Z、XGH400、XGH300。
5、抚挖重工常规桁架臂产品系列有:QUY35、QUY50、QUY70、QUY80、QUY90、QUY100、QUY120、QUY150、QUY250、QUY320、QUY400、QUY500、QUY650、QUY750、QUY1250。
伸缩臂系列有:FWT-55。
强夯机系列有:HQY3200、HQY3600、HQY6000、HQY8000。
深基础施工机械有:FZX36。
6、宇通重工常规桁架臂产品系列有:YTQU50、YTQU70、YTQU80、YTQU125、YTQU160、。
强夯机系列有:YTQH259、YTQH300、YTQH350、YTQH450、YTQH600、YTQH1200。
液压抓斗系列有:YTMG350、YTMG460。
打桩机系列有:YTQ220。
从上面可以看出,目前天津山河拥有国内种类最全的伸缩臂履带起重机;上海三一科技、中联重科、徐工建机、抚挖重工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全系列桁架臂履带起重机;宇通重工开发的强夯机种类最全。
国内履带起重机产品主要厂家均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系列,并开始形成差异化竞争,虽然这个趋势刚开始。
目前,我国履带起重机市场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安全设计与安全控制策略被放在首位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最大吨位的超大型履带起重机不断突破,大型吊装纪录更是不断被刷新。
伴随着千吨级甚至是更大型工件的吊装施工作业,所吊重物的价值越来越大,价值过亿元的被吊重物越来越多,吊装施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1999年造成经济损失约10亿美元的蓝色巨人倾翻事故尚未从人们的记忆中忘却,2008年7月又在美国休斯顿发生了深蓝上、下车断裂,造成了迄今最大的单台履带起重机事故。
这些年,履带起重机在国内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国内外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使业内人士真正的认识到:“安全第一”。
安全设计与安全控制策略必须放在首位。
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设计、制作、购买和使用履带起重机第一要考虑的问题永远都是安全。
为了保证履带起重机作业的安全,我国把履带起重机列入特种设备,实施制造许可证管理,不论国内制造还是国外进口都必须经过检测才能使用。
履带起重机的安全设计与安全控制策略被放在了履带起重机发展的首要位置。
智能化操作控制系统、远程诊断和在线监控等可能会成为产品的标准配置。
最近,我国履带起重机行业更是更新了履带起重机标准,拉近了和发达国家的距离,对安全作业提出了更严格要求,为安全作业提高保障。
2、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如今,随着中联重科、三一科技、徐工3000吨级桁架臂履带起重机的研发成功,天津山河伸缩臂系列化逐步完成,以往差距较大的制造工艺和控制技术、伸缩臂技术方面的差距被进一步缩小。
装配中大量使用工装,焊接过程尝试使用机器人焊接,也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国内履带起重机优秀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产品外观、主要性能参数等方面和国外先进企业已经具有综合可比性,很多指标参数甚至优于国际先进水平。
差距主要体现在材料、制造、外观、零部件配套能力和配套软件等。
国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所采用的钢材、液压件、钢丝绳以及发动机等关键部位零部件目前基本是国外进口。
而正因为是进口,国内外产品在结构稳定性方面差别并不大。
这种差距是由于基础工业相对落后造成的,不仅仅是履带起重机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相关的主机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工作,开始研发和生产拥有自己技术的核心零部件,如油缸、泵、阀、马达、液压接头等等,并逐步应用到产品里面。
对供应商施压,要求其解决遇到的质量问题,也使得相应部件质量有了很大提升。
相信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内,我国生产的履带起重机的关键零部件就会慢慢国产化了,那时,我国就成了真正的制造强国了。
3、产品差异化面对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和差异化细分的客户需求,具有领先意识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打造专用和多功能的履带起重机变形产品,加快技术驱动以巩固行业地位。
履带起重机分为两大系列:一个系列是专业的吊装履带起重机,一个系列是多功能履带起重机。
多功能履带起重机除具有吊装功能外,还可以配置抓斗、打夯、打桩、钻机、电磁吸盘和连续墙挖掘等装置,完成多种作业。
针对桁架臂履带起重机臂架不能自由伸缩的缺点,天津山河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了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研发,开发出了SWTC05、SWTC12、SWTC16、SWTC25、SWTC35、SWTC50、SWTC75等伸缩臂履带起重机,形成了自己从5吨到75吨的系列化产品;针对电线杆安装时效率比较低,天津山河在已经研发成功的SWTC35产品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打孔用的钻头而形成了拥有自己特色的钻孔立杆机;针对蓬勃发展的强夯市场,各大公司均已推出在履带起重机基础上研发的强夯机,其中,天津山河的SWQH320、SWQH500因为拥有安装方便、稳定性高、价格合理更是里面的佼佼者;针对风电市场,三一已经开发了SCC3000WE、SCC5000WE、SCC6500WE等风电专用履带起重机;针对针对中小吨位桁架臂履带起重机无超起工况的现状,天津山河推出了自己的拥有超起工况的160吨桁架臂履带起重机:在履带起重机的其它领域:抚挖重工推出了自己的深基础施工机械FZX36;还有一些桩工企业生产的连续墙液压抓斗其实也可以并入履带起重机产品。
4、严格控制用户的综合成本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市场,特别是针对北美、澳洲等发达地区市场,对运输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单件运输尺寸及运输重量稍有超差,即会带来运输成本成倍地增加。
严格控制最大单件运输重量与运输尺寸,是打造造国际化产品的必然要求。
国内上海三一科技部分小吨位产品已经实现3米运输宽度、最大单件运输重量不超过45吨。
随着履带起重机产品的成熟,产品各部件的合理匹配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整机更轻,起重能力更强,更加节能环保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部件功能越来越和产品性能相匹配,为了降低运输重量和提升履带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新材料、新丁艺、新设计方法及新型结构等将得到越米越充分的应用。
高强度钢材可以在保证使用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起重臂和其它部件重量,从而达到提升起重性能的目的。
为了减少运输车辆的数量,臂架的套装早已是业内的共识。
中小吨位履带起重机,自拆装功能已经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大吨位履带起重机由于运输和成本方面的原因,己不再考虑自拆装功能。
配重是履带起重机价格中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企业都投入了一定的精力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