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栽培适应性强的耐寒品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一、品种选择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对低温敏感,当气温低于-12℃时,地上部分易遭冻害,所以寒冷地区在兼顾用途及成熟期的同时,要选适应性强的耐寒品种。
无花果原产地中海及中亚地区,多单性结实,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一、品种选择
无花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对低温敏感,当气温低于-12℃时,地上部分易遭冻害,所以寒冷地区在兼顾用途及成熟期的同时,要选适应性强的耐寒品种。
二、繁育方法
无花果扦插、压条、分株、嫁接均可,以扦插居多。
扦插能保持品种特性,繁殖速度快,当土壤5cm处地温稳定达10℃时即可扦插。
过早易遭冻害,过晚会因温度过高而失水干枯。
苗床宜选在地势稍高,灌排方便,温暖向阳的地方。
插条选组织充实、叶芽饱满的一年生或二年生健壮枝条,直径在1厘米左右,带2至3个芽,长度约15厘米,剪口上平下斜,上剪口距上芽1厘米左右,插条与畦面成45度插入,上端芽眼露出地面3至5厘米。
用清水或1:500浓度的生根粉浸泡有利生根。
扦插的行株距为15厘米×30厘米。
插后注意保温增湿。
一般插后一个月左右即生根。
秋季插条要埋土越冬。
插后第二年即可分圃繁育或移栽定植。
三、定植
秋冬落叶后和早春萌芽前均可定植。
定植密度一般为2m×2m或2m×3m。
挖50cm见方的树穴,填入30cm的有机混合土,踏实,浇水,等水全部渗下后,起沟培垄(东
西向为宜)。
也可先起垄再定植。
四、肥水管理
1、秋末冬初,结合培土防寒施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单株采用环形施肥法,大面积栽培可采用条形施肥法。
早春迅速生长前果实迅速膨大期施追肥,追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可环施、条施或穴施。
早春多施氮肥、夏秋多施磷肥、钾肥。
2、无花果较抗旱,但在新梢抽出及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要保证水分供应。
灌水应避开高温。
夏、秋挂果期尤其如此。
浇水要少量多次,以防渍害。
冬初可结合冬耕培土进行灌溉,以利安全越冬。
五、修剪
定干高度一般为40-60cm。
无花果生长势强,但成枝力弱,所以一般不疏枝。
无花果花序腋生或近顶生,故不宜短截。
夏季,摘心促发新梢,增加秋果产量。
冬季树汁回流,修剪过密枝或干枯枝,整成多主枝的自然开心形或有主干的无层形。
六、采收与包装
无花果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色由绿变黄,然后变成红色或紫色,果肉由硬变软。
充分成熟的聚合果,果顶上的小孔,果皮上的网纹清晰可见。
无化果成熟期长,宜分期采收。
采收应选干燥晴天进行,动作要轻,减少机械损伤。
包装宜用特制的保鲜箱,每箱装10kg。
装箱时果柄朝下,中间用泡沫托板隔开,防止挤压。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之气也。
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
阴,脾之气也。
合为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