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焚烧炉排设备合同附件合同号:合同签字时间及地点:合同生效日期:合同双方:(三明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需方)(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方)附件1: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规范书适用于三明市(永安市、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炉排_设备,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锅炉与压力容器、高电压设备等)。
1.3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将认为供方提供的设备符合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
1.4 供方须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
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合同签订后3个月,按本规范4.6要求,供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需方,需方确认。
2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三明市(永安市、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业主:三明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地址: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黄砂村渡头坪三明市(永安市、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负责处理三明市城区、沙县、永安三地的生活垃圾。
项目拟建设总规模为900~1200吨/日,按照两炉两机配置。
其中一期工程为1台炉型为炉排炉500吨/日的焚烧生产线,配置一台12MW凝汽式汽轮机组。
二期预留一台500吨/日垃圾焚烧炉位置,今后根据三明市垃圾产量扩建一台300或500吨/日垃圾焚烧炉,配置一台6MW凝汽式汽轮机组。
烟气处理系统采用干法加活性炭喷射加布袋除尘工艺。
3 设计和运行条件3.1 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厂家设备工艺情况描述。
3.2 工程主要原始资料3.2.1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福建省三明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9.2℃,极端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7.1℃。
年平均降雨量为1656mm,降雨多集中在4~8月份。
常年风向为3.2.2厂区地质建设地地貌单元属丘陵地貌单元。
场地东、南、北侧为鱼塘溪,西侧为三明~明溪公路,场地总体上北高南低。
本区域分布地层简单,主要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局部为冲积泥质砂砾卵石,下伏基岩为变质砂岩。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
3.2.3电力供应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除自用电外,剩余的电力送至城市电力网。
上网电压等级:110kV厂用电电压等级:\380V\220V AC,50HZ 220VDC3.2.4压缩空气供应压力~MPa压力露点(工艺用气) 2 ℃压力露点(仪表用气)比环境温度下限值至少低10℃最大残油量< mg/m3最大粉尘< μm3.2.5 锅炉给水水质按照GB/T12145-1999《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要求执行。
给水按3.2.6垃圾成分分析本项目将低质和高质垃圾热值设定如下:垃圾设计低位热值=5800kJ/kg (1385 kcal/kg)垃圾最低低位热值=4190kJ/kg (1000 kcal/kg)垃圾最高低位热值=8370kJ/kg (2000 kcal/kg)烟气净化处理系统入口污染物极限值指标。
为标准.4 技术条件设备工艺特性介绍垃圾焚烧炉是由垃圾焚烧炉排及余热锅炉两大部分组成构成一套完整的垃圾焚烧锅炉。
在垃圾储坑储存发酵后的生活垃圾由抓斗投入垃圾料斗,经给料装置送入焚烧炉排,与空气混合燃烧后排入出渣装置排入炉渣储坑。
经处理后的水通过给水装置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炉汽包,垃圾燃烧时的热烟气加热汽包中的水变成蒸汽,经过热器进一步加热变成过热蒸汽后供汽轮机发电。
垃圾给料系统垃圾焚烧炉给料系统由垃圾进料斗、溜槽、料斗门及搭桥破坏装置和给料器。
发酵后的垃圾通过垃圾抓斗投进垃圾焚烧炉进料斗内,垃圾通过溜槽落下,由给料器均匀布置在炉排上。
给料器根据余热锅炉负荷和垃圾性质调节给料速度。
进料斗底部设密封性能良好的隔离闸门,在必要情况下将进料斗与焚烧炉垃圾入口隔离。
焚烧炉给料器下面设计有渗滤液收集斗。
收集后的渗滤液用管道输送到渗滤液液收集池进行集中处理。
炉排及出渣系统垃圾焚烧炉炉排由炉排及出渣装置构成。
垃圾在推料器的作用下均匀布置在炉排上。
炉排在液压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垃圾在炉排上翻滚前进,并与空气混合燃烧。
经过干燥、燃烧和燃尽三个燃烧阶段后,完全燃烧后的垃圾变成炉渣经落渣斗落入除渣机内经除渣机排渣坑。
燃烧空气供应系统垃圾焚烧炉的燃烧空气由一次风系统、二次风系统两部分组成;为了能使低热值垃圾更好地燃烧,燃烧空气须经过空气预热器加热后,才能送入焚烧炉。
一次风由风机从垃圾坑抽取后,经空气加热器加热进入炉排风室,经风室调节门合理分配各燃烧段燃烧需要的空气,以保证垃圾在炉排上稳定燃烧。
同时也起到对炉排片的冷却作用。
二次风由二次风机抽取锅炉房中的空气,经空气加热器加热进入余热锅炉炉膛出口上部,对烟气进行扰动,保证垃圾在焚烧炉内保证垃圾燃烧更彻底。
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由液压油供应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液压驱动装置三部分组成。
液压油经液压油泵加压后经液压控制阀给液压驱动装置,由液压驱动装置控制设备往复运动。
及辅助燃烧系统垃圾焚烧炉在启动和燃烧不稳定时需添加辅助燃料。
燃油供应及辅助燃烧系统由燃油供应系统和辅助燃烧器两部分组成。
燃油供应系统由油箱、燃油泵、燃油稳压装置三部分组成。
存储在油箱内的燃油经燃油泵加压,通过燃油稳压装置调节后以稳定压力向燃烧器供应燃油。
辅助燃烧器由燃油调节装置、风机、点火器、燃烧器组成。
燃油经燃烧器雾化后与风机空气充分混合,由点火器点燃燃烧再由燃油调节装置根据需要调节燃烧。
燃烧器又分主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两种。
主燃烧器作用是在垃圾焚烧炉在启动时加热炉膛温度,当炉膛达到一定温度后投入垃圾可稳定燃烧。
辅助燃烧器作用是在垃圾热值较低,垃圾燃烧不稳定时提高炉膛温度稳定燃烧。
根据当地的燃料供应情况,本项目拟采用0#轻柴油作为启动和辅助燃烧的燃料。
炉膛火焰监测装置炉内的火焰由设置在焚烧炉后壁的闭路电视摄像头进行监视,信号送往中央控制室内的监视器。
采用水冷空冷防止摄像机的热损伤,空气吹扫清洁摄像机。
另外,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还考虑了能够良好地观察燃烧状态和受排渣粉尘的影响最小。
耐火材料a)根据卖方长期积累的经验,考虑到炉体各处所需的耐热性、磨损性、传热率而选定各种合适的耐火砖和耐火材料。
b)在推料器侧面的炉墙、炉排上方侧墙底部等与炉渣和垃圾有接触的地方,使用耐磨损性能良好的SiC-85耐火砖和耐火材料。
另外,由于SiC-85耐火砖的传热率高,在需要防磨损、防结渣、降低表面温度的燃烧段空冷壁底部也使用SiC-85耐火砖。
c)SiC-50的传热率较高,用于燃烧段空冷壁的上部,以降低壁温,防止结渣。
d)高氧化铝砖(AL-60C)用于干燥段的上部,防止因吸收垃圾产生的水分而膨胀造成的损伤。
e)为了保持炉内温度,焚烧炉上部使用SK-34耐火砖,它的传热性较低。
f)Si3N4-SiC的耐磨损性非常高,因而用于干燥炉排到燃烧炉排、燃烧炉排到燃烬炉排的落差部,防止与垃圾和炉渣接触而引起的磨损。
g)碳化硅耐火材料,用于与垃圾和炉渣接触的部位。
粘土质耐火材料,用于各炉排的上部,原因与SK-34相同。
高氧化铝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强、热震稳定性好,用于炉体的进料部位。
考虑到热负荷高时的因减少通风量而引起烟气量减少(提高锅炉水冷壁的热回收量而增加锅炉效率)以及热负荷低时烟气温度要保持在850℃以上2秒钟(调节锅炉水冷壁的热回收量而降低助燃点),因而在锅炉的第一烟道中使用碳化硅耐火材料。
锅炉第一烟道出口的烟气温度已经降到高温腐蚀区域以下,所以锅炉的其他部分不需要用耐火材料。
h)隔热耐火砖(B-1~4)砌在炉壁的第2或第3层,降低焚烧炉和锅炉的散热。
i)在耐火砖层与炉壳之间充填岩棉和硅酸盐板。
荷重较高的地方宜使用硅酸盐板。
炉内喷氨系统无催化剂脱硝装置是把尿素颗粒溶解于水,制成40%的尿素水溶液,然后喷射到焚烧炉内,除去焚烧炉内的氮氧化物的设备。
本系统由以下设备和子项组成。
- 尿素溶液生成/储存罐- 搅拌机- 加热器- 尿素溶液供应泵- 稀释水供应泵- 尿素溶液管线搅拌器- SNCR室葫芦吊- 尿素溶液喷射喷嘴- 阀类及仪表类- 尿素溶液生成/储存设备控制柜- 尿素溶液喷射喷嘴控制柜1) 设备概要喷雾到锅炉第一烟道的烟气温度为800~1000℃区域的尿素溶液,把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分解到公害规定值之下。
尿素溶液用空气喷雾。
无催化剂脱硝的化学反应式如下:(NH2)2CO + H2O → 2NH3 + CO24NO + 4NH3 + O2 → 4N2 + 6H2O尿素溶液生成/储存罐是为了调制40%的尿素溶液而设置的。
搅拌机和加热器是为了有效地溶解尿素颗粒而设置,由尿素溶液生成/储存设备控制柜自动控制。
在自来水注入尿素溶液生成/储存罐,温度上升到设定的温度之后,由操作人员把尿素颗粒用SNCR室的葫芦吊投入罐中。
尿素溶液供应泵根据烟囱出口的NOx浓度供应尿素溶液。
稀释水供应泵是为了用自来水稀释尿素溶液而设置的。
由尿素溶液供应泵送来的尿素溶液与喷雾水汇合,再由尿素溶液管线搅拌器混合,送到尿素溶液喷射喷嘴。
每台焚烧炉设置6个尿素溶液喷射喷嘴,为使尿素与烟气均匀混合,尿素溶液喷嘴在锅炉前壁设置2个,左右侧壁各设置2个。
稀释后的尿素水用工艺空气喷雾到锅炉的第一烟道,降低NOx。
2) 构成及功能①尿素溶液生成/储存罐和搅拌器、加热器为了调制40%的尿素溶液,设置2台尿素溶液生成/储存罐。
为了有效地溶解尿素颗粒,设置搅拌机和加热器,由尿素溶液生成/储存设备控制柜自动控制。
在自来水注入尿素溶液生成/储存罐,温度上升到设定的温度之后,由操作人员把尿素颗粒用SNCR室的葫芦吊加入罐中。
罐用搅拌机运行、在事先设定的时间时停止。
罐的容量为2天的容量。
②尿素溶液供应泵尿素溶液供应泵采用定量泵。
每台尿素溶液供应泵向1座焚烧炉供应尿素。
尿素溶液的流量根据烟囱出口的NOx浓度自动控制。
③稀释水供应泵稀释水供应泵采用离心泵。
设有2台稀释水供应泵,供应自来水将40%的尿素溶液稀释到5%以下。
1台常用,另一台备用。
④尿素溶液管线搅拌器尿素溶液管道与喷雾水汇合。
为了使尿素溶液与喷雾水有效地混合,设置了尿素溶液管线搅拌器。
⑤ SNCR室葫芦吊为了把尿素颗粒袋加入到尿素生成/储存罐中,设置了电动葫芦吊。
⑥尿素溶液喷射喷嘴尿素溶液喷射喷嘴使用双流体喷嘴。
每炉设置6个尿素溶液喷射喷嘴。
为了降低NOx,被稀释的尿素溶液由压缩空气喷雾到锅炉的第一烟道。
为了插入/拔出尿素溶液喷射喷嘴,设置了空压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