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PPT

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PPT


在阿拉伯国家里,图书馆在发展文化教育事 业方面曾起了巨大的作用。图书馆俨然成了某种 意义上的大学。
阿拉伯教育,尤其是阿拉伯大学,其中各种 制度、课程、教师的地位、学生的游学等等,对 欧洲的大学影响很大。阿拉伯的学术、教育对于 欧洲的文艺复兴有着明显的影响。
第三节 拜占庭和阿拉伯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拜占庭的教育特点
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 存在着因世俗生活需要而得到发展的世俗教 育体系 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的文化教育体系 长期并存
总的来说,拜占庭教会教育起到了保存和传播古希 腊和罗马文化的作用。拜占庭与阿拉伯国家在文化教育 上的起点不同,拜占庭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文明, 古罗马原有的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是他发展教育的最初 基础。由于国内外的复杂斗争和政治经济的演变,拜占 庭发展起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保存与传播了古希腊、 罗马文化,从而对东西欧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 响。
1、高等教育
拜占庭的高等教育比较发达。七世纪之前, 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和各省的大城市都设有 高等学校。其中规模最大、作用最为显著、延续 时间最长的世俗性高等学校是君士坦丁堡大学。
3、宫廷教育与府邸教育
在拜占庭,宫庭教育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历代统 治者的重视。宫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的皇帝,主要 开设基督教教义、希腊哲学、罗马法理学、军事训练、 文法、修辞、历史等课程,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学一 般由特聘的家庭教师负责,某些皇帝亲自参与到教学过 程中来或制订教学计划。
思考题
1.试述拜占廷教育及其影响。 2.试述阿拉伯文化教育的贡献。
Bye Bye
拜占庭与阿拉伯的教育
第一节 拜占庭的教育
世俗文化教育体系与基督教教会的文化教育 体系长期并存、相互影响和对立斗争的局面,形 成了拜占庭教育的基本特点。
拜占庭文明 十字军东征
一、世俗教育
拜占庭的教育仍然继续了古典教育的传统。 希腊语仍然是教学所运用的语言。另外,当西欧 的高等教育完全绝迹的时候,拜占庭的高等教育 却继续存在。
拜占庭的专科学校也较为发达。著名的有贝 鲁特和君士坦丁堡的法律学校,雅典的哲学学校, 亚历山大里亚的医学校和哲学学校。
二、教会教育
拜占庭教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继续保 持用希腊哲学的观点和论证方法来钻研神学理论, 探讨神学问题。它不像西欧教会那样鄙视古典文 化。
拜占庭教会也重视教士应承担的教师职责。 在公元7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教会曾经两次颁布 了关于学校教育的通谕。
四、清真寺
清真寺都在宗教活动之外,从事教学工作。清真寺 开始设置昆它布以实施初等教育,慢慢清真寺传授高深 知识也多起来。
当时的宗教和教育紧密结合而不彼此分离,清真寺 不但是初等教育的场所,并起通过讲学和论辩而成为实 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了。
五、图书馆和大学
中世纪时,阿拉伯国家的高等教育颇为发达。 远在 公元9世纪时,就出现了大学。9世纪初,哈 里发迈蒙在巴格达建立赫克迈大学,这是阿拉伯 的第一所大学。
拜占庭的文化教育在13世纪以前对东欧的一 些国家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拜占庭的文化教 育对于文艺复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二节 阿拉伯的教育
7世纪伊斯兰教建立之后,在穆罕默德领导 下,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并迅速称为横跨亚非 欧三洲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政权建 立后,各种类型及各种水平的教育机构才陆续出 现。(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内部的多神崇拜)
中世纪拜占廷与阿拉伯教育保存和传播了古代文化。当中世纪欧洲 处于野蛮蹂躏和宗教迷信的黑暗时代时,古代文化在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 却闪耀着光明。其次是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东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不仅保存 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还吸收了东方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的文化,在 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科学,并给欧洲教育以积极影响。再次是对世界文化教 育做出了独特的文化贡献,诸如在数学、天文学、化学、文学方面的成就。 整个欧洲是通过“阿拉伯的亚里士多德”了解到希腊文化的。
二、阿拉伯的教育特点
阿拉伯人的文化教育几乎是白手起家,由于 实施开明的文教政策,广泛汲取被占领地区各民 族的文化教育遗产,在融合东、西方文明的基础 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体系。 他们在文化教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对西欧中世纪 教育的发展和文艺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
1.托马斯·F·马太《拜占庭艺术》 2.《天国王朝》(电影) 3.基佐《欧洲文明史》(第八讲)
阿拉伯文明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昆它布
产生于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当时阿拉伯人模仿犹太人的方式,由 粗有学识的人向儿童传授简单的读、写、算知识。通常由教师在家中招 生授徒。由于游牧生产条件并不迫切需要学习读、写、算知识,就学的 人寥寥无几。伊斯兰教兴起以后,昆它布便被用作传播教义之地,仍由 私人设置。伊斯兰教徒在各地设清真寺后,清真寺边附设昆它布,从而 数量大增。其教学内容也由最初的传授实用知识变为以诵习《古兰经》 为主,环绕《古兰经》教授语法、书法、诗歌、算术等,成为一种以宗 教教育为核心的初级学校。
二、宫庭学校和府邸教育
哈里发宫廷中的设备和人才比较充实,给传 习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慢慢便形成了宫廷学 校。取法哈里发的贵族大臣也常在府邸延聘导师, 教育王孙公子。
帝王宫廷还举行高深学术的讨论,邀集学者 给哈里发讲学论道,是帝王教育的特殊方式。
三、学馆
学者之家简称为“学馆”。学馆以学者为中 心传授高深的知识,这和传授简易的基本知识的 私人设置的昆它布,在程度上是不同的。
1、初等和中等教育
拜占庭在初等教育方面一直保留着希腊化时代的传 统。初等学校多由私人办理,招收6-12岁的儿童,讲授 正字法、文法初步知识和算术,以及《荷马史诗》、 《圣诗集》等初级读物。中等教育机构主要是文法学校, 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文法知识和古典作品。公立学校的 教师都持有国家认可的资格证书,且信奉基督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