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浅析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及对策分析刘桂苹(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摘 要】随着我国出口贸易快速的发展,港口集装箱运输不断的发展壮大,上海港作为东部最大的港口之一,在近些年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进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前言集装箱运输是货物运输发展的方向,也是铁路货运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发展集装箱运输对于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性。
集装箱海铁联运主要是指将货物通过集装箱以铁路运输和海运的方式进行传输,应用的领域主要是对外贸易等,这种方式流程简单、操作便利,因此被当今进出口贸易运输广泛运用,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输效率,而且也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这对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运输的服务水准有着总要的作用。
因此,对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分析,对其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不但可以促进上海港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的国内港口进行效仿,促进其向国际化、先进化方向发展。
一、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现状自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成立以来,其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直到开通了“上海-南京“集装箱班列之后,方有所改善,并且制定了”五定班列“的方针,所谓的“五定班列”即定价、定车次、定线路、定时间、定地点,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极大的促进了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发展,尽在一年之后,又开通了上海至成都的“五定班列”,辐射面积很广,途径了很多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城市、重工业城市,这极大的促进了沿线城市运输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末,上海港实施了“一门式”服务政策,与铁路联合,在港区内设立铁路服务站,这一举措不但降低了口岸费,而且加快了运作的效率。
直到十年前的上海集装箱中心站开始运营之后,将洋山深水港与全国铁路网有效的衔接起来,标志着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再创新高。
目前,上海铁路局已开行了义务、温州、金华、上饶、绍兴、合肥、苏州等上海港等25条国内集装箱“水铁联运”、“海铁联运”专线,年运量达40万标准箱。
二、国内外港口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外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分析1.安特卫普港。
安特卫普港属于比利时最大的港口,比利时四分之三的贸易都是通过安特卫普港进行的,该港口位于斯海尔德河的右岸,大部分的码头泊位均在挖入式港地里,港地之间以运河相隔,拥有6个海闸,其中参德夫利海闸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闸,德尔维德港池是港口的中心,有4个杂货码头河1个散伙码头,该港口拥有铁路线路达到4千米,年吞吐量达到150万标准箱。
其中内陆水路占比27%,公路占比45%,管线占比3%,铁路占比8%,转运占比7%,公路拥有169英里,铁路625英里,管线188英里,交通非常发达。
2.鹿特丹港。
鹿特丹港位于荷兰,属于欧洲的第一大港,港区满记达到100多平方公里,码头总厂维40多公里,吃水深为22米,能够实现54万吨的特大游轮,吞吐量达到3.2亿吨,拥有最先进的ECT集装箱码头,年运输量为640万标准箱,该港口最大的特点就是储、运、销一条龙服务,公路、铁路、河道、空运、海运相结合,属于世界罪先进的港口之一。
3.汉堡港。
汉堡港属于欧洲共同体,属于欧洲比较重要的中转海港,是德国重要的铁路和杭口枢纽,拥有300条航线通往世界各地,油库总量达到400万吨,粮仓总量为70万吨,与世界1100个港口保持着联系,仓库总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集装箱吞吐量为280万标准箱,使用了最先进的情报系统-数据通信洗头膏,属于欧洲最大的经济圈中国心,目前该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达到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准箱。
(二)国内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现状1.大连港。
大连港处于哈大线的终点,属于东北腹地的门户,是全国第八大港口,世界排名为第10位,与160多个国家河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货运往来,已有集装箱国际航线75条,拥有中国最大最先进的30万吨级别的原油码头河矿石码头,港口通过能力达到了2.4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了800万标准箱,链接3条主要铁路,实现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化、集约化港口。
2.青岛港。
青岛港的货物总吞吐量达到了4.65亿吨,位于全国第七位,每个码头都有铁路相连接,属于晋中煤炭河胜利油田的原油主要输出港,每个码头都有忒录相连接,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700万标准箱,进出口源头吞吐量属于全国第一,而且集装箱装卸的效率河铁矿石的装卸效率位于世界前茅,在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两市方面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可以统考10吨级别的传播6个,30万吨级别的船舶2个,5万吨界级别的船舶6个,及海运、水运、陆运、空运、管道运输为一体,目前青岛港正在不断的完善河建设,正迈向世界级港口的步伐。
3.宁波港。
宁波港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海港与一体的港口,属国内比较现代化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现在拥有万吨以上的深水破位为60座,生产性泊位有300做,25万吨级别的原油码头一个,而且与世界100多个国家以及600多个港口保持了运输往来,总吞吐量达到8亿吨,成为了世界货物吞吐量世界最大的港口。
现在成为了世界五大港口之一,集装箱航线约有115条,主要的运输方式有海运、河运、陆运、空运,在我国港口行列中举足轻重。
三、上海港海铁联运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一)港口与铁路干线处于分离状态对于上海港而言,主要的集装箱散运地为高桥河洋山水港,这是上海昂集装箱主要的作业区域,不过由于缺少直接连接的铁路干线,因此使得两个港口之间的货物需要公路运输,而且进行装卸作业两次,这不但增加了成本,也浪费了人力、物力,极大的降低了上海港的作业效率,而且,由于部门之间存在着管理约束,使得很多的流程需要手续,所以这也使得使得上海港的货物运输处于“港”和“站”分离的局面,这个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只有对两个港区之间建立铁路,方可解决这个问题。
(二)海铁联运工作各环节衔接不紧密港口作业最重要的就是每个环节之间紧密衔接,只有在各个工种、每个部门有效合作的前提下,方可保证港口内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上海港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主要是因为上海港在管理结构上并不合理,而且信息沟通方面缺少先进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部门之间、管理层与基层之间、港口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信息不流畅导致了服务质量下降,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麻烦,所以,如何的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机制,是当下上海港继续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集装箱海铁联运内部市场不稳、货源较紧在我国中西部,较东部相比铁路的发展还是欠缺的,因此作为东部地区比较大的港口之一而言,上海港在集装箱货源方面显得有些不足,供给量与需求量严重的失衡,使得上海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动力,市场的不稳定阻碍了上海港长远、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货源,同时保证市场的稳定关系着上海港的未来发展,如果不加以解决,长此以往,会导致上海港在国内外的竞争上失去优势,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上海港必须在内部集装箱市场上充分的调研分析,制定科学的市场侧露,改善这一困境。
(四)铁路运输管理不善,运能较匮乏所谓运能匮乏主要是指运线匮乏,没有更多的铁路运输线路来满足上海港的运输要求,沪宁和沪杭线通过的能力使(下转第56页)56递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顾客的要求进行快速反应,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交付,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因此,基于全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重要。
微特派速运应加强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其自身信息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营运效率。
(二)提高微特派快递公司物流运输服务质量1、增强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技能培训和技术水平认证。
“快递办法”在我国首次规定快递人员必须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快递办法”:申请当地的快递,跨区域快递及国际快递业务的企业,其从业者必须有不同比例的初、中级快递代理资格,资格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邮政局规定《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除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快递行业也应该通过行业协会的约束机制,加强员工技能培训,规范行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行为,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专业人员。
在物流运作中,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运用微机技术进行的都是IT技术在物流中的具体运用形式。
2、加强对业务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的素质。
快递行业的发展,一方面,要求宏观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快递行业在服务、技术和管理体系的标准,同时提高进入壁垒,对于已经进入了市场,即将进入快递市场的企业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管理。
另一方面也需要快递行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提高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快递公司科技含量。
通过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组织运输企业、生产企业利用多种渠道学习物流,使他们的思想观念能进一步解放。
一方面货运企业要有渗透到工业、建筑、商业领域中去的目标,提供比企业自货自运更为优质的服务。
另一方面,工业、建筑、商业等企业也要调整战略思路,突破“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树立物流意识,与物流企业精心合作,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的交易时间大大缩短,交易速度大大加快,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从目前的理论和实践看,电子商务对于商品交易的作用,已经获得了广泛肯定。
但是,最终的资源分配,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也就是说,互联网无法根本解决物流问题。
3.加大自动化操作设备的投入,规范内部管理。
目前快递企业已经进入了自动化、信息化的时代,微特派速运应加大其机械化、自动化的投入,减少人力操作。
国外的快递企业在货物分拣方面,运用的是条形码技术,该技术是以射频识别技术(RFID)为基础的分拣设备,提高了货物的周转速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减少其破损、错发的现象。
同时,规范内部管理,避免管理漏洞和盲区,使得整个物流的过程都在监控之下。
信息化是现代快递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对顾客的要求进行快速反应,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交付,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因此,基于全流程的管理和控制越来越重要。
微特派速运应加强与高科技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提高其自身信息化服务水平,从而提高营运效率。
结论快递业务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由于我国新兴快递产业发展相对较晚,开始低,中国快递行业仍在发展阶段,很多内部和外部不稳定总是影响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
基于上述的分析,中国民营快递成本低,占领低端市场,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在中国快递行业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