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胞吞作用

胞吞作用

——大分子与颗粒型物质的跨膜运输
年级:2013级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张 超 学号:20131305101031
胞吞作用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endocytosis) 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在 转运过程中,质膜内陷,形成包围细胞外 物质的囊泡,因此又称膜泡运输。属主 动运输。胞吞作用的类型
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
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形成的囊泡较小,称为 胞饮作用(pinocytosis)。形成的胞吞泡又称胞饮泡。直 径小于150nm。
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形 成的囊泡较大,称为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形成的 胞吞泡又称吞噬泡。直径大于250nm。
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区别 1.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nm,
而吞噬泡的直径往往大于250nm。 2. 胞饮作用是一种连续发生的组成型过程 (constitutive process),吞噬作用是一个信号触发 过程(constitutive process) 。 3. 胞吞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泡的形成需要网格蛋白 (clathrin)或这一类蛋白的帮助。通过网格蛋白有被 小泡介导跨膜受体及其结合配体的选择性运输 吞噬泡的形成则需要有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帮助。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是大多数动物细胞通过网格 蛋白有被小泡从胞外基质摄取特定大分子的有效 途径。
如对胆固醇(LDL, 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入。 流感病毒和AIDS病毒也是通过这种途径侵染
细胞的。
当细胞需要胆固醇时,LDL通过LDL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进入细胞。
胞吞作用是真核细胞用以调节营养物的内化、 信号转导和质膜更新的主要方式。通常胞吞 作用和细胞信号转导是彼此交互发生作用的。
真核细胞的胞吞和胞吐都是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进行。 并且转运的膜泡只与特定的靶膜融合,从而保证了物质
有序地跨膜运输。
谢 谢 观 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