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2)选择题:
1、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
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的是 [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中法战争④甲午中日战争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刚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 ]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起步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4、你一定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在[ ]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对“胜利”与“失败”你认为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手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没有真正的执行下去
D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宗指,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中国
5、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你认为下列历史人物中谁体现了这一精神[ ]
6、①邓世昌②曹汝林③陈化成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八年级⑥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在“十一”长假期间,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
请你给他们当导游,指出正确路线 [ ]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安顺场
B瑞金————安顺场———会宁—————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安顺场————会宁————吴起镇
D瑞金————会宁————安顺场————遵义————吴起镇
8、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告国人》一书,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该材料反映了[ ]
A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B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9、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为了[ ]
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国民党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D国共两党间的矛盾已经清除
10、抗日战争中,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的关键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徐州会战 D淞护会战
11、下列事件发生在1945年,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应是[ ]
①日本无条件投降②《双十协定》的签订③重庆谈判④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12、人民解放军解放城市一般有三种形式,武力夺取、和平解放、国民党军队起义投降,请你找出属于同一种和平形式的一组 [ ]
①南京②北平③天津④徐州⑤长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历史诊所:
13、八年级(1)举办一次“穿越历史时空”征文比塞,小明同学写了一篇题目为《我的1909年》,请你把这篇短文中的史实错误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我的1909年》
前几天,我收到了远在北京(京师)的表姐的来信,她在那里做小生意,叫我到她那里去玩几天。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兴冲冲的乘飞机出发了,到了北京,表姐把我接到她们住在东交民巷的家里。
第二天上午,表姐陪我到紫禁城内去游览了一番。
紫禁城内真是不愧为举世闻名的皇家建筑!中午我们品尝了北京的小吃。
真是“无巧不成书”,在街头,我有幸听到谭嗣同充满激情的演讲,我深受鼓舞。
回家的路上,我顺便买了一本书,《新青年》杂志。
(1)诊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诊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诊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诊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诊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处理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理历史档案:
14、分别把下列内容装入相应的档案代里。
①国共两党合作②洋务运动③戊戌变法④辛亥革命⑤红军长征⑥中国共产党成立⑦太平天国运动⑧新文化运动⑨抗日战争⑩人民解放战争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档案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档案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请你来当导演:
15、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的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八年级(5)同学准备编排一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课堂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
学校资料室提供A大生纱厂图片。
B《新青年》杂志。
C反映清政府的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涯的纪录片《幼童》。
D《洋务运动史话》。
请你准确地将这些资料分派给有关演员作参考。
(1)小明同学将扮演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左宗棠,你应将[ ]分派给他。
(2)小李同学将扮演状元实业家张謇,你应将[ ]分派给出他。
(3)小王同学将扮演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你应将[ ]分派给他。
(4)小张同学将扮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你应将[ ]分派给他。
五、阅读与发现:
16、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谈商,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
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
俟飞机到,恩来同志即赴渝
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渝”是指何地?
(2)从材料一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商谈的理由是什么?其呼吁进行商谈的真实用意何在?
(3)材料二反映出对蒋介石的邀请,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持何种态度?为什么采取此种态度?
(4)国共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
(5)后来蒋介石并没有遵守国共和谈的结果,你认为这种谈判对双方有意义吗?
六、回顾历史,论从史出:
17、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日本就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甲午中日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
试比较一下,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有何不同。
对这两次战争,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八年级(上)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历史诊所:
13、(1)错误:飞机;理由:1911年中国才出现飞机;
(2)错误:东交民巷;理由: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此地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隹;
(3)错误:紫禁城;理由:清政府尚末被推翻,此为清朝皇宫;
(4)错误:谭嗣同;理由:他于1898年牺牲;
(5)错误:《新青年》;理由:《新青年》于1915年才在上海创刊;
三、整理历史档案:
14、(1)②③④⑦⑧
(2)①⑤⑥⑨⑩
四、我来当导演:
15、(1)D;(2)A;(3)C;(4)B;
五、阅读与发现:
16、(1)“渝”指重庆。
(2)是商谈国家大事,其真实用意是为了赢得内战时间准备。
欺骗人民。
(3)毛、周等接受邀请,准备赴重庆谈判,为的是戳穿蒋介石真内战假和平的阴谋。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家和平。
(4)签订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
(5)这次谈判对双方都有意义。
①对国民党取得了调兵遣将的时间。
②
对中共则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但总的来说,对中共利益便大。
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17、(1)甲午中日战争,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大加深;1937年抗日战争,结果日本战败,中华民族获得独立。
(2)中国政府战败,落后就要挨打;抗日战争胜利是由于建立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武装斗争、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支持。
可见,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