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共体的建立

欧共体的建立

——选自《舒曼计划》
问题: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是什么呢?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 历史原因:
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
• 现实原因:
两极格局,欧洲处于尴尬局面
• 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的需要
• 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法德和解——法德矛盾是实现欧洲统一的最大障碍
补充:
水火不容的法德是如何走向和解的呢?
戴高乐与“戴高乐主义”
(三)外交方面:“三环外交”的推行
丘吉尔与“三环外交”政策
“三环外交”政策: 由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出
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 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 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 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 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在这一设 计中,英国占据了十分重要和独特的核心 地位。因此,英国不能接受“舒曼计划” 所设计的超国家高级机构的存在和管理权 威,也拒绝参加欧共体。
• (三)论述:
试述西欧一体化进程
资料补充:申根协议
“申根协议国”目前共有15国,它们是: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 荷兰、卢森堡、意大利、希腊、奥地利、挪威、芬兰、丹麦、冰岛、瑞典。根据“申 根协定”规定,其成员国对短期逗留者颁发统一格式的签证,即“申根签证”,申请 人一旦获得某个申根成员国颁发的“申根签证”,便可在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内在所 有申根成员国内自由旅行。
欧共体第一次扩张都有哪些国家?
英国

丹麦


为什么英国要加入欧共体呢?他加入有 什么背景?
背景:
一,英国本身:
1. “欧洲贸易联盟”的实力不够强大 2. 经济发展的缓慢,实力落后于美国、日本、
联邦德国
3. 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从殖民地获得的利
益越来越少
4. 对欧共体的依赖加强 5. “冷战”走向缓和,苏美的特殊关系减弱
事件之间的联系
• 通过使用图片、材料等文献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
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欧共体形成的学习,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 今世界的主题,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将进入多 极化格局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的意识。
教学重点
• 欧共体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拿破仑统一战争图
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图
漫画中法德商议何去何从问题
二战后的德国街头
资料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 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 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 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 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在 可能。
• 1973年1月1日,经过谈判,英国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
国。丹麦和爱尔兰也一同加入欧共体,欧共体实现了第 一次扩大。
意义: 欧共体的第一次扩大,使其包括了西欧最重
要的四个工业大国,不仅大大提高了欧共 体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而且提高了它的国 际地位。
欧共体经历了几次扩张呢? 先后有哪些国家加入呢?
知识补充: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本节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并摆 脱美国的控制,西欧各国开始走向联合。以法德 和解为契机,以欧洲煤钢联营的成立为起点,最 终形成了一个拥有116.8万平方公里土地,1.69 亿人口的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成立后,实行了统 一的外贸政策、农业政策和财政预算,并加强在 政治领域的合作。欧共体在发展中,它所显示出 的优越性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使更 多国家提出了加入欧共体(欧盟)的申请。欧共 体的成立加剧了西方阵营的分化,对当时的两极 格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范例。
• 并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欧共体都有哪些成员国?
1950年 创始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 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
思考:这几个国家都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英 国不在创始国之内?
战后初期英国的政策:
(一)政治方面:大国之梦,企图称霸欧洲 大陆;各项政策以美国马首是瞻
(二)经济方面:美国的帮助下,积极发展 经济
法德和解
1959年,巴黎,戴高乐和阿登纳握手,法德和解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2、过程
(1)1950年,舒曼发表声明
(2)1951年,《巴黎条约》:六 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 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共同体合并为欧 洲共同体
“舒曼计划”与欧洲煤钢联营
• “舒曼计划” ——1950年5月由法国外长舒曼提
出的一项联合经营法德煤钢的计划。该计划建议 把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 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这个机构的决定对于参加该机构的所有成员国都 具有约束力。该计划既适应了生产国际化的要求, 又使法德之间的战争失去了经济基础,因此得到 了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 积极响应。
于是,这些国家在1951年达成协议,建立了 《欧洲煤钢联营》组织。
1965年4月8日,6国 所签订的《布鲁 塞尔条约》原本。
《布鲁塞尔 条约》的签 订,将三个 共同体合而 为一,标志 着欧洲共同 体的正式形 成。
欧共体的主要活动
•建立工业品关税同盟,实行统一的外贸政
策。
•实施共同的农业政策 •决定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 •统一预算。 •加强政治领域的合作。
课后作业
• (一)名词解释:
欧洲煤钢联营协定 罗马条约 欧洲经济共同体 七国自由贸易区 三环外交 戴高乐主义
• (二)材料分析:
我相信现在和过去任何时代一样,统一的欧洲不可能是各民族的合为一体,但是 它能够而且应当是出自各民族有组织的相互接近的结果。在我们的时代,大量的贸易、 国际共同的事业、没有国界之分的科学技术、迅速的交通、频繁的旅行等等,所有这 一切都推动欧洲各民族向着这个方向迈进。因此我的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 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我们可以设想,以此 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如果有一天它们受到同样的威胁时,那么,这种演变的结果就是 可能使它们联合起来。
二、欧共体方面:
随着欧共体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欧共体的范围,从 而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欧共体第一次扩张的过程及意义:
过程:
• 1961年8月,英国麦克米伦政府正式提出加入欧共体的
申请。
• 1970年6月,英国保守党领袖希思出任首相,主张使英
国更加“欧洲化”,从而为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铺平了 道路。
教学难点
• 欧共体形成对两极格局的冲击
教学方式
• 以讲授为主,问题的讨论为辅
教授对象
• 高一年级学生
欧盟是如何出现的?
• 2010年10月28日,
欧盟首脑会议在布鲁 塞尔召开。为期两天 的欧盟首脑会议当天 在布鲁塞尔开幕。欧 盟领导人将审议有关 在欧盟内部加强经济 治理的具体措施,并 讨论如何建立长效机 制避免希腊债务危机 重演。
实际上,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我们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促使六个国家在政 治领域内经常采取协调的行动;不让某些其他国家,特别是英国,把西欧拉到大西洋 体系那边去──这是和欧洲人的欧洲的一切可能性不相容的,但是这些离心力却决心要 把既定的方针、习惯和市场改变,使自己欧洲大陆联成一体…… 这份史料表达了戴高乐对欧洲统一的见解,请回答:戴高乐对欧洲的统一有那些主要 的见解,并对这些见解给以分析与说明。
资料补充:欧元
欧元于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 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欧元区国家)正式使用,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 币。目前已有16个国家加入到了欧元区,还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欧元作为储备货币之一。目前, 欧元已经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货币。
申根境內无障碍——图中红线表示自由出入的德国—荷兰边界
试分析下列材料,欧共体的建立对西欧的发展 以及国际关系变化有什么影响?
欧洲主要国家GDP图 (单位:亿美元)
欧盟、美国和日本对比 分析示意图(1996)
欧共体成立的影响
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 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 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 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 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欧共体是怎样一个组织?
• 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
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欧共体又是怎样出现的?
分析:
为什么西欧会建立这样一个组织?它的 建立有哪些背景呢?
材料1:卢梭说:“欧洲国家必须建立联盟维 护欧洲的和平。”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 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欧共体的成立
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发展以及 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 运用相关材料分析欧共体形成的原因 • 识记欧共体建立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 理解欧共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对欧共体形成背景的分析,帮助学生理清重大
在“戴高乐主义”指导下,法国一面坚 决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防止美国利用英国控制欧 洲;另一面积极发展“法德联盟”,以此为基础巩 固和加强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3年1月,法德两国在巴黎签订了《法德合作条 约》。条约集中体现了法德的全面和解,从此“法 德轴心”开始运转,这一重要步骤对法德关系和西 欧联合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保持自己在欧洲事务中的地位,1960年,英国同瑞典、挪威、丹麦、瑞士、奥地利 和葡萄牙组成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