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
———————————————————————————————— 作者:
———————————————————————————————— 日期:
教案首页年月日
学科
地理
班级
七年级
姓名
领导签字
课题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课型
课时
1课时
知识、能力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图2.1和图2.2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状况,通过阅读材料理解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读图2.4掌握水半球和陆半球分布的特点。2)读图2.5结合教材掌握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概念。3)读图2.6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4)读图2.7,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洲的位置和轮廓。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法选择
地图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组织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实际效果
老师向学生提问,导入新课。
七大洲、四大洋
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概念老师提问,引导,纠正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特点老师监督各组,要求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在地球仪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9页的材料,了解各大洲名字的来历。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及轮廓要求学生读课本后面的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和认识他们的轮廓。老师辅导读图,要求学生回答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及轮廓。
3、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特点:
课后回顾及反馈:这节课上完之后,一直觉得不是非常的理想,反思了很久,总结出三点:
1.准备不够充分
2.教材吃的不透。
3.课外知识扩充的不够,没有新鲜感和时代感。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准备什么,只是想着,一节课上上完就好了,没想过要表现的特别出色。其实现在未来,每一次充分的准备对自己来说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要好好珍惜才是。内容安排真的很少,很没技术含量。虽然来听课的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惭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读图、分析、绘图、材料阅读、小组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情感目标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作业批改记录:个别填图题问题较多其他完成情况较好
教案批阅记录:
阅者签字:பைடு நூலகம்月日
各大洲的分布特点 大洲一南一北对称分布,陆地多呈三角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阅读材料
学生读图2.4
学生读图2.5。分组讨论这几个名词的概念
学生分组读图2.6,讨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特点
学生读世界地图,分组合作。
学生读图2.8,独自思考为什么呈这样的分布。
巩固学习大洲和大洋的方法和步骤。
巩固学习大洲和大洋的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能力。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效果较好
教案末页
板书设计: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ﻫ陆地:29%
一、地球?水球?海陆分布不均
海洋:71%
二、七大洲四大洋
1、各大洲大洋的名字:
2、各大洲大洋位置:
学生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老师的解答,充满对本节知识学习的兴趣
巩固学习大洲和大洋的方法和步骤。
使学生了解陆地和海洋在地球上的分布。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巩固学习大洲和大洋的方法和步骤
更好的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概况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个人的表达能力,巩固学习大洲和大洋的方法和步骤。
请问: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在我们居住以外的地方还有什么存在?
过渡那么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是怎么分布的呢?
新课的学习转动地球仪的游戏地球?水球?
为什么叫地球而不是水球?老师要求学生主动回答
陆半球和水半球的分布
老师引导
过渡了解了陆半球和水半球的分布后,我们得知道它们上面存在着上面及它们的来历,就向我们要认识一个人得先知道他的名字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