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sop文件

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sop文件

莱芜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细菌鉴定仪操作规范第页共12 页第 1 版第0次修改撰写日期:2017-01-01X 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一、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概况及检测原理1.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是快速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能对于临床大多数的细菌能进行快速鉴定和药敏实验。

2.鉴定实验:是经过各种反应底物的发酵,氧化,降解,水解反应,利用显色用于细菌的鉴定。

3.药敏实验:应用微量肉汤对倍稀释的方法检测细菌的药物敏感实验,能精确地检测出细菌的MIC 浓度。

4.专家系统、对细菌耐药机制检测包括:(1)产ESBL的肠道菌(2)万古霉素耐药(VRE)的肠球菌(3)高度的氨基糖肽类抗生素耐药(HLAR)的肠球菌(4)甲氧西林耐药(MRS)的葡萄球菌二、开机:1.检查电源系统: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相连的输出电压220±2;2.开机:1.接通打印机开关;2.接通显示器开关;3.接通主机开关(前面板右侧);4.接通判读仪开关(后面板右侧)。

三、操作:1.1在显示器左侧双击图标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用户名进入XK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软件界面;1.2患者信息输入: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钮,或点击“操作”菜单中的“检验申请”菜单项,进入检验申请操作界面。

依次录入相应的申请信息并按【添加】或回车,完成检验申请信息的录入保存;起草人操作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张林张伟张九斌2017-01-01莱芜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细菌鉴定仪操作规范第页共12 页第 1 版第0次修改撰写日期:2017-01-011.2.1录入【病历号】后按回车键,系统将首先按病历号检索。

如果系统中已有该病历号的申请信息则自动加载,用户在进行信息确认后便可完成【添加】;否则,光标自动移至【姓名】框,继续当前录入操作。

1.2.2录入【姓名】后按回车,光标自动移至【性别】框,可通过点击其右边的倒三角选定性别,也可通过“上/下光标”键进行性别选定。

1.2.3通过信息录入、回车键和“上/下光标”键的操作结合,将依次完成【年龄】、【年龄单位】、【住址】、【病房-床号】、【检验标本】、【检验目的】、【送检科室】、【送检医师】、【诊断病症】和【备注】的录入。

1.2.4信息输入完毕确认无误,后单击或【退出】,可退出。

1.3细菌鉴定药敏分析操作: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单击“操作”菜单中的“鉴定操作”项,进入系统鉴定操作界面。

1.3.1双击左上侧待鉴定的患者信息列表,同时中间位置的“检验编号”处显示同一编号在完成患者信息的选定。

1.3.2鉴定试剂盒判读请打开鉴定仪器判读仓上盖,将鉴定试剂盒装入仪器判读仓卡槽内,选定“细菌类别”;单击【自动鉴定】仪器将自动对已放入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显示详细的检测结果。

1.3.3鉴定结果确认:在对鉴定状态和结果进行确认后,单击【确认返回】键,退出当前的细菌鉴定返回到鉴定操作界面,细菌结果同时显示在相应的信息框内,根据细菌类别传递确定药敏类别,并将药敏鉴定部分的【自动鉴定】按钮和起草人操作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张林张伟张九斌2017-01-01莱芜市中医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细菌鉴定仪操作规范第页共12 页第 1 版第0次修改撰写日期:2017-01-01【人工鉴定】按钮均由不可操作状态改为可操作。

1.3.4药敏板的判读请打开鉴定仪器判读仓上盖,将药敏试剂盒装入仪器判读仓卡槽内;单击【自动鉴定】仪器将自动对已放入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并显示详细的检测结果。

1.3.5药敏结果确认:对结果进行确认后,单击【确认返回】键,退出当前的药敏鉴定返回到鉴定操作界面,并将药敏结果和专家评语分别显示在相应的信息框内。

最后单击【保存】。

1.3.6报告打印:单击“鉴定操作”界面左下侧已检验完毕的患者信息后,单击【打印】键进行报告单的打印1.4阴性报告1.4.1 打开鉴定操作: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或单击“操作”菜单中的“鉴定操作”项,进入系统的鉴定操作界面。

1.4.2 双击左上侧待鉴定的患者信息列表,同时中间位置的“检验编号”处显示同一编号在完成患者信息的选定。

1.4.3 阴性报告类型的选定:单击阴性报告选择框,选定具体的阴性报告类型。

单击【保存】按钮进行信息保存。

1.4.4报告打印:单击“鉴定操作”界面左下侧已检验完毕的患者信息后,单击【打印】键进行报告单的打印1.5报告修改:(如发现结果有误)单击“鉴定操作”界面左下侧已检验完毕的患者信息后,单击【修改】键输入当前用户密码点击“回车”可对报告的结果进行相应修改。

1.6患者信息修改:(如发现患者信息有误)单击工具栏上的按键,选择申请日期,单击患者信息直接进行修改后再单击【修改】键修改完成。

1.7报告的删除:在鉴定报告列表中选定某一有效记录,然后单击【删除】按钮,系统将给出是否确定删除的信息提示,选择“是”则执行删除,选择“否”则取消删除。

1.8院感点击“操作”菜单中的“医院感染监测”项,进入“医院感染监测”界面。

输入监测到的菌落数,单击【添加】后保存,打印报告。

1.9在工具栏内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其他功能进行相应的操作,如:统计、查询、起草人操作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张林张伟张九斌2017-01-01设置、用户管理等操作。

1.10判读结束后应第一时间关闭“判读仪开关(后面板右侧)”,以保证仪器使用寿命四、关机:下班前或使用完毕后应关闭仪器所有电源;1.关闭判读仪开关(后面板右侧);2.关闭主机(前面板右侧);3.关闭打印机开关;4.关闭显示器开关。

五、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试剂盒操作1、标本按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所推荐的方法进行收集、运送和初步离培养。

2、染色:挑取纯培养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1)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氧化酶、OF实验,记下实验结果,氧化酶(-)、OF(F)选用肠杆菌试剂盒;氧化酶(+)、OF(O)选用非发酵菌试剂盒;氧化酶(-)、OF(F)选用弧菌试剂盒——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革兰氏阳性球菌:进行触酶实验,记下实验结果,触酶(+)选用葡萄球菌试剂盒;触酶(-)选用链球菌试剂盒——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真菌:革兰氏阳性,镜检符合酵母样真菌特征选用真菌试剂盒——山东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接种:1. 接种准备:(1)取无菌稀释液试管一支。

(2)用无菌接种针,从待检细菌的平板中挑取待检菌落,加入稀释液中,制成约0.5麦氏单位(真菌2麦氏单位)均匀的菌悬液备用。

2. 接种(菌悬液):拆开试剂盒包装,分别取出鉴定试剂盒和药敏分析试剂盒,打开试剂盒盖,首先将菌悬液用微量移液器按150ul的定量加入鉴定试剂盒的每个孔内,按鉴定试剂盒内标签的提示加入相应的孔内石蜡每孔两滴;做好标记盖好盖子,鉴定试剂盒操作结束。

第二步更换微量移液器吸头,然后吸取无菌培养液100ul加入阴性对照孔(A1孔)内,再用微量移液器吸取菌悬液100ul加入到10 ml培养液内进行稀释并混匀,配制成药敏分析液;最后将药敏分析液加入到各杯孔中(A1孔除外),接种完成,盖好盖子;药敏试剂盒操作结束。

3. 培养:将接种完毕的鉴定、药敏试剂盒放入35℃培养箱中,进行18~24小时培养。

4. 上机鉴定:取出培养完毕的鉴定、药敏分析试剂盒。

打开“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软件,点击“鉴定”键,选择与生化鉴定相一致的“患者的检验编号”,打开试剂盒进出仓盖,放在试剂盒托盘上并固定,盖上试剂盒进出仓盖;点击“自动分析”仪器自动分析结果,(按先鉴定后药敏的顺序进行判读。

如果感觉自动分析结果有误还可进行手工分析或手工修改),并保存结果,最后打印“微生物检验报告单”;鉴定操作完成。

5.处理:所有使用过的菌悬液、试管、药敏分析试剂盒、塑料吸头等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高压灭菌或焚烧。

6.质量控制,为保证试剂盒的质量:6.1试剂盒开封后应保持干燥,不受潮,在24小时内使用。

6.2用无菌生理盐水按每孔0.1ml(100ul),加入各杯孔中,进行无菌试验。

6.3试验中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干扰的可能因素有杂菌污染、培养时间、菌液浓度等。

6.4推荐应用以下标准菌株进行室内质控7.附录:六、异常结果处理实际结果解释下一步的行动实验结果和预期结果完全符合本实验室的使用条件合格可以常规使用该产品鉴定菌种正确或不正确,与菌种典型反应不符合。

◆ 重复质控过程; ◆ 在额外的调查和/或更正行动未采取前,不能使用该批次产品。

*从以下方面完成调查:◆ 仪器 (XK 主机, 比浊仪、加样枪): 完成维护和/或校正。

◆ 菌株:检查纯度和活性,必要时,使用新鲜菌株重复实验。

◆ 方法学:严格遵循产品包装说明资料中提到的环节是否符合。

S, I, R 值和期望值不一致或MIC 超出了期望值(和期望值有一个及以上稀释度的差异) 不能使用该批次产品。

• 悬浮液的选择: 使用配套的稀释液、培养液。

• 技术人员: 换另一技术人员重复实验。

如果以上步骤均未奏效,请联系鑫科生物公司技术人员。

七、仪器的日常维护时间期限步骤在仪器维护前必须断开所有内部电源每天检查打印纸.检查所有的电缆,电线以及插头是否安全每周清洁板架:用洁净潮湿但不能出水的抹布轻轻擦拭板架表面和板孔内的灰尘及杂物,或用软毛刷清洁板架表面及板孔。

其他判读仪外部表面应该用洁净的湿抹布清洁,防止过多灰尘覆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