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第9章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2)变换域法 • 将信息隐藏在载体文件的重要位置,与空域方法 相比,它对诸如压缩、修剪等处理的攻击鲁棒性 更强,一般在正交变换域中进行,主要有离散傅 立叶变换(DFT)域、离散余弦变换(DCT)域、离 散小波变换(DWT)域、Mellin-Fourier变换域中 的信息隐藏。
不限制对主信号的存取和访问,而是致力于签字信号的 安全保密性。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奴隶主在奴隶的头皮上写字;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难可无忧。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2. 现代应用 • 根据处理方法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信息隐藏技术 主要分为数字水印技术和隐藏通信技术两大类。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 “密码术”主要通过设计加密技术,使保密信息不可读,
但是对于非授权者来讲,虽然他无法获知保密信息的具 体内容,却能意识到保密信息的存在。
• 而“匿形术”则致力于通过设计精妙的方法,使得非授权
者根本无从得知保密信息的存在与否。
• 相对于现代密码学来讲,信息隐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并
第9章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学习任务
本章主要涉及:
1 2 3 4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匿名通信技术 数据隐写术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5
隐蔽信道
学习任务
6 7
版权保护/数字水印
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基于传统密码学理论的加解密系统的缺点:
• 明确地提示攻击者哪些是重要信息; • 随着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基于网络实现的具
(3)图像自恢复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4)版权保护
星美
UME XXX
盗版 保利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5)数字内容保护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信息隐藏技术的其他应用: (6)数字指纹 (7)使用控制
(8)票据防伪
(9)数字水印与数字签名相结合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9.1.2 信息隐藏技术和传统的密码技术的区别 1. 信息隐藏和密码技术的区别 • 密码技术主要是研究如何将机密信息进行特殊的编 码,以形成不可识别的密码形式 (密文 )进行传递; • 对加密通信而言,攻击者可通过截取密文,并对其 进行破译,或将密文进行破坏后再发送,从而影响
(1)替换系统:用秘密信息替代隐蔽宿主的冗余 部分。 (2)变换域技术:在信号的变换域嵌入秘密信息 (如在频域)。 (3)扩展频谱技术:采用扩频通信的思想。
9.4 数据隐写术
(4)失真技术:通过信号失真来保存信息,在解 码时测量与原始载体的偏差。 (5)统计方法:通过更改伪装载体的若干统计特 性对信息进行编码,并在提取过程中采用假设检 验方法。 (6)载体生成方法:对信息进行编码以生成用于 秘密通信的伪装载体。
信手段,使得检测和去除信号变得困难。
9.3 匿名通信技术
(1)源重写技术 • 采用重路由转发策略,发送者匿名。发送者和接收 者之间经过了一个或多个转发节点,该节点实现了 重写数据包和转发数据包的功能。数据包在经过这 类转发部件时,在输入和输出的而一些关联信息被 移去或重写,如地址信息、时间信息、信息长度以 及信息编码等,从而能够隐藏数据包输入和输出的 对应关系。 • 典型的实现: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匿名攻击。 • 缺点:增加了服务延迟;增加了系统转发部件的负 荷,降低了有效匿名带宽;增加了系统路径选择、 密钥分发保存的代价。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9.2.1 信息隐藏技术组成
1.秘密信息和公开信息 • 秘密信息(Secret Message):待隐藏的信息,可 以是版权信息或秘密数据,也可以是一个序列号; • 公开信息:称为宿主信息(Cover Message,也称 载体信息),如视频、音频片段等。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2.信息隐藏技术组成 信息隐藏技术主要由下述两部分组成: (1)信息嵌入算法(编码器),它利用密钥来实现秘 密信息的隐藏。
(2)隐蔽信息检测/提取算法(检测器),它利用密 钥从隐蔽宿主中检测/恢复出秘密信息。在密钥未 知的前提下,第三者很难从隐蔽宿主中得到或删 除,甚至发现秘密信息。
• 若嵌入和提取采用相同密钥,则称其为对称隐藏 算法,否则称为公钥隐藏算法。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3)按嵌入域分类:
• 主要可分为空域(或时域)方法及变换域方法。
(4)按提取的要求分类:
• 若在提取隐藏信息时不需要利用原始载体C,则 称为盲隐藏;否则称为非盲隐藏。 (5)按保护对象分类 主要可分为隐写术和水印技术。
机密信息的安全;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 信息隐藏其目的不在于限制正常的资料存取,而在 于保证隐藏数据不被侵犯和重视。 • 信息隐藏技术和传统的密码技术的区别在于:密码 仅仅隐藏了信息的内容,而信息隐藏不但隐藏了信 息的内容而且隐藏了信息的存在。
消息
原始载体
隐秘载体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 信息隐藏是把一个有意义的信息隐藏在另一个称 为载体(Cover)的信息中得到隐蔽载体(Stego Cover),非法者不知道这个普通信息中是否隐藏 了其它的信息,而且即使知道也难以提取或去除 隐藏的信息。 • 所用的载体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及视频等。 为增加攻击的难度,也可以把加密与信息隐藏技 术结合起来,即先对消息M加密得到密文消息M’, 再把M’隐藏到载体C中。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3)信道隐藏 • 利用信道的一些固有特性进行信息隐藏,主要包括 在网络模型中的信息隐藏和扩频信息隐藏。 • 网络模型中的信息隐藏:指利用网络的控制信号或 通信协议等媒介中的一些固定空闲位置或信号进行 秘密信息的传送,以达到信息隐藏的目的。
• 扩频信息隐藏:提供了一种低检测概率抗干扰的通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4. 信息隐藏的通用模型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9.2.2 信息隐藏技术
1. 信息隐藏分类 (1)隐写术 • 隐写术( Steganography 就是将秘密信息隐藏到看 上去普通的信息(如数字图像)中进行传送。 • 现有的隐写术方法主要有利用高空间频率的图像数据 隐藏信息、采用“最低有效位”方法将信息隐藏到宿 主信号中、使用信号的色度隐藏信息的方法、在数字 图像的像素亮度的统计模型上隐藏信息的方法、 Patchwork方法等等。
版权保护以及拷贝控制和操作跟踪等领域主要使用信息 隐藏技术中的数字水印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则主要使用隐藏通信技术。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信息隐藏技术的主要应用: (1)隐蔽通信 (数据保密)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2)数据的完整性 (真实性,用于认证和篡改检测)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9.4 数据隐写术
• 信息隐藏过程一般由密钥(Key)来控制,通过嵌 入算法(Embedding Algorithm)将秘密信息隐藏 于公开信息中,
• 隐蔽宿主(隐藏有秘密信息的公开信息)则通过通
信信道(Communication Channel)传递,然后 对方的检测器(Detector)利用密钥从隐蔽宿主中 恢复/检测出秘密信息。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3)可视密码技术
• 可视密码技术:可视密码技术是Naor和Shamir于 1994年首次提出的,其主要特点是恢复秘密图像 时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密码学计算,而是以人的视觉 即可将秘密图像辨别出来。
• 其做法是产生n张不具有任何意义的胶片,任取其 中t张胶片叠合在一起即可还原出隐藏在其中的 秘密信息。
有并行计算能力的破解技术的日益成熟,传统的加 密算法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挑战.
• 1992年,提出了一种新概念——信息隐藏,将关键
信息秘密地隐藏于一般的载体中(图像、声音、视 频或一般的文档),或发行或通过网络传递。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9.1.1信息隐藏概述
1.发展历史 信息隐藏的发展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匿形术 ( Steganography )”的使用。“匿形术”一词来 源于古希腊文中“隐藏的”和“图形”两个词语的组 合。 “匿形术”与“密码术(Cryptography)”都 是致力于信息的保密技术,但是,两者的设计思 想却完全不同。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信息加密和隐藏的区别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9.1.3 信息加密和隐藏的三种模式 (1)信息加密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密,使用某种 方式将明文加密为密文 。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2)信息隐藏模式:对信息进行隐藏在载体中,形
成带有信息的伪装载体进行信息传输。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3)信息加密与隐藏模式:对信息进行加密,然
后隐藏在载体中,形成带有加密后信息的隐藏技术概述
9.1.4 信息隐藏的分类 1. 信息隐藏技术的主要分支
信息隐藏技术的主要分支与应用
9.1 信息隐藏技术概述
(1)隐蔽信道
• 隐蔽信道由Lampson定义为:在多级安全水平的 系统环境中(比如军事计算机系统),那些既不是专 门设计的也不打算用来传输信息的通信路径称为 隐蔽信道。 (2)匿名通信 • 匿名通信就是寻找各种途径来隐藏通信消息的主 体,即消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Web应用强调接 收者的匿名性,而电子邮件用户们更关心发送者 的匿名性。
9.2 信息隐藏技术原理
2.信息隐藏的关键技术 • 信息隐藏的主要方法包括在时间域、空间域及变 换域的隐藏,另外还有基于文件格式和载体生成 技术的隐藏。
(1)空域法 • 在空间域实现信息隐藏,多采用替换法。由于人 类感觉系统的有限性,对于某些感觉变化不敏感, 可直接用准备隐藏的信息来替换载体文件的数据, 但不会影响到载体文件的可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