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

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

落片操作时,导纱器应停在机器的右边.
二、编织工艺操作图的阅读
例:71.4×2tex(14/2公支)驼绒V字领男开衫编织操作工艺单: 95cm,横机机号:9;下机密度:纵向-59.5,横向-42.5; 成品密度:纵向,身-66,袖-62,罗纹-84;横向,身 -42,袖-43;收针辫子四条;空转:前后身2:1,袖子2: 1;坯布组织:身袖为平针,下摆、领口为1+1罗纹;缩片 方法:揉、掼。衣片下机总重380g。
(一)产品分析
(1)根据产品款式、配色,选用纱线原料及纱线的线密度; (2)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 (3)选用编织机器,确定型号与机号; (4)确定产品规格和测量方法; (5)选定缝合设备及缝合质量要求; (6)选用合理的染色与后整理工艺,并考虑质量要求; (7)确定产品所采用的修饰工艺和所需的辅料; (8)考虑产品所采用的商标形式及包装方式.
(六)收针
2.暗收针 将需要收针的织针上的线圈连同边部 其它织针上的线圈一起平移,使收针后衣片最边缘 织针上不呈现重叠线圈的收针方法,称为明收针。
(六)收针
2.暗收针
(七)拷针
根据工艺要求使需减针的织针上的旧线圈脱落,不进行线 圈的转移,并将这些织针掀下,直接退出编织区域,使衣 片由宽变窄的操作称为拷针。
(六)收针
收针是利用移圈的方法,将衣片横向相连的边缘 线圈,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并合移圈,并将移圈后 的空针退出编织工作区域,使衣片的横向编织针 数逐渐减少,以达到减幅的目的。
(六)收针
收针又分为明收针和暗收针
(六)收针
1.明收针 将需 要收去的织针上的 线圈直接移到相邻 的织针上,使其成 为重叠线圈,这一 收针过程称为暗收 针。
(六)确定产品的出厂重量、商标及包装形式
在产品的出厂重量、商标及包装形式方面应给予 充分考虑,因为它对产品的形象、销售及价位有很 大的影响.
(七)技术资料汇总
汇总产品的技术资料,装订、登记并存档管理.
第三节 横机的基本操作
一、基本操作 二、编织工艺操作图的阅读
一、基本操作
在横机的编织过程中,主要有掀罗纹、起口、 翻针、放针、减针(收针或拷针)、落片等 基本操作。
纱线的线密度范围和最适宜编织的纱线(纯毛纱)线密 度。
解:(1)当C 取7时:Tt=1000×7/142=35.7; (2)当C 取9时:Tt=1000×9/142=45.9; (3)当C 取11时:Tt=1000×11/142=56.1
因此,所编织纱线的线密度范围为35.7~56.1tex,最适宜 编织的纱线(纯毛纱)线密度为45.9tex.
二、织物密度与回缩率的确定
(一)密度的确定
横密主要受编织机的机号影响,机号越高,则横密越大; 纵密主要受编织机弯纱深度影响,弯纱深度越深,则纵密越小。 下机直测密度Ps:刚从编织机上下来的毛衫衣片密度. 下机回缩密度(下机或毛坯密度)Pm:从编织机上下来的毛衫衣
片,回缩后达到或接近自然松弛状态时的密度. 成品密度Pc :编织机编织的衣片经过缝制和后整理后,达到毛衫
(四)翻针
羊毛衫的下摆常采用罗纹组织,而大身常采用单面组织。 这就需要在织完下摆罗纹后,将前(或后)针床上织针所 编织的线圈移到后(或前)针床上对应的织针上,然后再 进行单面组织的编织,这一转移线圈的过程称为翻针。
(四)翻针
手工翻针的工具是收针柄。翻针有单翻针和组列式翻针。 单针翻针目前在一部分小厂中仍然在采用,但目前大多数 羊毛衫厂使用组列式翻针工具,称为翻针板,其翻针效率 大大提高 。
(三)起口空转
在完成起口操作后,按照工艺要求编织几个横列的管状组 织的操作,俗称打空转。通过打空转可以使罗纹边口光滑、 饱满。
在实际操作中,定幅梳栉挂好后,将前针床上的1’和后 针床上的3’起针三角关掉(或前针床的2’和后针床的 4’),进行空转编织,空转的横列数,根据工艺要求而 定。一般织物的正面空转应比反面多一个横列。
(二)起口
(二)起口
当完成起口横列的编织后,用定幅梳栉(又名穿 线板)从针床下部穿过起口横列的纱线,升出于 针床隙口,然后穿入梳栉钢丝。最后在梳栉下面 挂上适量的牵拉重锤,到此完成了织物的起口操 作。 要求织物处于穿线板的中间位置.
(二)起口
(二)起口
起口:毛起口和纱起口 毛起口:用毛纱直接编织起口横列. 纱起口:先用起头纱在织针上编织一个或几个起口横 列,然后再调用毛纱编织起口横列,待衣片下机后再 拆除起头纱即称为光边罗纹口. (涉及到分离横列的编织)
(二)工艺计算
(1)通过小样试验,确定织物成品密度和回缩率;
(2)计算横机羊毛衫的编织操作工艺或确定圆机产 品的织物幅宽及针筒尺寸;
(3)制定横机产品的编织操作工艺单,或按照款式 制定圆机产品的裁剪样板和排料方法.
(三)计算产品用料及制定半成品质量要求
横机产品
圆机产品
测定织物单位线圈重量
测定织物的面密度
编织的织物过于稀薄。纯毛纱C一般取9,腈纶膨体纱取8。
例1:已知采用41.7tex×2(24公支/2)的羊绒纱编织纬
解:平针织物,求最T适t 宜 的10横G0机02机C号。
G 1000C 1000 9 10.4
Tt
41.7 2
所以最适宜先用的机号为10针/25.4mm。
例2:已知横机机号为14针/25.4mm,求其编织平针织物时
前片
后片
袖片
附件
第四节 横机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
一、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选定 二、织物密度与回缩率的确定 三、常见羊毛衫款式的衣片组成形式 四、羊毛衫编织工艺计算流程 五、羊毛衫编织工艺计算方法
一、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选定
1.机号 2.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
1.机号
针床上规定长度内所具有的针距数。 G=E/T
电脑横机上,选针由机器自动完成。
(二)起口
为了防止起口线圈的脱散和便于牵拉,在编织每 一块衣片时,首先要编织一横列起始线圈,这一 工作称为起口。
当掀好罗纹排针后,应将针床移位,使两针床织 针成交叉配置,才能完成正常的起口动作。这时 才能推动机头,使两针床上处于工作位置的舌针 钩住纱线,完成起口横列的编织。
向尺寸相同的衣片,其毛密度相同.(10只拉密法) 纵向拉密法:将下机衣片20个线圈横列纵向拉足时测量其横向尺寸,纵
法. 以上四种方法,蒸缩效果最好,但需要蒸箱设备.
4.毛坯密度的控制方法
(1)回缩率法:将下机前的衣片长度与下机后的衣片长度比较,求出差 值.从第二片开始编织时,将此差异值加在下机前的衣片上,然后直接 在机器上测量第二片的悬挂长度,只要与第一片的长度相同则密度就相 同.
(2)拉密法 横向拉密法:将下机衣片10个线圈纵行横向拉足时测量其横向尺寸,横
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原则:
(一)按产品的经济价值分档设计产品; (二)节约原材料的耗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最佳工艺路线; (四)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严格执行中试制度。
第二节 编织工艺设计的内容
(一)产品分析 (二)工艺计算 (三)计算产品用料及制定半成品质量要求 (四)制定缝纫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 (五)制定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及质量要求 (六)确定产品的出厂重量、商标及包装形式 (七)技术资料汇总
度和尺寸的方法. 干蒸:将衣片放在温度为70℃左右,不含水气的钢板上烤5min,然
后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2)揉缩:将衣片无规则地团在一起,加以揉、捏,然后将其拍平,抹
直线圈纵行,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3)掼缩:将衣片横向对折,在折成方块形在平台上进行掼击,直至衣
片缩足为止,然后抹直线圈纵行,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4)卷缩:将衣片横向卷起稍拉,然后拍平,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
拷针的操作工艺一般在细机号的横机上广泛采用,其下机 衣片大部分需要经过裁剪后成衣。拷针比收针操作方便, 产量较高,同样能达到减幅的目的。但缺点是原料消耗较 收针为大 。
(八)落片
落片又称塌片,其实质是通过线圈脱套来落取衣片。 落片时需要先去掉牵拉重锤和挂边重锤,然后左手握 住衣片,给衣片以适当的牵拉力,右手轻轻推动机头, 进行一次无垫纱的编织,使织针上的线圈全部从织针 上脱套下来,左手握住落下的衣片,这就完成了落片 操作。
根据编织操作工艺单求出各衣 片总线圈数
计算单件产品的理论重量 单位线圈重量×总线圈数
计算原料消耗量
根据裁剪排料求出单件产品排 料面积
计算单件用料重量 单件产品排料面积×面密度
计算原料消耗量
制定半成品质量要求
制定半成品质量要求
(四)制定缝纫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
横机产品 确定选用套口机的型号规格; 编制缝合工艺流程; 制定缝合各工序的质量要求
圆机产品 确定选用缝纫机的型号规格; 编制缝合工艺流程; 制定缝纫各工序的质量要求
(五)制定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及质量要求
(1)对需要染色的产品,制定合理、经济的染色 工艺;
(2)制定产品最佳的缩绒工艺及其他整理工艺; (3)正确选用染色及后整理设备的型号规格; (4)制定染色及后整理工艺的质量要求;
成品时的密度. (是羊毛衫工艺计算的主要参数)
(二)回缩率的确定
1.回缩率 U=(Pc-Pm)/Pc×100%
回缩率可正可负,一般情况下,纯毛缩绒产品的纵向 回缩率为正,而横向回缩率大多为负。
2.影响回缩率的主要因素
① 原料的种类 ② 原料的加工方法:粗纺毛纱比精纺毛衫的回缩率大. ③ 织物的组织结构:组织不同回缩率也不同. ④ 织物密度:密度越小,回缩率越大 ⑤ 所受张力的大小:纱线在加工过程中所受的张力越大,回缩率
越大 ⑥ 毛纱的色泽:深色织物的回缩率较浅色的小 ⑦ 染料的选择:弱酸性染料染色的毛纱比强酸性染料染色的毛纱
回缩率大. ⑧ 后处理的方法:轻缩绒比重缩绒的回缩率小.后整理过程中,
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缩率就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