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最大的龙胆草生产基地--通过了国家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
据抚顺市政府介绍,这是我国唯一的龙胆草GAP基地。
龙胆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有泻肝胆实火、清热健胃、除湿热等功能,主治高血压、头晕、耳鸣、目赤肿痛、胸肋痛、胆囊炎、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等症。
龙胆草属大宗常用中药材,过去三十几年一直列入国家统配品种。
近年来,由于乱垦、乱牧及乱采挖使草原荒坡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龙胆草收获量连年下降,目前已不足万公斤。
现在全国市场上很难见到大批量的货源,因此龙胆草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保护品种。
人工种植前景十分广阔。
清原满族自治县作为国内龙胆草人工归圃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地区,近年来大力提高
产业的科技含量。
先后完成基地环评1.2万亩,完成野生和人工种植龙胆草的图谱鉴定及龙胆物种鉴定工作,进行了龙胆草规范化种植相关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定及完善。
种植基地从环境质量检测、生产技术、用肥用药到质量标准、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全程按照GAP标准进行管理,其中仅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检测就进行了10余批次。
通过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确保基地龙胆草生产涉及植物药的79项指标全部合格。
〖药材产地〗龙胆、三花龙胆主产于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产量大,品质佳,销全国,并有出口。
条叶龙胆主产于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
多自产自销。
坚龙胆主产于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自产自销,少量外销。
〖栽培〗喜凉爽潮环境,耐寒,忌强烈阳光;以富含腐殖质的微碱性土壤和砂质壤土为宜。
用种子繁殖,于3月份上旬春播,或在11月份上旬秋播。
春播需于播前两个月份将种子与细土拌匀后低温处理。
条播,行距30厘米一40厘米,浅播,覆土1厘米,每亩用种量150—200克。
分株繁殖,于春、秋季将根部掘出,分割成小簇,按行株距30×20厘米,深约3厘米,穴栽,栽后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中耕除草,生长期中需追施稀薄人粪尿2—3次,除留种外及时摘除花蕾。
病害有斑枯病,发病初喷50%,退菌特1000倍液防治。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根及根茎。
以秋采者质量较好。
除去泥土杂质、晒干,或切段后干燥备用。
〖药材炮制〗
1.龙胆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闷润至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筛去碎屑。
2.酒龙胆取龙胆片或段,喷淋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
龙胆片或段每100公斤,用黄酒10公斤。
炮制研究进展:略
〖药材贮藏〗
置干燥通风处,防霉。
炮制品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