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存货跌价准备
按原成本计价:
全额或部分冲销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抵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编制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分录时:
(1)不考虑增值税。
如果给出的收入为含税收入,应还原为不含税收入。
(2)不抵销运杂费。
(3)期末抵销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时,如果各批存货的毛利率不
等,则还应考虑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如先进先出法等)。
(2)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营业收入(本期内部商品销售产生的收入)
贷:营业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存货×T)
贷:所得税费用
(3)存货跌价准备:
A、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抵销后余额=(可变现-原成本)×期初结存数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抵销额×T)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B、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
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售价-帐价)
(2)抵销本期多提折旧:
多提折旧额=(售价-帐价)/折旧年限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3)发生减值:
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4)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减值)×T (1)将期初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售价-成本)
贷:固定资产——原价
(2)将期初累计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期初累计多提折旧)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将本期购入的固定资产原价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售价-成本)
(4)将本期多提折旧抵销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售价-成本)/折旧年限
贷:管理费用
2.发生变卖或报废情况下
(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在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
将上述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项目用“营业外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