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一个文献综述
摘要:有关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研究是最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是汗牛充栋。
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该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字: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一、前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支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除了对经济规模产生作用外,对经济结构特别是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也会产生一定作用。
有关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的研究却是在最近十多年间才发展起来的。
greenwood和jovanovic (1990)的理论模型开创了该领域研究的先河。
在此以后,与其观点相近的文献逐渐涌现,大都是要证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倒 u 型关系。
中国也有很多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
然而大部分中国学者的实证研究结论都与国外的理论有一定矛盾之处。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尚处在金融发展倒 u 型的前一阶段,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并没有区分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的缘故。
二、国外研究综述
(1)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分析
greenwood 和 jovanovic (1990)的研究开创了研究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先河。
他们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模型来研究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
在该模型
中,他们假设初始收入分配外生于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并且利用金融市场融资存在固定的金融参与门槛成本,而不是所有的人均能够支付起这一成本。
则当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时,金融发展将会扩大收入差距。
但随着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金融市场,金融发展将逐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即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服从倒”u”型的轨迹。
aghion 和 bolton (1997)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他们假设道德风险和信贷约束是资本市场不完美及持续收入差距的根源。
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中,生产效率也较低下,因此存在财富不平等现象;而到了金融市场有效和生产率水平较高的阶段,扩大的资本积累则会降低收入差距。
资本积累的过程实际上是金融发展和深化的过程,因此 ,金融发展和收入差距在长期中呈现库兹涅茨曲线效应。
matsuyama(2000) 则强调了信贷市场的作用,从利率和信贷市场均衡的角度来研究收入分配的演化。
matsuyama 指出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中不平等现象将长期存在, 而在生产效率或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中则收敛于完全平等的稳定状态,富人的投资最终会把穷人拉出贫困陷阱, 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借贷的增加,扩大的需求将促使利率提高, 使得收入较低的人能以较高的利率把钱贷出, 最终收入差距会缩小, 从而产生 kuznets倒 u 型的收入分配。
galor 和 zeira (1993) 在不完全信贷市场的模型中,分析了金
融中介效率提高对人力资本投资和最终收入分配的影响。
由于金融结构不完善,利用金融中介的成本比较高昂,穷人因无法支付这一成本而不能得到金融服务,而富人则会更加方便地取得融资,因此金融效率低下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2)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研究
除了构建理论模型, 许多学者为了具体考察金融发展对收入分
配的影响, 也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
证研究。
最早开始对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系统地进行实证分析的是clarke,xu and zou(2003)。
他们使用 91个国家 1960- 1995 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中介的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的关系, 也
就是即使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 金融发展也能够减少不平等。
townsend 和 ueda (2003) 在 gj 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和改进, 以一个动态模型讨论金融深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论证金融发展
与收入差距的关系遵循库兹涅茨曲线。
他们经过模拟检验后认为, 政府的限制性金融政策还会带来财富的损失。
iyigun 和
owen(2004) 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后发现, 金融发展和
收入分配之间也呈现出库兹涅茨效应特征。
beck, demirguc- kunt 和 levine(2004)利用99 个国家
1960-1999 年的跨国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能够
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有助于降低贫困水平,进而缩小贫富差距。
三、国内研究综述
从国内近期的研究文献看,大多是借助于国外既有的理论分析框架或模型,结合中国的经济现状,对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
章奇等(2004)首次对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金融中介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机构在向农村和农业配置资金方面缺乏效率,并且金融发展的这种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20 世纪 90 年代。
温涛等(2005) 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关系替代了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张立军(2005) 对以金融发展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分析, 证明了我国金融发展可能扩大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姚耀军(2005) 对金融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显著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张前程和范涛(2008)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分析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规模及效率非均衡都在一定程度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四、研究展望
从greenwood 和jovanovic开创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研究以来,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对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学者们却一直并未形成统一的结论。
由于学者们在理论分析中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在实证检验中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因此得到了不同的研究结论。
但通过考察既有文献可以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国家层面来探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但是,当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差距较大,在国家层面上成立的结论,应用到区域层面则未必成立。
因此,未来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关注某一具体区域,探索区域范围内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greenwood,jeremy, boyan javanovic.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5):1076-1107.
[2] galor, oded and joseph zeira.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60(1):35-52.
[3] honohan, patrick. financial development, growth and poverty: how close are the links [r].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203, 2004.
[4] 章奇,刘明兴,陶然.中国金融中介增长与城乡收入差[j].
中国金融,2004,(1):71-99.
[5] 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2):49-59.
作者简介: 张宇,女,1988年10月生,河海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