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对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 主讲:范小忠
对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 主讲:范小忠
对传染病的防护
1、控制传染源:由于发病初期出现传染病 症时,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 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防止传染源扩散。同时采取行动消灭传播疾 病的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
对传染病的防护
2、切断传播途径: ①尽量不与隔离人员和物品接触; ②注意包扎伤口,养成皮肤消毒习惯; ③保护好食物,不吃不洁净食物; ④进行个人呼吸道防护、防止吸入带菌空气; 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的 防护能力
“731”部队
1932~1933年成立的一个专门的细菌实验 室,1935~1936年扩建成细菌武器研究所, 研究所命名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后称 “731”部队。设立在哈尔滨一个叫“平房” 的地方。利用所谓的“犯人”进行灭绝人性 的细菌效能实验。共杀害了2000多名中国 人。生产浓缩鼠疫杆菌液、炭疽杆菌液、霍 乱孤菌等。制造施放细菌的生物弹。
生物武器的特点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污染面积广; 不易被发现; 危害时间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将生物战剂配制成气溶胶布撒。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生物战剂的杀伤破坏因素
①呼吸道:处于污染区的人员,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的 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 ②食用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 ③带菌昆虫叮咬: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④生物战剂可直接经过皮肤、粘膜、伤口进入人体, 如:炭疽杆菌 《四个字:吃——误食被污染的食物,如霍乱;吸—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如鼠疫、天花;触——接触 带菌物或病人,如炭疽杆菌;咬——带菌昆虫叮咬, 如疟疾。》
课后思考题
当发现在生活的区域内空情异常,地情异常, 虫情异常,疫情异常时,可以初步判定有病 原微生物散布。此时,应迅速采取的个人防 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 对生物武器污染区和传染病疫区应采取的集 体防护措施有哪些?
东台市新街镇中学
对生物武器 袭击的防护
主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器材构成的用以危 害人畜健康的一种武器。 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专门用来杀伤人畜,毁坏农 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 的发展、生产、、储存及销毁这类武器公约》的简 称。1972年4月10日签订,1975年3月26日生效。 1984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禁止生 物武器公约》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个人防护
选用防护器材,主要做好戴、扎、涂、服 ①、戴:戴防毒面具、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戴手套,穿塑料衣、帽、胶靴等 ②、扎:扎好袖口、裤脚,将上衣扎在裤腰内, 围好颈部 ③、涂:在身体暴露部位涂抹防虫油或驱虫剂 ④、服:直接接触生物战剂的人员,可服用高 效、长效预防药物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集体防护
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进入人防工程 在污染区的人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 ⑴、隔离、封锁:对敌人施放生物战剂所造成 的污染区和引起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 染病的疫区及时警戒,实行封锁,禁止无关 人员出入。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集体防护
⑵、消毒: ①、被污染人员可淋浴或用肥皂水擦洗污染部位; ②、用碘酒、个人消毒包擦拭,或用净水冲洗。 ③、受污染的衣物、仪器、环境进行消毒。 衣服:日晒、蒸煮、洗涤; 食物:蒸煮; 食具:用漂白液浸泡; 环境:用消毒液喷洒、刷洗 ⑶、杀虫、灭鼠: 杀虫: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药; 灭鼠:打、扑、挖、灌、毒药灭鼠
炭疽病
炭疽菌是一种致命的细菌病毒。杀伤力惊人, 经由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高达九成。 炭疽菌袭人的途径: 皮肤炭疽:由皮肤伤口或擦伤进入皮肤组织, 产生溃疡,死亡率20%。 呼吸道炭疽:染病初期类似感冒,其后会有 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休克。 消化道炭疽:食用受感染的肉类,特征是急 性肠道炎。
对传染病的防护
保护易感人群: ①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保护老人、儿 童、体弱多病者,不要让易感人群与污染源 接触; ②对易感染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他们的免 疫力; ③易感染者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增强抗病能力
生物武器发展简介
在16世纪就有了利用人工撒播传染病菌来征 服对手的记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利 用细菌对对方进行了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德国制造了细菌炸弹;1932年日本在中 国建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实验室;美军 在朝鲜战争中对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多次投 放带菌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