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药与人药、兽药的差异实验课程:水产动物疾病学姓名:刘保学院:水产学院学号:2009308200422专业班级:水族科学与技术0901班指导老师:顾泽茂完成时间: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五日渔药与人药、兽药的差异刘保(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武汉430070)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学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药、兽药及渔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药、兽药及渔药的生产厂家和药物品种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药物生产和经营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全,致使大量的伪劣假冒和低质药品充斥市场,一些地方不规范用药、滥用药和凭经验用药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人药、兽药和渔药不分,用兽药替代渔药,用人药代替兽药或渔药,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也十分普遍。
虽然这类药物疗效显著,但引发的副作用较多,后果也较严重,如引发环境污染、引起药害、增加用药成本、耽误治疗良机、导致品种质量安全问题等。
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大力普及规范用药知识,笔者在下面将对人药、兽药、渔药进行详细区分,对这些年来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梳理、分析和归纳,就药物的合理使用加以说明,供广大从事医药事业特别是医生和兽医以及用药指导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
关键字:人药;兽药;渔药;药物;水产养殖目录1.药物 (4)1.1.兽药 (4)1.1.1.定义及分类 (4)1.1.2.生产现状 (4)1.1.3.成分 (5)1.2.渔药 (6)1.2.1.定义及分类 (6)1.2.2.生产现状 (6)1.2.3.疗效 (6)1.3.人药 (7)1.3.1.定义及分类 (7)1.3.2.自身特性 (7)2.药物滥用 (7)2.1.现状 (8)2.2.原因 (9)2.3.危害 (10)3.兽药、渔药和人药的区别 (10)3.1.兽药与渔药 (10)3.2.兽药与人药 (11)4.科学用药方法 (12)4.1.怎样安全使用兽药 (12)4.2.怎样安全使用渔药 (13)4.3.怎样有效遏制药物滥用现象 (14)参考文献 (16)1.药物(Drugs)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从广义上讲,药物包括人用药、动植物用药,其中,人用药(以下简称“人药”)包括有利于健康的催眠药、感冒药、退烧药、胃药、泻药等等各种药品,动植物用药又包括兽药和植物用药等等各种药品。
从狭义上讲,药物仅适用于人类,即人们俗称的“医药”或“中西药”。
依照法律,药物可分为两大类:处方药物及非处方药物。
处方药物指那些考虑到医疗安全只能在医疗监护下使用的药物,必须由执业医师出具书面处方(例如内科医生、牙科医生或兽医)。
非处方药物指那些不用医疗监护即具相当安全性的药物,可在无处方情况下由药店直接出售。
根据本篇文章的要求,笔者下面着重介绍人药、兽药和渔药。
1.1.兽药(Veterinary Drugs)1.1.1定义及分类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
兽药也称兽用药或动物用药,狭义指家畜家禽用药,广义指防治除人类以外所有动物疾病及促进其生长繁育的药品。
兽药与人药在研究与开发中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
大致可归纳为四类:①一般疾病防治药;②传染病防治药;③体内、体外寄生虫病防治药;④(包括促生长药)。
其中除防治传染病的生化免疫制品(菌苗、疫苗、血清、抗毒素和类毒素等),以及畜禽特殊寄生虫病药和促生长药等专用兽药外,其余均与人用相同,只是剂量、剂型和规格有所区别。
1.1.2.生产状况1983年世界兽药总产值为60亿美元,约占医药总产值800亿美元的7.5%。
同年在世界兽药总销售额中,饲料添加剂占42%(抗生素11%,抗球虫药5%,营养药及其他26%),化学治疗药只占47%(抗生素16%、抗寄生虫病药16%、其他15%),生化免疫制品11%。
国际上许多大型跨国制药公司都同时生产、销售兽药。
据1982年版美国《兽药索引》所载,就有163家兼营或专营兽药的公司。
据1985年统计,中国有27家兽医生物药品厂,其中南京、郑州、成都、兰州四厂最为著名;生产兽用的抗生素、化学治疗药、中药、添加剂以及各种制剂的兽药厂约250家。
到2010年末,通过GMP认证的兽药厂约1700家。
兽药又分为粉剂、注射剂(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散剂、预混剂、片剂、口服液等,有中药提取物,现在对原料的生产要求比较严格。
1.1.3.成分1)来自植物。
来自植物的药物很多,它占药物的大部分,并且治病的历史很久。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十分重视植物的防病治病作用。
据记载,早在公元前234—223年,就有用草药治病的文字记述。
植物药的成分复杂,含有的治病有效成分十分丰富,如称为生物碱的含氮的碱性有机物、各种有机酸、可被稀酸或酶类水解的化合物、挥发油、单宁酸与氨基酸等。
在自然界中,药用的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来自动物。
不少动物都可以入药,有防治疾病效用。
在公元六世纪问世的《本草经集注》,收集的760种药物中,就有“虫兽”一类药物即动物药。
人类采用某些动物的器官组织入药,或以动物的某些分泌物、排泄物与体液入药,其中不少含有氨基酸、消化酶或激素的成分。
3)来自矿物。
一部分药物是来自矿物。
古代文献称这类药物的来源是“玉石”。
如今日广泛应用的石膏、硫磺、氯化钠、芒硝(硫酸钠)等,种类很多,其效用各异,主要成分为各种矿物元素。
4)化学合成药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采用人工化学合成的药物愈来愈多。
如各种磺胺类药物、呋喃类药物、抗菌增效剂、某些维生素类和激素类药物等等。
其成分相当复杂,分别用于抗菌、消炎和调节某些生理机能等。
多用于捕兽。
5)通过某些微生物的培养获取的物质,可以防病治病。
如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许多传染病。
1.2.渔药(Fishery drugs)1.2.1定义及分类药物是指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协助机体恢复正常功能的物质。
顾名思义,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产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
故其应用范围限定于增养殖业,而在捕捞渔业和渔产品加工业方面所使用的物质,则不包括在渔药范畴内。
现代养殖渔业分为鱼、虾、贝、龟、鳖等各种水产动物增养殖和以紫菜、海带等藻类为主的水产植物种养殖两大部分。
因此,渔药同样区分为水产植物药和水产动物药两部分,也可称为水产药。
当前国际上对渔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于水产动物药,故常常将渔药狭义地局限为水产动物药。
目前农业部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药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消毒药、水质改良药、中草药、疫苗、激素、维生素及生长代谢调节药、微生物制剂等9类。
1.2.2.生产状况通过评审并在农业部第627号公告、第784号公告、第850号公告、第894号公告、第910号公告中予以公布的134种,加上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3版、2006版《国家兽药质量标准》以及原农业部784号公告的可使用标准的制剂中的25种原国标渔药,目前我国允许生产的国标渔药共159种,随着申报和审批工作的进行,以后还会出现更多品种的国标渔药。
1.2.3.功效渔药是人类与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作斗争的重要武器,也是增进水产动植物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手段。
应用渔药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和提高渔产量。
养殖渔业的主要特点是所有养殖品种必须生活在水中,而各类水体通常又是微生物、寄生虫以及种类繁多的水生生物栖居或孽生地,水又是化学物质的优良溶剂和有机物、尘埃的悬浮剂。
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特别是不利养殖条件下,如水质恶化易为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创造条件。
因此,作为渔药必需具有下列8项功用之一,即:(1)治疗疾病;(2)预防疾病;(3)消灭、控制敌害;(4)改善养殖环境;(5)增进机体健康;(6)增强机体抗病力;(7)促进生长;(8)疾病诊断。
1.3.人药1.3.1.定义及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这里专指人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人药按来源分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按国家法律可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主要功效有:(1)预防疾病;(2)治疗疾病;(3)减少痛苦;(4)增进健康(5)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6)帮助疾病的诊断。
1.3.2.自身特性1)种类复杂性:具体品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0余种,我国目前中药制剂约5000多种,西药制剂约4000多种,由此可见,药品的种类复杂、品种繁多。
2)药品的医用专属性:药品不是一种独立的商品,它与医学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患者只有通过医生的检查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才能达到防止疾病、保护健康的目的。
3)药品质量的严格性:药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质量不得有半点马虎。
我们必须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稳定。
4)另外,药品的质量还有显著的特点: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样,有质量等级之分: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销售,而药品只有符合规定与不符合规定之分,只有符合规定的产品才能允许销售,否则不得销售。
2.药物滥用2.1.现状随着我国医药学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药、兽药及渔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人药、兽药及渔药的生产厂家和药物品种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药物生产和经营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全,致使大量的伪劣假冒和低质药品充斥市场,一些地方不规范用药、滥用药和凭经验用药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人药、兽药和渔药不分,用兽药替代渔药,用人药代替兽药或渔药,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也十分普遍。
虽然这类药物疗效显著,但引发的副作用较多,后果也较严重,如引发环境污染、引起药害、增加用药成本、耽误治疗良机、导致品种质量安全问题等。
2011年初披露的信息显示,农业部渔业局2010年组织27家水产品质检机构对全国30个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开展的一次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就从随机抽检的997家水产养殖单位中发现有25家单位样品含有对人体或者环境构成危害的禁用药物。
其中,一些省份出产的甲鱼、对虾、河蟹、青虾、鲫鱼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还有的省市鲫鱼、草鱼、鲤鱼样本被检出“孔雀石绿”。
在发现的问题中,草鱼、河蟹体内五氯酚钠、对虾体内氯霉素残留等问题,也被查获。
一些业界人士和专家指出,我国目前针对水产领域“药物依赖”的相关管理措施还有很大提升和完善空间。
一方面,政策严令禁止很多违禁品在水产养殖业的使用,但却允许其他领域公开生产、销售和使用这些药物。
这使得一些唯利是图的养殖户通过合法渠道花点小钱就能轻易买到这些违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