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资料来源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 (UNCOMTRADE)相应数据整理得出 。
表 2数据表明 ,中日之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很 同期日本对中国贸易结合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 高 ,日本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与中国对日本的贸易 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占日本总出口额的比重增长的 结合度有着相似的变动趋势 。中国对日本的贸易 速度小于中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比重增长 结合度从 2002年开始有下降的趋势 ,主要原因是 : 的速度。尽管如此 ,中日两国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 同期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出口的 还是相当高的 ,中国对日本的贸易结合度平均水平 比重持续下降 , 2002~2006年分别为 14. 87%、13. 为 2. 70,日本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指数平均为 2. 1。 56%、12. 39%、11. 02%和 9. 46% ;而同期日本从中 可以预见 ,未来中日两国之间依然会有着紧密的贸 国的进口占日本总进口额的比重维持在 50%左右。 易联系 ,贸易结合度将进一步扩大 。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 ”校级重大攻关项目“国际经济组织政策倾向及对策研究 ”(XNZD007) 【作者简介 】关雪凌 (1962 - ) ,女 ,北京市人 ,经济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
肖 平 (1980 - ) ,女 ,山东省潍坊市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
式 ( 1 )中 : TCDij表示 i、j两国间的贸易结合 度指数 ; Xij表示 i国对 j国的出口额 ; Xi表示 i国 出口总额 ; Mj表示 j国进口总额 ; Mw表示世界进 口总额 。如果 , TCDij < 1,表明 i、j两国在贸易方 面联系松散 ;如果 TCDij > 1,表明 i、j两国在贸易 方面联系紧密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商品贸易数据
日方统计数据
中国对 日进口 总额
对日进口 占中进口 总额比重
中国对 日出口 总额
对日出口 占中出口 总额比重
中日贸 易额
中日贸易 占中贸易 总额比重
日本对华 进口总额
对中进口 占日进口 总额比重
日本对华 出口总额
对中出口 占日出口 总额比重
日中贸 易额
日中贸易 占日贸易 总额比重
291. 81 21. 02 308. 86 20. 45 600. 67 20. 72 404. 36 11. 58 218. 87 5. 33 623. 23 8. 20
本在对中国贸易中比重的下降 (详见表 1) 。由表 易额所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都呈现逐年下降趋
1可以看出 ,在 1996 ~2006年 11年间 ,日本从中 势 ,进口所占比重从 1996年的 21. 02%下降到 2006
国进口额和所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 , 年的 14. 62% ,出口比重从 20. 45%下降至 9. 46% ,
337. 63 20. 38 324. 11 16. 63 661. 74 18. 35 428. 53 13. 82 233. 40 5. 59 661. 93 9. 10
415. 10 18. 44 416. 55 16. 72 831. 65 17. 53 551. 00 14. 51 303. 80 6. 34 854. 8 9. 95
2006年全年 ,中日双边贸易额为 2112. 95亿美元 , 同比增长 12. 06%。其中 ,日本对中国出口 927. 7 亿美元 ,增长 15. 85% ;从中国进口 1185. 26 亿美 元 ,增长 9. 26% ;日本对中国贸易逆差 257. 56 亿 美元 ,下降 9. 32%。[ 2 ]
1998 3. 09 1. 98
1999 3. 03 1. 90
2000 2. 83 1. 81
2001 3. 00 1. 96
2002 2. 84 2. 09
2003 2. 66 2. 22
2004 2. 49 2. 13
2005 2. 19 2. 09
2006 平均 1. 75 2. 91 1. 94 2. 16
随着中日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中国的 对日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 20 世纪 90 年代 , 制成品在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中所占比重迅速扩 大 。1997年中国对日本出口产品中纤维制品占 37. 16% ,机械制品占 29. 16% 。2002年中国向日 本出口的机械 、电器类产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 纤维制品 ,占到对日本贸易出口的近 1 /3。[ 3 ] 2007 年 1~10月 ,中国对日本出口机电产品 292. 2亿美 元 ,同比增长 16% ,增幅超过中国对日出口平均增 速 ,占同期对日出口总额的 35. 3%。这反映了中日 贸易商品结构由原材料 、纺织品等低附加值产品为 主逐渐过渡为以机电产品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 主 ,分工结构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移 。
35
依赖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本对中国依赖度 美元 ,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由 5. 33%增长至 14.
逐渐提高 ,中国对日本依赖度有所下降 。具体表 34% ;日中贸易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 8.
现为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和日 2%扩大到 17. 24%。而中国对日进口、出口以及贸
1996年的 218. 87亿美元增长到 2006年的 927. 7亿 连续 11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三位。
表 1 中日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及比重 单位 :亿美元 ; %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中方统计数据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 ,中日两国随着 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在经济贸易各个领域的联 系不断加深 。目前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 伴 ,中国已超过美国 ,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国 ,中日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在地缘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 景下 ,对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比较优势以及贸易 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于中日 两国经济 、政治发展以及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 、中日双边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自由贸易环境下各国生产分工形成和贸易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差异 。比较优势主要 由一国的要素禀赋 、消费需求和技术特征决定 。 因此 ,一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反映了该国的比较成
进口额由 1996 年的 404. 36 亿美元上升至 2006 对日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 20.
年的 1185. 26亿美元 ,占日本进口总额的比重由 72%下降至 11. 78%。同时 ,日本作为中国主要贸
11. 58%上升到 20. 47% ;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由 易伙伴的位次在下降 ,自 2004年起 ,日本已由中国
289. 95 20. 37 318. 39 17. 42 608. 34 18. 71 418. 77 12. 36 217. 46 5. 16 636. 22 8. 37
282. 75 20. 16 296. 60 16. 14 579. 35 17. 88 370. 88 13. 22 200. 86 5. 18 571. 74 8. 55
2008年第 5期
现代日本经济
(总第 161期 ) Contemporary Economy of Japan
NO. 5. 2008 (Vol. 161)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关雪凌 肖 平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 , 北京 100872)
【摘 要 】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 指数 ,对 1996年至 2006年中日双边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进行测算 ,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日 本在比较优势上存在较明显差异 ,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在出口上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互补性 ,仍以跨行业贸易为主 要特征 。加强中日经贸关系有利于两国更好地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 ,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 【关键词 】双边贸易 ;贸易结合度 ;比较优势 ;贸易互补性 ;中日贸易关系 【中图分类号 】F753. 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335X (2008) 05 - 0034 - 06 【收稿日期 】2008 - 04 - 26 【基金项目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经济概论教材编写 ”(07M ZD005) ;
1004. 07 15. 21 839. 86 11. 02 1843. 93 12. 97 1084. 78 21. 03 800. 74 13. 46 1885. 52 16. 97
1156. 72 14. 62 916. 23 9. 46 2072. 95 11. 78 1185. 26 20. 47 927. 70 14. 34 2112. 95 17. 24
(二 )中日贸易相互依赖关系的变化 另一方面 ,我们还应注意到 ,中日贸易的相互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5期 关雪凌 ,肖 平 :中日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分析
741. 48 17. 96 594. 08 13. 56 1335. 56 15. 69 754. 69 19. 68 574. 15 12. 16 1328. 84 15. 53
943. 27 16. 81 735. 09 12. 39 1678. 36 14. 54 943. 41 20. 72 739. 39 13. 07 1682. 79 16. 48
资料来源 :根据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 (UNCOMTRADE)相应数据整理得出 。
(三 )从贸易结合度指数看中日双边贸易的 发展前景
中日双边的贸易发展态势可以通过贸易结合 度指数得到反映 。贸易结合度指数常被用于衡量 贸易伙伴间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 ,其数值越大 ,表 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 。计算公式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