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P MC AC
E
N
D(AR=MR)
Q
O
M
-
3. AVC<AR< AC 亏损最小,但可继续营业
P
MC
AC
G
K
AVC
D (MR=AR)
N
E
O
Q
M
-
4. AR(P)=AVC P≥AVC 可继续生产 P<AVC 必须停止营业
MC P
AC
K
G
AVC
E
N
D
O
M
Q
-
五、评价 1.优点 社会的供给和需求相等,从而资源
得到了最优配置; 在长期均衡时,平均成本属于最低
点,表明生产最有效; 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价格也
最低,从消费者角度看,实现了社会福 利最大化。
-
2. 缺点
-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特征 1.只有一个企业 2.产品没有替代品 3.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 4.厂商进入非常困难
-
形成垄断的原因: 1.进入障碍: 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
1.需求曲线
2.收益曲线 AR=TR/Q=P
MR=P
P
MR=AP=P
重要特点:
平均收益曲线、边际
P0
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 同一条线,即三线合一。 O
-
D(MR=AR) Q
三、短期均衡 1. AR(P)>AC 获得超额利润
MC
P
AC
N
E
D
(AR=MR)
G K
Q O
M
-
2. AR(P)=AC 获得正常利润
-
六、评价 不利: 1.生产资源的浪费 2.社会福利的损失 有利: 1.可以实现规模经济 2.有利于技术进步 3.增强国际竞争力
-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一、特征 1.厂商数目众多 2.产品存在差异 3.厂商进出自由
-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市场
一、特征 1、厂商数量较少 2、厂商之间相互依存 3、产品差别可有可无 4、厂商进出困难
-
1.汽车属于什么市场? 2.汽车价格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汽车生产企业有无可能联合起
来稳定价格?
-
拥有 2.自然垄断 3.立法垄断
-
二、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1.需求曲线
PD
O
Q
2.收益曲线
P
AR
O
MR
Q
-
三、短期均衡 1.P>AC时,获得超额利润 2.P=AC时,获得正常利润 3.P<AC时,亏损
短期均衡条件:MR=MC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
四、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
-
-
2003年,成都市的几家主要报纸的价 格同时上涨,上涨的幅度均为20%,如 《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的价格 由年120元上涨为年144元。结果是消费 者接受了涨价事实,各报的销售量没有受 什么影响。
思考题: 1.上述两例分别属于什么市场? 2.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了联合涨价? 3.九寨沟酒店联合涨价为什么没有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
重点把握: 1、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 3、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 4、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
-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
一、特点 1.众多的厂商和购买者; 2.产品同质性; 3.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4.厂商可以自由进入退出该行业;
-
二、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素,因此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条件: MR=LMC=SMC 边际收益=长期边际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
五、歧视定价 概念:对同样的商品,向不同的消 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类型 1、一级价格歧视:对每一单位产品, 都收取不同的价格。 2、二级价格歧视:对消费者购买的 不同数量段产品规定不同价格。 3、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市场的不 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
成功?成都报纸联合涨价为什么成功?
-
案例分析提示 理解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结构。 根据本章的厂商均衡理论,寡头垄
断市场的特点是厂商之间相互依存,在 价格和产量方面容易形成勾结。非寡头 市场很难形成有效的价格同盟,尤其是 在供给严重超出需求的时候。
-
讨论: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价格持续走 低,似乎还未见底。而各汽车厂商的经 营状况开始恶化。比如,2005年第一季 度,最大的生产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 众的盈利状况,已从1年前的1.06亿欧元 利润,恶化至1700万欧元的亏损(资料 来源:2005年05月12日 国际金融 报)。
-
二、传统寡头理论:古诺模型 三、现代寡头理论: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行为主体在各 自作出决策而且行为的结果直接相 互作用时的决策及结果。
-
案例:发生在四川的两次涨价
九寨沟是四川的一个旅游热点。日旅客 量最多超过两万人,淡季时则仅数百人。该 地的大小宾馆近百家。宾馆过多导致竞争加 剧,各宾馆纷纷通过降价来争取顾客,旅游 淡季的最低标准间的价格仅为三十元。为结 束恶性竞争,几年前九寨沟各宾馆酒店联合 起来,成立了行业协会,规定标准间的最低 价格为140元。但不到三个月,价格同盟就 瓦解了,各宾馆又开始了无序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