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范前言本规范根据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原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原建设部令第156号)及《湖南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定义;3、建设要求;4、水质、水量与水压;5、水泵与泵房;6、水箱(池);7、管道与阀门;8、控制与保护;9、水质保障;10、验收。
本规范由湖南省建设厅提出。
本规范内容由湖南省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长沙市城市用水管理办公室、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晏中华、张端根、杨刚、雷毅华、康辉、刘成铭、林小润、高华明、伏琴。
本规范主要评审人:施周、姚志强、周驰、侯向恒、易金萍、李群、李和平。
2.0.1 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当市政给水不能满足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时,将城市供水经过储存、加压后,通过管道给水的方式。
2.0.2 二次供水设施secondary water supply facilities是指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压及供水安全而设置的设备、管线、泵房(二次供水设备包括水箱(池)、水泵、阀门、气压罐、电控装置、水处理设备、消毒设备等) 。
2.0.3 最大时用水量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2.0.4 水箱(池)溢流管water tank(reservoirs)overflow conduit为防止水箱(池)内的水超出允许的最高水位而设置的放水管。
2.0.5 水箱(池)人孔water tank(reservoirs)check opening为检修和清理目的而在水箱(池)上设置的人员出入孔口。
2.0.6 水箱(池)通气管water tank (reservoirs)vent pipe为使水箱(池)与大气相通而设置的管道。
2.0.7 水箱(池)泄水管water tank(reservoirs)exhaust pipe为排空水箱(池)内的水而设置的管道。
2.0.8 无负压供水The non-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无负压供水设备与公共供水管网直接连接,在公共供水管网压力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加压,供水过程全密闭,确保对公共管网压力不产生影响,实现安全持续供水的二次供水方式。
2.0.9 无负压供水设备The non-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 equipment是指由管路、防倒流污染器、压力传感器、水泵机组、流量计量器、双向补偿器及稳压补偿罐等组成;且供水过程全密闭不与外界空气接触,能有效防止水质污染、对水压、流量进行控制、实现差量补偿,通过水泵机组变频或工频运行确保公共供水管网的压力不受影响的二次供水设备。
2.0.10 额定流量specified flow rate指在额定工况下的流量。
2.0.11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变量供水的设备。
2.0.12 立管vertical pipe呈垂直或与垂线夹角小于45度的管道。
2.0.13 消毒disinfection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3建设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凡市政给水不能满足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时,都宜设计和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3.1.2 二次供水应按本规范的要求有稳定可靠的消毒、防污染措施。
3.1.3 二次供水工程应采用节能型供水设备和供水方式。
3.1.4 二次供水系统中涉水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规定。
3.1.5 下列区域严禁采用无负压供水:1 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低于0.2MPa的区域;2 由于水量不足导致的经常性停水的区域;3 供水干管的供水总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区域;4 供水干管管径偏小的区域。
3.1.6 下列用户严禁采用无负压供水:1 用水时间过于集中,瞬间用水量过大且无有效调储措施的用户(如学校集体宿舍、影院、体育场馆等);2 供水保证率要求高,不允许停水的用户;3 对有毒物质、药品等危险化学物质进行制造、加工、储存的工厂、研究单位和仓库等用户(含医院)。
3.1.7 用户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时应有供水企业或相关管理部门出具的当地供水管网基本参数(管径、水压等)资料。
3.2 设备选型3.2.1 二次供水的加压方式分为以下几类:1 水泵、高位水箱供水;2 变频调速供水;3 气压给水设备供水;4 无负压供水。
3.2.2 二次供水方式的设备选择应满足下列规定:1 水泵、高位水箱供水设备的选择1)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是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2)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进行选泵,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运行;3)应采用管内壁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宜适当放大管径以减少管道的阻力损失和水泵扬程;4)高位水箱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2 变频调速泵组的选择1)变频调速供水适用于每日用水时间较长、用水量经常变化的场所;2)应选择Q-H特性曲线无驼峰、比转数n s适中(100转/分~200转/分)、效率高、配备电动机功率相对小的水泵;3)应根据主泵高效区的流量范围和设计流量的变化范围之间的比例关系确定水泵组的数量,水泵组宜设二至四台主泵,并宜设一台供水能力不小于最大主泵的备用泵;4)恒压供水时宜采用同一型号主泵,变压供水时可采用不同型号的主泵;5)多台泵组可采用单台变频或两台变频,其余工频的方式运行;6)在设计流量变化范围内,各台主泵宜在高效区工作;7)额定转速时,水泵的工况点宜位于高效段右侧的末端;8)宜配置适用于小流量工况的水泵,其流量可为1/3~1/2单台主泵的流量,扬程应满足配合气压水罐工作的要求。
3 气压供水设备的选择1)设计气压供水设备的其他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有关规定。
4 无负压供水设备的选择1)无负压供水设备的配置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箱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 302、《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CJ/T 303的规定;2)设备的进水管管径宜比供水干管小两级或两级以上,或不大于供水干管过水面积的1/3,也可按表3.2.2-4选用表3.2.2-4 无负压供水设备进水管管径选型表注:1 工作泵两台以上时,设备进水管管径应按两台及以上水泵吸水管过水断面积叠加后换算确定;2 管径级差和过流断面积比有特殊要求时,应征得供水企业同意。
3)设备的进水管应单独接自供水干管,且宜从环状供水干管中接入;4)设备进出水管之间可设旁通管,并应在旁通管上设阀门和止回阀。
4水质、水量与水压4.0.1 二次供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规定。
4.0.2 二次供水水量、水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5 水泵与泵房5.1 水泵5.1.1 水泵机组的运行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规定。
5.1.2 民用建筑物内设置的水泵机组,宜设在吸水池的侧面或下方, 其运行的噪声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的规定。
5.1.3 对噪声和振动有更高要求的建筑,二次供水设施水泵的选择应符合相关要求。
5.1.4 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安装。
5.1.5 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1.0 m/s~1.2m/s。
5.1.6 电机功率在11kW以下的水泵,宜采用成套水泵机组。
5.1.7 水泵机组变频控制时,宜采用多台工作泵,水泵应能自动交替工作、互为备用。
主管道应设置压力表,每台工作泵应分设阀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设置泄水阀。
5.2 泵房5.2.1 居住建筑的泵房应符合以下条件:1 靠近用水大户;2 设置在中间楼层的泵房采取可靠的减噪、防振措施。
5.2.2 居住建筑的泵房应安装防盗门,其尺寸应满足搬运最大设备的需要,窗户及通风孔应设防护格栅式网罩。
5.2.3 泵房内电控装置应有防水、防潮措施。
5.2.4 泵房的内墙、地面必须选用符合环保要求、易清洁的材料铺砌或涂覆,泵房内应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及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品。
5.2.5 泵房应设置排水系统,泵房内地面应有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排水设施。
5.2.6 泵房应设置通风装置,泵房设置在地下室时,房间内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4次。
5.2.7 泵房内应有维修与设备备件储存的空间。
6 水箱(池)6.1 基本要求6.1.1 水箱(池)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有关规定,矩形给水箱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图集《矩形给水箱》02S101进行安装。
6.1.2 水箱(池)优先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不锈钢材料,焊接材料应与水箱同材质,不锈钢焊缝应进行酸洗钝化等抗氧化处理。
6.1.3 水箱(池)环境温度低于4℃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6.2 容积6.2.1 住宅小区加压泵站的水箱(池)贮水容积宜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5%~20%,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箱(池)储水容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25%确定。
6.2.2 生活用水高位水箱的容积应符合如下规定:1 由城市给水管网夜间直接进水的高位水箱的生活用水调节容积,宜按照用水人数和最高日用水定额确定;2 由水泵联动提升进水的水箱的生活用水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最大用水时水量的50%。
6.2.3 水箱(池)容积大于30m3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并设立导流装置。
6.3 尺寸6.3.1 水箱(池)应设置人孔,圆型人孔直径应不小于0.6m,方型人孔每边长应不小于0.6m,水箱(池)人孔应设有带锁的密封盖,密封盖上应有凹槽并加设密封圈,人孔保护高度应不小于0.1m。
6.3.2 水箱(池)高度不宜超过3m。
当水箱高度不小于1.5m时,水箱(池)内外应设置爬梯。
水箱(池)内爬梯、支撑件及配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规定。
6.3.3 水箱(池)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需要,无管道的侧面,净距宜不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宜不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宜不小于0.6m;水箱人孔设置在箱顶时,顶板面与上面建筑本体板底的净空应不小于0.8m;水箱(池)底部应架空,距地面宜不小于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