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诊--舌诊ppt课件

中诊--舌诊ppt课件

舌诊
中诊--舌诊
1
中医诊断学
第一章 第五节
舌诊
中诊--舌诊
2
前言
中医舌诊: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 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 法,是中医望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 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中医舌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黄 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 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 成了今天的舌诊。
舌质暗滞,枯涩, 运动失灵 津液耗竭 气血大亏
中诊--舌诊
19
(二) 舌色
舌体的颜色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淡红舌 淡白舌 红舌 绛舌 青紫舌
中诊--舌诊
20
(一)、淡红舌
特征:淡红润泽。 意义:气血调和。
心气充足,胃气 旺盛。红为血之 色,润泽为胃气 之华。见于正常 人或外感初起。ຫໍສະໝຸດ 中诊--舌诊正确姿势
中诊--舌诊
不正确姿势
11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配合刮舌及揩舌法。 用以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结合问诊、闻诊进 行。问诊可以了解味觉 以及冷热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
灵活。闻诊了解语言清晰与否,以帮助诊断。
中诊--舌诊
望舌体包括望舌质的(神)、色、形、态 四部分。望舌体可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中诊--舌诊
14
四、舌诊内容与正常舌象
(一)、舌诊内容
舌苔: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
舌苔包括望苔色、苔质两方面。望舌苔
可分析病邪的性质、深浅,以及邪正的
消长。
中诊--舌诊
15
(二)、正常舌象
特点:①舌体柔软灵活, ②大小适中, ③舌色淡 红明润, ④舌苔薄白均匀, ⑤苔质干湿适中。
21
(二)、淡白舌
特征:舌色比正常浅 淡,白多红少,为淡舌; 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
气血不足,脉络不充或 阳虚寒盛,血失温运,经 脉收引,血行减少。
淡白光莹而瘦薄,为气 血两虚;淡白湿润胖嫩, 为阳虚水停;
本例舌色淡白,光莹 无苔,为气血两虚。
中诊--舌诊
22
(三)、红绛舌

特征:舌色鲜红为红舌;深红色暗者为绛舌。 舌
舌象:舌边有黑点瘀斑。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
中诊--舌诊
26
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常见原因有:
(1)寒极。阴寒内盛,阳郁不宣,见 青紫或瘀斑点;
(2)热极。热炽营阴,气血壅滞,见 舌绛紫;
(3)血瘀。肺失宣降,肝失疏泄,气 机不畅;或气虚不能行血,见舌青紫或 瘀斑。
12
3 注意事项
(1)光线影响 以自然光线为宜,注
意偏色光和反光。
(2)饮食或药物影响 食物或药物对舌体颜
色和舌苔厚薄、润燥及 腻腐等的影响。
染苔及其鉴别。 (3)因素的影响
缺齿、义齿及张口呼 吸等的影响。
中诊--舌诊
光线影响 药物染苔 13
四、舌诊内容与正常舌象
(一)、舌诊内容 舌体:舌体即舌质,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中诊--舌诊
3

舌诊基础
中诊--舌诊
4
一、 舌的形态结构
舌是由横纹肌构成的肌
性器官,上为舌背,下为舌 底。舌背分舌体、舌根两部 分,以人字沟为界,中医望 舌主要观察舌体部分。舌体 正中有一不明显的纵行皱褶 称正中沟。
中诊--舌诊
5
舌底部
舌底正中有一
连于口腔底的皱 壁,为舌系带, 其两侧各有一圆 形突起,为舌下 肉阜,左为金津, 右为玉液,是胃 津、肾液上承的 孔道。
中诊--舌诊
8
(三)精气神与舌象
• 作为自学内容
中诊--舌诊
9
重要补充内容:舌的分部及脏腑部位分属
舌的分部:
舌根(肾) 舌中(脾胃) 舌边(肝胆) 舌尖(心肺)
中诊--舌诊
10
三、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 舌诊体位和伸舌姿势
望舌体位:正坐或仰卧。须使光线明亮,易于观察。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舌体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使舌体充分暴露。应避免过分用力、 舌体紧张、舌体卷曲、伸舌时间过长等。
肾——五脏六腑之精皆归于肾而藏之,而精气充养舌体。
肝、肺——肝藏血,肺主气,气血充养舌体。
当脏腑病变反映于舌时,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中诊--舌诊
7
(2)经络联系:
心经之别系舌本; 脾经连舌本,系舌下; 肾经挟舌本,系舌下; 肝经络舌本; 胃经上至舌; 膀胱经筋结舌本; 少阳三焦经入系舌本。 “核诸经络,考手足阳明,无脉不通于舌。” (杨云峰《临证验舌法》)
3 气候环境因素:舌象可随气候寒热燥湿而有相 应变化。
注意:要把生理变异与疾病前期征象区别开耒, 属生理变异者,多长期不变而无任何不适。
中诊--舌诊
17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体,望舌质包括望舌 质的神、色、形、态及舌下络脉五 个方面。舌神指舌质的荣枯。
中诊--舌诊
18
(一)察舌神
荣舌
枯舌
舌质红活,鲜明润泽 运动灵活 正气未伤
临床常描述为
“淡红舌,薄白苔。”
意义: 提示相关脏腑
(心肺脾胃肾等)机 能正常,气血津液充 盛,胃气旺盛。
中诊--舌诊
16
(三)、正常舌象生理变异
1 年龄性别因素:儿童舌质淡嫩,苔少而薄;老 人舌暗红带紫。男女无明显差异。女子经期或 可见舌红或有红剌,但经后即恢复正常。
2 体质禀赋因素:例如在正常时,苔之多少,舌 之红淡,齿印,裂纹,剥落(如地图舌)等均 可见到。但体质倾向常与疾病易感性有关。
中诊--舌诊
6
二、 脏腑经络与舌象(舌诊原理)
(1) 脏腑联系:
心——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 大主,与气血运行相关;舌为心窍,言为心声,心藏神,舌体运 动与语言及心神相关;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舌 味觉与心神相关。
脾——舌为脾之外候,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舌体赖气血充养; 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苔。
红 (红舌可见于舌尖体、舌尖或舌边部) 舌 : 实 热 虚 热
红舌
: 热 入 营 血 阴 绛舌虚火
舌象:舌色鲜红,有散
舌象:舌红绛瘦长,苔

在红白星点,中有
焦黄厚垢,燥裂成
裂纹;苔薄白而少。
块,余处光剥。
辨证:血热。
辨证:胃肠热结阴伤。
中诊--舌诊
23
舌尖红
舌边红
舌象:舌尖红,有红点; 舌象:舌淡红,边有红
苔白腻微黄。
点;苔白稍腻微黄。
辨证:胃热心火。
辨证:肝胆湿热。
中诊--舌诊
24
(四)、青紫舌
特征:舌色淡紫,青紫,绛紫,或瘀斑、瘀点等。
青紫
淡紫
舌象:舌色青紫晦暗;苔左半
舌象:舌色淡青晦暗,苔
薄白而滑,右半边黄中黑。
白腻而干。
辨证:阳虚寒凝,肝胆血瘀。
辨证:阳虚湿滞血瘀。
中诊--舌诊
25
瘀斑瘀点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