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导线的连接和配线专题培训课件
导线的连接和配线专题培训课件
16
20
单圈数
5
5
5
5
(2)中间绑扎:单人字绑扎法适用于 6mm2及以下的导线(见图l—11a).双 人字绑扎法,适用于6mm2以上的导线 (见图1—11b)。绑扎导线时,两根导 线应放在瓷瓶的同侧或同时放在瓷瓶 的外侧,但不可以放在瓷瓶的内侧[见 图1-11(c)]。
(三)口述:街码布线的挡距,高度以及与不良导 体及金属物的距离,通过门窗的距离。
②将分支线端解开拉直擦净,曲折90 º,附 在干线上,然后在各单线线端中任意取出 一股,用钳子在干线上紧密缠绕5圈,余线 压在里档或割弃,再调换一根,用同样方 法缠绕5圈,依此类推,直到缠绕长度为双 根导线直径5倍为止。 [见图l—7(b)]。
③将分支线曲折90 º附在干线上,线端稍作 弯曲[见图1—7(c)]。然后另取一根直径约 l.6毫米的裸铜线紧密地缠绕在两根导线的 并合部分,缠绕长度为双根导线直径的5倍。 [见图l—7(d)]
1导线的连接和配线
(一)导线包扎要求
接触紧密,接头电阻小,驳接牢固,稳定 性好。
绝缘包扎要求:包扎绝缘带时,要用力拉 紧,包缠紧密。接头的绝缘强度与导线的 绝缘强度一样。
(二)实际操作
(1)剥削绝缘层:在导线连接前,须把导 线端部的绝缘层剥去。剥去绝缘层的长度, 依接头方法和导线截面不同而不同。剥切 方法通常有单层剥法,分段剥法和斜削法 三种。单层剥法适用于塑料线。分段剥法 适用于绝缘层较多的导线。
1.2多股铜绝缘导线的平接和T接及 接头的绝缘包扎
(一)导线连接要求:接触紧密,接头电阻小, 驳接牢固,稳定性好。
绝缘包扎要求:包缠绝缘带时,要用力拉紧,包 缠紧密,接头的绝缘强度与导线的绝缘强度一样。
(二)实际操作:
(1)剥切绝缘层:在导线连接前须把导线端部的 绝缘层剥去,剥去绝缘层的长度,依接头方法和 导线截面不同而不同。剥切方法通常有单层剥法、 分段剥法和斜削法三种。 (见图l—5).
(3)多股铜绝缘导线的T接
①将分支线端解开,拉直擦净分为两股, 各曲折90º,附在干线上,然后,一边用另 备的短线作临时绑扎,另一边在各单线线 端中任意取出一股,用钳子在干线上紧密 缠绕5圈,余线压在里档或割弃,再调换一 股,用同样方法缠绕,依此类推,缠距干 线绝缘层15毫米处为止,再用同样方法缠 另一端。 [(如图l—7(a)]。
缠卷法多用于截面-较大的导线,直线连接 时,先将两线端用钳子稍作弯曲,相互并 合,然后用直径约l.6毫米的裸铜线在导线 的一端缠5圈,再紧密地缠卷在两根导线的 并合部分,缠卷长度:导线直径在5毫米以 下为60毫米,导线直径在5毫米以上为90毫 米,并合部分缠卷完后,在导线的端部再 缠5圈。 [见图1—3 (a)]。
(4)绝缘包缠:导线连接好后,均应用绝缘 带包扎(见图1—8)。在橡皮导线的接头-上 缠绕绝缘带时,应先用橡胶带或黄蜡布带 紧缠两层,然后用黑胶布带缠两层。缠绕 时采用斜叠法,使每圈压叠带宽的半幅。 第一层绕完后,再另一斜叠方向缠绕第二 层。绝缘层的缠绕厚度应与原有橡皮绝缘 层一样厚。
1.3明码敷线2米,引下装置—个单 相三线插
(2)多股铜绝缘导线的平接。
把多股导线线芯顺次解开成30度伞状逐根拉直, 并剪去中心一股,再将各张开的线端相互插嵌, 插到每股线的中心完全接触[见图l—6(a)]把张开 的各线端合拢,取任意一股或两股同时缠绕5—6 圈后,调换一股缠绕,把原有一股压在里挡或把 它割弃,再缠绕3—5圈后,采用同样方法,调换 一股缠绕[见图工—6(b)]依此类推,缠到边线的解 开点为止,选择两股缠线互相扭绞3—4转,余线割 弃,余留部分用钳子敲平,使其紧贴导线,再用 同样方法做另一端[见图l—6(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接时,先将支线作直角弯曲,并在其端部稍作 弯曲,然后将两线并合,用裸导线在于线上缠绕 5圈,再紧密缠卷并合部分,缠卷长度同直线连 接一样,最后在干线的另一端缠卷5圈[见图1-
3(b)]
(4)绝缘包缠:导线连接好后,均应用绝 缘带包扎。 (见图l—4)
在橡皮导线的接头上缠绕绝缘带时,应先 用橡胶带或黄蜡布带紧缠两层,然后用黑 胶带缠两层。缠绕时采用斜叠法,使每圈 压叠带宽的半幅。第一层绕完后,再另一 斜叠方向缠绕第二层。绝缘层的的缠绕厚 度应与原有橡皮绝缘层一样厚。
导线的排列:一般最上层为相线,中间为零线, 最下层为地线。
1.4低压架线用街码布线拉两档
(一)要求:作终端码及中间码的绑扎,工艺 要正确。
(二)实际操作: (1)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共圈和单圈的绑
扎圈数(见下表及图l—l0).
导线截面 mm2
1.5~2.5
公共圈数 8
4~25 12
35~70 95~120
(见图1—1)
(2)导线连接的绞接法
绞接法多用于截面较小的导线,平接绞按 时,先将导线互绞3 圈(见图l一2a),然后 将两线端分别在另一线上紧密地缠绕5圈, 余线割弃,使端部紧贴导线。T接时,先用 手将 支线在干线上绞l—2圈,再用钳子缠 绕5圈,余线割弃(见图l一2b)。
(3)导线连接的缠卷法
(三)口述:插座安装高度及线码距离、导线弯曲 半径,导线选用的最小截面,导线的排列。
插座与地面的垂直安装高度一般不少于1.3米, 最低不应低于15厘米,公共场所。家庭居住场所、 儿童活动场所安装的插座,不宜低于l.3米。
线码距离不大于15厘米,导线弯曲半径不少于 导线绝缘外径的4倍,导线最小截面不少于1平方 毫米。
(一)基本要求:敷线横平、竖直,线码敷 设适度、均匀,接线准确。
(二)实际操作:
三线插座接线图(见图l—9)三孔插座的接地 孔必须置于顶部位置,相线在右孔,零线 在左孔。
导线的线头绝缘层完整地穿出木台表 面,不准让芯线裸露在木台内部,处 在木台内部的每个线头,不应靠近固 定木螺丝,以防安装木螺丝时把线头 绝缘层割破,插座必须用长短适宜的 木螺丝固定在木台上,任何插座均不 准只用一枚木螺丝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