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修补用耐火材料新技术章荣会邓乐锐董战春(北京联合荣大工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怀柔 101400)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转炉前大面、后大面及炉底修补使用的镁质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和一种可对转炉侧墙进行遥控喷注修补的湿喷技术。
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自流料烧结过程无烟,烧结时间缩短到不及原来的一半,使用寿命超过传统料4倍以上。
新的遥控喷注修补技术将取代传统人工干法修复转炉侧墙,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工人劳动强度高以及修补质量欠佳的问题。
关键词转炉修补自流料遥控喷补喷注转炉处在炼钢生产流程的中心,是钢厂的主要设备之一。
转炉的装料侧、出钢侧和炉底的耐火材料长期处在高温状态下,并受到机械力冲击和炉渣的反复侵蚀,其结构极易遭到破坏。
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转炉每炼钢8~10炉次就必须进行炉底和大面修补[1],。
而耳轴部位以及其他大面自流料修补不到的位置通常采用喷补的方式进行修补。
现阶段沥青/树脂结合的大面自流料被广泛用于大面及炉底修补,而转炉喷补作业则大多采用干法进行。
传统大面料含有10%以上的沥青/树脂,存在着烧结时间过长,烧结烟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材料孔隙多、结构不致密,抗侵蚀、耐冲刷性差,使用寿命短等诸多不足。
干法喷补则由于喷补料多以磷酸盐或硅酸盐作为结合剂,导致材料高温性能劣化,耐侵蚀性能差,需要频繁进行炉况维护,影响耐火材料消耗和转炉作业率[2]。
同时,由于加水过多,导致材料致密性下降,强度性能降低,抗侵蚀、耐冲刷性也随之恶化,工人劳动强度大,喷补效果不佳,使用寿命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制了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和转炉遥控喷注修补技术,此两项技术可彻底弥补传统转炉炉前大面修补过程中烟气有毒害、烧结耗时长、使用寿命低以及传统干法喷补劳动强度高、作业环境差、喷补效果不佳,寿命不长等不足。
将使转炉炉前修补向高效、环保、低耗方向迈进一大步。
1 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1.1 实验室试验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以高纯镁砂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机液体结合剂,采用合理的颗粒级配,并含超微粉、分散剂、低温和高温流平剂以及粘结剂等。
试验对比了新型大面自流料和从使用现场取回国内某耐火材料厂生产的沥青/树脂结合大面自流料(对照组)烧结特性。
对照组材料性能指标详见表表1 某传统料性能指标化学组成(w/%)酌减(w/%) 粒度组成(w/%)MgO SiO2CaO Fe2O3 C 5-3mm 3-1mm 1-0.088mm <0.088mm78.72 1.31 1.04 1.17 8.16 7.28 14 28 25 33同样为500g的两种料一起放置到1200℃的耐火材料底板上,试验料铺展迅速,很短的时间内即在底板上铺平,而对照组料铺展的较慢,最终铺展直径也略小于试验料。
试验料烧结过程中有水汽逸出,无烟无异味。
而对照组料烧结过程中冒出刺鼻的黑烟。
试验料经过135s后不再有气体逸出,视为烧结完毕,而对照组料的烧结时间则长达535s。
冷却后检测两种大面自流料与底板的粘结强度。
1200℃高温下成型试样,经烧结,自然冷却后进行物理性能检测,试验结果见表2:表2 试样的烧结特性材料传统大面料新型大面料常温流动度(mm)- 245热态流动度(mm)170 175烧结时间(s)535 135烧结过程烟气刺激性黑烟无黑烟体积密度(g/cm3) 1.87 2.41抗折强度(MPa) 1.4 5.6耐压强度(MPa) 17.3 37.2粘接强度(MPa) 0.8 0.61.2 应用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在国内某厂5座130t转炉上进行了应用。
使用传统型大面料修补一次用料约1-2t,使用寿命10炉左右,烧结时间大于60min。
同样重量的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添加液体结合剂(干料的6%)搅拌至自流状后用料斗倾倒入炉。
使用情况对比详见表3:表3两种大面料工业应用情况对比材料用量(t) 使用寿命(炉) 烧结时间(min)新型大面料 1.5 40-60 25传统大面料1-2 10 60两种大面料烧结过程烟气情况对比,详见图1所示:a 传统型大面料烧结冒黑烟 b新型大面料烧结不冒黑烟图1烧结过程烟气情况环保型无碳“水基”大面自流料在炉内随烧结时间变化情况详见下图:图2“水基”大面料随烧结时间变化情况通过对几个大小不同的转炉修补情况的统计,我们得出了在正常炉温情况下材料用量与烧结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
若转炉温降较大,需适当延长烧结时间。
图3“水基”大面料用量与烧结时间对应关系环保型无碳“水基”大面自流料在环保性能、烧结时间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均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1.3 效益分析以该厂5座130t 转炉年产钢水650万吨计,全年共炼钢约50000炉次,传统型大面料寿命按10炉计,则全年5座转炉共需要修补3500次,每次耗时以60min 计,则总修补耗时为210000min 。
若采用环保型无碳“水基”大面自流料则全年5座转炉共需要修补875次,每次耗时以20min 计,则总修补耗时为17500min ,全年可累计节省时间192500min 。
按平均48min 炼一炉钢计,每年可多炼钢4010炉,全年可增加钢产量52.1万吨。
2 转炉遥控喷注修补技术2.1 转炉喷注工艺传统的转炉侧墙喷补采用的是人工干法喷补,由于人工操作以及材料自身的局限,导致使用寿命不高,需要频繁修补。
新的喷注系统通过操纵遥控喷补车来进行喷补作业,能够遥控实现喷枪的伸缩、旋转、仰俯以及左右摆动等动作。
该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浇注料连续搅拌系统;浇注料管道输送系统;喷枪冷却系统;速凝剂输送系统;遥控操作系统;图2 转炉喷注工艺示意图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对预先搅拌好的自流料进行远距离输送;在喷枪尾部引入高压气体,将自流料喷射到炉壁上形成致密的耐火修补层。
与干法喷补不同,喷注工艺喷出的自流浇注料与基材粘接牢固,不反弹,不流淌。
该技术还能够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喷补质量,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减少喷补频次。
2.2 喷注料特性试验室对比了国内某厂制造的干法喷补料和我们开发的喷注料的相关性能指标,结果如表4所示:表4 喷注料与干法喷补料性能对比项目干法喷补料新型喷注料体积密度(g/cm3)110℃×24h 2.37 2.84 1600℃×3h 2.36 2.84耐压强度(MPa)110℃×24h 24 74 1600℃×3h 27 59线变化率(%)1600℃×3h -2.05 -0.58结果表明,喷注料的密度与强度性能均要优于干法喷补料。
可以预计,喷注料耐侵蚀性以及抗冲刷性要好于干法喷补料,喷注修补后的使用寿命也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该遥控喷注修补系统将在短期内投入工业应用。
3 结论新开发的环保型无碳“水基”转炉大面自流料是一种环保高效的转炉大面自流料,彻底解决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型大面自流料污染环境、毒害人体,烧结时间过长,使用寿命不长以及污染钢水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转炉周转效率,增产增效效果显著。
转炉喷注修补技术实现了高性能镁质浇注料在转炉修补领域的喷涂施工,把转炉喷补料性能从“喷涂料”提高到了“浇注料”的水平,使转炉喷补料向高致密、高强度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遥控喷补车实现了喷注作业的远程控制,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环境,使得喷注作业能够完成的更加精细,以获得更好的喷注效果,进一步延长喷注料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1] 赵雪飞,李志坚. 转炉热态自流修补料用结合剂的研究[J].耐火材料,2002,36(2):102-103.[2] 汪邦忠.转炉干式喷补工艺的应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5,22(4):715-717.[3] 李运平,刘滨. 水结合大面补炉料在转炉上的应用[J].耐火材料,2010,44(1):73-74.[4] 郭海珠,余森.实用耐火原料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5] 史宝成,徐光. 沥青烟化学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J].环境化学,2001,20(2):200-201[6] 王习东.转炉喷补技术及其发展[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5,12(2):117-121.[7] 王诚训,张义先. 碱性不定形耐火材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8] 任冰.转炉用干法喷补料的研制与应用[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9(1):16-18.[9] 刘景林.转炉用碳结合喷补料的开发[J].耐火与石灰,2010,35(2):38-43.[10] 王习东,张卫东.炼钢炉火焰喷补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与优化[J].耐火材料,2002,36(6):318-321.[11] 王春杰,常君辰.火焰喷补机的研制前景[J].江苏冶金,2000,(6):63-64.[12] 廖建国.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的新方法[J].鞍钢技术,2000,(3):42-46.[13] 徐健.新型湿式致密质喷补浇注料[J].国外耐火材料,1999,(11):66-67.[14] 桂明玺.喷涂技术的发展和今后的动向[J].国外耐火材料,2001,(2):3-10.[15] 廖建国.新型湿式高密度浇注料的施工方法[J].国外耐火材料,2000,(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