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基本情况简介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是我国光学领域科研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所之一。
主要学科领域为: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精密机械与仪器。
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三个层面,三者之间相互牵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了完整的科研体系。
基础研究工作以中科院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为代表,在发光学、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发光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等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和特色。
应用基础研究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代表,以解决光学发展中的重大前沿基础技术为发展方向,围绕短波光学、衍射光学、液晶光学、紫外/极紫外遥感技术、先进光学制造检测与装校技术、光学信息融合与信息安全技术、成像光谱及成像仿真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既有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应化所高擎发展应用化学,贡献国家人民的旗帜,坚持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之路,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40多项,荣获国家自然、发明、科技进步奖58项,院省(部)级成果奖380多项;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1400多项、授权70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2000多篇,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列。
主要研究领域:聚焦资源与环境、先进材料和新能源三大领域;开发稀土、二氧化碳、植物、水四类资源;发展先进结构、先进复合、先进功能三类材料;开拓清洁能源、高密度存储、节能三类技术。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国家长春质谱中心以及高分子工程实验室、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和科技平台。
三、清华大学(一)科技条件清华大学拥有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拥有研究机构: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
(二)部分科技成果:1、研制成功实用型超导微波滤波器和公里量级的高温超导线材;2、研制的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芯片、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芯片系统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芯片首批经过政府批准并进入临床应用;3、在高寒、软基、多震地区的碾压混凝土薄拱坝建成蓄水4、发明了城市客车多能源一体化混合动力系统,开发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电、气-电、氢-电系列化新能源城市客车车型,5、实现了LDPC编码技术在我国航天领域的首次成功应用,有效提高了深空通信的链路余量和传输可靠性6、成功研发了三维协调的新一代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并已推广应用7、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8、“纳米人工骨”研制成功并获得国家三类植入产品试生产注册证9、在基于微纳技术超级电容器相关新原理、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实现多项技术突破,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应用10、建立了光场采集平台,揭示了高维视觉信息的光作用特征,发明了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突破了二维视频重建立体视频等多个难题11、成功研制出新型微结构传质设备,实现化工过程微型化从理念到产业化的突破12、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13、交流电机系统的多回路分析技术及应用面向海量用户的新型视频分发网络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标准AVS与产业化应用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科技条件重点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自动控制与测试教学实验中心。
研究中心:微传感器技术中心、石化工程高新技术开发中心、测探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软件科学研究中心、机器人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计算机与信息研发中心。
研究所:制造工程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热动力研究所、电子综合系统研究所、材料与失效预防研究所。
(二)部分科技成果:1、新型塔吊防碰撞系统2、对中草药进行速冻保鲜和冷冻升华干燥技术...3、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BenderSimulator)...4、无线网络测试与分析系统5、热电系数测量仪6、能源和环境领域多孔和低维材料7、水电工程决策支持系统8、节水型便器检测系统9、高精度图像伺服检测系统轮胎综合几何参数在线动态测量系统...10、流动式三维形貌测量仪11、纳米多功能高效节能玻璃贴膜12、多功能陶瓷涂层13、能源和环境领域多孔和低维材料14、纳米多功能高效节能玻璃贴膜五、北京理工大学(一)科技条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和资本运作三个平台。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北京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实验室、清洁车辆北京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成份分离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二)部分科技成果:车辆工程1、YW6120DD电动大客车2、BJD6100-EV电动大客车3、电动牵引车辆动力驱动技术4、变脉冲快速充电器5、稀土变磁通电机及其控制技术6、电动车辆动力系统性能测试与仿真平台7、电控气动同步换档的行星变速箱技术8、纯电动超低地板公交车9、整车多能源控制系统技术10、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技术11、高机动火车突击车12、高机动车辆高度可调油气悬架13、大客车汽车CAN总线成套技术14、高机动越野牵引车15、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ABS)16、电流变隔振器17、四轮驱动车辆用液体粘性联轴器18、系列化向心涡轮式液力变矩器19、微型汽车变速器系列试验台20、系列化新型低速大转矩液粘测功机21、液压机械复合无级传动22、液压无级转向技术和液压复合无级转向技术23、联体泵马达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1、难加工材料的高效特种切削加工技术2、精密内孔加工的新型超硬砂轮磨削技术3、以车代磨成套工艺技术与数据库4、变轴数控机床技术5、F8A(B)发动机缸孔自动测量分组机6、超声弹性模量测量仪7、微粉表面积的动态氮吸附测量技术8、快速工装准备技术9、设备维修信息管理系统10、车辆遥控技术11、心理和能力测评技术12、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13、用于持续高噪声环境的隔噪声耳机(耳罩)14、抗噪声通话系统六、天津大学(一)科技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二)部分科技成果:1.数字式金属浮子流量计2.中水回用膜处理技术、设备与配套的产品3.农药微胶囊剂型的合作开发4.香料微胶囊技术及系列产品6.以芳烃为原料采用羰基化技术生产系列芳醛7.嵌合节点网架结构8.预应力组合网架结构的设计9.光学数码柔性坐标测量机10.胡椒基丁醚11.转基因高产β-胡萝卜素可食用酵母12.城市垃圾的低温热解固体燃料化及其应用技术13.有机废料的物理法活化技术和有机肥生产线14.视觉型刀具预调测量仪15.新型防粘连膜材料16.陶瓷结合剂立方氮化硼(CBN)磨具制备技术17. 新型环保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的研究与开发18. 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精饰技术19. 复合机械镀锌防腐技术20. 还原铁厂除尘灰分离技术与产品开发七、吉林大学(一)科技条件学校拥有几百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1 、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2、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4、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实验室、汽车材料实验室、地面机械仿生技术实验室、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实验室、病理生物学实验室、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实验室。
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
(二)部分科技成果材料类1、轿车用新型系列压铸铝金与铝合金强化2、汽车磨擦材料生产线交钥匙工程3、新型高强度、高耐磨蠕铁刹车毂的研究4、汽车零件精密锻造技术与装备产业化5、轿车复杂零件冷闭塞锻造成套技术6、轻轿车复杂弯轴类锻件复合锻造工艺7、汽车变截面板筑精密成形自动化装置8、面包车焊装生产线制造技术9、中大型冲压件模具用球墨铸铁材料及其近终成型工艺10、汽车零件在线探伤专机11、微合金化高强度灰铸铁12、新型热作模具钢16、液压大板拉伸技术装备20、钻掘(凿)用耐磨抗冲击新型复合材料21、一种高强度、高耐磨性的高硅铝合金22、短纤维混杂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活塞23、仿生炊具24、发动机仿生活塞25、仿生推土板26、壳型铸造生产汽车刹车分泵、发动机缸体及汽车零部件汽车交通类1、汽车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2、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3、轿车发动机液压悬置4、发动机连杆胀断加工技术与自动生产线5、车轮总成自动装配线充气机研究6、超重型振动压路机7、小型多功能装载机(ZL10、ZL5)8、五吨、八吨气御散装水泥罐车9、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实施技术研究10、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和信息服务系统11、新型视觉导航AGV及物流自动化系统12、机动车综合性能微机全自动检测系统13、新型智能汽车轮侧滑检验台14、汽车轴距左右差动态自动检测系统15、AIS-1型全自动综合性能检测诊断系统16、轿车车身电器功能测试试验台17、多功能清雪车18、汽车制动器惯性试验台20、乘用车电子控制稳定系统(ESP)产品技术机械类1、数控机床可靠性设计与可靠性增长技术研究2、新型液压桩锤3、压电泵4、电磁感应加热装置5、电磁/永磁复合振动深孔钻床6、轨道机车车辆称重台及测量系统7、平面式永磁屏蔽泵8、基于线切割机的超硬材料回转表面加工装置9、串并混联模具自由曲面研抛机床电子信息类1、二氧化碳检测仪2、WK系列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恒温控制器3、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其集成4、光电采样技术5、车载信息装置开发6、车道控制器及等级公路和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7、智能地下管线测漏仪8、汽车轮胎爆胎预警系统9、高速、精密新型电液伺服阀。